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诚实信用原则与税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实信用原则引入税法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符合法理。诚实信用原则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有益而又必要的补充 ,但不能取代税收法定原则 ,二者间的冲突也需要予以协调。诚实信用原则不仅为纳税人设置了诚信义务 ,更重要的是为作为征税人的政府设置了诚信义务。  相似文献   

2.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帝王原则”有其必然性,因为它的内涵、价值取向与民法的本质要求完全契合。但是,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救济法、强制法的特点却排斥适用这一原则,因为作为诉讼法,它有自己独特的诉讼法理和判断真理的方法,在民事诉讼法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负面效应的。  相似文献   

3.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各国民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法学界历来有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和诚实信用说。前三种理论不同程度地揭示出缔约过失责任的部分特征,但均不周全。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是“先契约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诚实信用作为缔约上的一种义务,和信赖利益作为一种缔约上的权利,二者互为权利义务关系。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是合理的令人信服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价值基础在于契约自由所体现的自由价值与诚实信用原则所体现的正义价值构成法律价值体系相倚的两极,产生相互亲和的张力,将现代社会所肯定的自由观和正义观和谐地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种基本原则在我国民法中被确立 ,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民法的众多具体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中 ,诚实信用原则被加以实施。在维护交易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诚实信用不仅具有道德上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政治法律上的意义;不仅是基本的私法原则,更是重要的公法原则。诚信原则要求进行诚信政府建设。在网络时代,如何消解诚信危机、重塑政府的公信力,将是我国诚信政府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诚实信用原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借助于对案例的分析来揭示其含义。通过对若干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判决书的分析,文章证实了该原则在实践中的“帝王条款”地位。同时,由于其概括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法院在适用该原则时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法律原刖或法律规则。在具体的实践中该原则还要求遵循相关的要件,如不违反附随义务,不违反合同的约定,正当行使权利,不得欺诈第三人等。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8.
诚实信用原则已在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但其具体在何种情况下才能适用,目前国内学者很少有人论及,笔者认为它不仅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形时得以适用,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若民事诉讼法中某一法律规范的适用将带来违反正义的结果时,则可直接以诚实信用原则一般条款的形式,拒绝适用既存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作为"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其所负载的价值涵摄全部私法法域。诚信原则浸染在《商标法》中,存在着深刻的理论根据。诚实信用由道德转化为法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是制定成具有弹性力的原则性规定;一是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蕴涵在法律规范中,制定成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规范。通过后一种方式,《商标法》将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其法律规范中。  相似文献   

10.
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思自治作为私法自治的核心和灵魂 ,既是经济自由在法律上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基本伦理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作为私法鲜活精灵的意思自治对促进现代民法制度的构筑和完善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意思自治原则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这些缺陷的克服主要有赖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的引入和矫正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在以民法为代表的私法领域已由道德原则上升为法律原则,并成为帝王条款。但是,在民事诉讼法领域,诚实信用却不宜作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中道德原则的法律化,它既能协调诉讼主体的行为,也能协调法院的审判行为,从而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实现诉讼中的公平、公正。为此,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该原则是很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特别是民法领域内的"帝王条款"。它原本属于道德规范中的概念,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它作为法律术语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后渐渐扩展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诚实信用原则能否在公法领域内的民事诉讼法中适用,以及如何运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预约当事人依自由意思对谈判义务的约定是预约效力的根源.为了维护依预约建立的信赖关系,当事人履行约定谈判行为应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及合同关系终止后的一定时期,依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所应负担的给付义务以外的义务。附随义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诚实信用原则。确立附随义务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强化对债权人的保护、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及完善合同法立法与理论。附随义务内容随合同关系发展而有不同的体现。基于附随义务发生阶段的不同,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样贯穿于商标申请、使用等行为的各个方面,民事主体无论是申请注册商标还是商标使用都需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以《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的"其他不良影响"对系列"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商标的注册申请进行"管控"。但"不良影响"具有严格的适用条件,而非商标申请行为可能会产生消极、负面影响。运用"不良影响"对不当商标申请行为进行管控不符合商标法的立法本意,以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规制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17.
附随义务来源于民法上的契约,后逐步扩展到经济法、劳动法和行政法领域,体现了从私法到社会法再到公法适用的发展。行政附随义务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在实现行政目的的同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应当承担的附属义务。它既不属于法律明确要求的基本义务,也不属于基于行政裁量的非强制义务,而是基于比例原则对行政权力拘束的合理注意的义务。我国人民法院行政裁判的行政附随义务的案例,既表明行政主体违反行政附随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行政附随义务从非法定义务转变为合理注意义务的结果,也表明行政附随义务是急需在行政法理论上明确,制度上规范和实践中发展的一项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是一项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发展起来的制度,其体现了正义和安全的法律价值。在各国的立法中均体现了附随义务,但是并不完善。我国的附随义务也仍有缺陷,需要在合同法中提高附随义务的地位,扩展附随义务的内容,完善附随义务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私法实体法上的概念,而且是公法诉讼法上的概念。从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根据、功能、适用来看,诚实信用原则应当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诚实信用原则司法适用之本质是使其作为判决理由在重要事实认定和裁判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目前诚实信用原则司法适用的主要问题有:无逻辑推理的简单适用;无需适用而适用,包括逃逸式适用和宣示性适用;虚假适用,即"名为具体规则实为原则的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无法为其适用提供有力的突破口,而从相对明确的功能视角分析其司法适用的类型成为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更优路径。诚实信用原则有补充、限制及解释三项功能。补充功能下,诚实信用原则司法适用类型有漏洞补充和附随义务填充;限制功能下,主要类型有矛盾行为、利益失衡情形、权利人欠缺应受保护利益、因不当行为取得权利及权利失效;解释功能下,适用的前提是穷尽其他解释方法仍不能得出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