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虽然台湾在历史上历经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占领,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早在公元230年,中国的史籍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从而结束了荷兰殖民者  相似文献   

2.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理上看,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台湾的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只有全体中国人民才有权决定台湾的命运,所谓台湾“全民公投”是非法和无效的,因为它剥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王晓波 《台声》2010,(11):46-48
<正>中国是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是台湾的真光复。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原点"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遂沦为列强刀俎之鱼肉,有识之士莫不认为非变革无以图强,然清廷因循苟且,欲振乏力。中国如何变革则有两条路线,一日革命,一日变法。至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是年11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 ,民族是中华民族。台湾与祖国的分离状态 ,天天都在刺痛着中国人民的心。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中华儿女“虽蹈难舍生亦何敢辞” !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起源于国共两党的斗争 ,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这构成“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来源 ;台湾问题在本质上属于中国的内部事务 ,这构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逻辑来源。因此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两岸之间无论存在多大的分歧都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协商解决 ;从促成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 ,“一个中国”原则的真正内涵是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只有坚持真正的“一个中国”原则 ,才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7.
台湾定位问题台湾自古是中国国土,与中国大陆血肉一体不可分割,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不争事实,勿庸多议。但是,台湾四百多年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次数较为频繁,分离时间也长短不一,因而台湾少数人心存“台湾定位“问题。要谈和平统一,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要简要地了解台湾问题,人们应回顾台湾的历史。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以东,隔着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公元230年,台湾还是一个荒岛,两名中国大将率领大批士兵首次进入该岛,并驻扎在那里。此后,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岛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侵占了台湾。1661年,  相似文献   

9.
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  相似文献   

11.
(一) 近年来,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颇为热烈。但是,“台湾意识”究竟包含那些主要内容,仍众说纷纭,界定不一,至今还没有被公认的结论。对于“台湾意识”的认识,大体有如下几种说法: 1、“台湾意识”是由台湾人同命运和连带感而形成的,以台湾本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 2、“台湾意识”是在台湾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我群意识”; 3、“台湾意识”是“中国意识”涵盖下的地方意识,是“中国意识”的地方性表现; 4、“台湾意识”不同于“中国意识”,是与“中国意识”相抗衡的、特殊的、独立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民族”的意识; 5、“台湾意识”是超阶级的、渗透在台湾社会各阶层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且是指导这些领域发展的主导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10)
正摘编自2018年5月2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2日报道,多米尼加断绝与台湾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决定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声明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减为19个,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中国愿意谈判,这19个所谓的"邦交国"恐怕会有多个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两岸在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后,台湾刮起一股民族分离运动的邪风,主张有一个异于中华民族的“台湾民族”,以台湾为独自的共同体而有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张有别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意识”’。从而在文学问题上,他们主张有别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相对立的台湾独自的文学。在台湾现代文学史问题上,他们否认中国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刻联系,当然,他们也急于否认”五四”新文学运动对台湾现代文学的深远密切的联系。然而,意识形态和政治不能替代具体的历史真实。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和发生在时序仅仅相差三四年的、殖民…  相似文献   

14.
台湾建省,是由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海疆发生危机,清廷审时度势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断。因此,台湾建省不仅是台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台湾建省,不仅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5.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期处于隔离状态,这就使得台湾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它的特殊性。许多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都指出,要正确地认识今日台湾,就必须正确地估计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只有正确地理解台  相似文献   

16.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台湾站起来 ,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的讲话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表明他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开始由“明独”走向“暗独”。宣扬“台湾与中国的对等地位” ,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篇幅不过4500字 ,但从标题起 ,4次强调“台湾站起来” ,40次提到“台湾” ,只有一次提及“中国” ,并且是把一个中国作为“未来问题”而提出的。讲话提出“中国”与“台湾”都曾受到帝国主义强权的欺凌 ,应该相互谅解 ,其用意是将“台湾”与“中国”并…  相似文献   

17.
两岸要闻     
大陆发表国防白皮书重申有关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27日发布《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其中一段涉及台湾问题,重申有关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国防白皮书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束海峡两岸分裂局面,实现祖路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和共同愿望。中国政府坚持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家的图谋和言行。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台湾意识”已成为台湾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在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已闹得沸沸扬扬。大陆上介绍、评析、论述“台湾意识”的文章也日渐增多,且多少涉及到“中国意识”。因此有必要廓清“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真正涵义,指出两结之争的实质,探讨如何“解结”的问题。有人把“台湾意识”视为一种地域性的乡土意识,好象在整个中国之下,有着与之等同的诸如“新疆意识”、“上海意识”、“苏北意识”等等。也有人把“中国意识”看成是祖国大陆人民所具有的意识,“因为在台湾的人民,无论台湾本地的,还是从大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台湾最具有血缘和历史文化关系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永远都无法剥离的仍是中国。我们强调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并不是要否认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但再怎么特殊和不同,台湾文学在整体上仍未脱离中国文化这一母体。  相似文献   

20.
哦!台北     
曾经借着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台湾呆了5天,下面就跟大伙儿聊聊我在台湾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 台湾很中国 到台湾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切,换句话说就是感觉台湾非常中国。不是我矫情,和我同行的几个大陆学生都有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