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红冰 《求索》2008,(9):155-156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求我们在传统物权法已确认环境资源的经济性价值的基础上确认其生态价值。2007年3月出台的《物权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生态化理念的端倪,若干条文呈现出了朴素的环境保护色彩,但力度仍不明显。为此,对《物权法》进行生态化改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的实质是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关系正义和以生态资源为中介的生产关系正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其实现途径是推行生态化劳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相似文献   

3.
陶娟 《前沿》2004,(8):153-155
在这个突飞猛进的年代 ,一些传统的民法理念、民法理论、民法制度已经遇到了时代的挑战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些既是推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巨大动力 ,又是制定我国民法典的限制因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人格权制度应该考虑到立法技术上与各编的逻辑性、内在统一性 ,同时还要考虑其作为一项权利应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正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他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近年来,广西坚决用环境倒逼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要求,我区积极实施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生态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哲学思辩。"两山论"作为生态文化的内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牵引性和长效性作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内核的生态文化,应该进一步发挥生态资源的财富作用、政策制度的导向作用、生态科技的转化作用、文化氛围的推动作用、环境友好的普惠作用,进一步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推动治理理念生态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自觉,让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普惠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在我国的现实当中,要发展生态经济还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次,我国生态安全法制建设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法律保障机制显得捉襟见肘,必须进行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的创新,而生态经济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创新首当其冲的是其理念的创新;其次是立法目的的创新;再次是法律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法律理念是包含“正义”和“正义实现”理性的对法律最根本的和最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民法所追求的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由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探析其民法理念的变迁,从而分析在我国特有的法文化传统,经济基础,法律制度条件下,民法理念的定位应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调和,形式正义优先,兼顾实质正义。在坚守一般公平的前提之下,给予个别正义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民法近代化进程中,传统家庭财产制度逐渐被西式的个人财产权制度取代,家庭在法律中的形象越来越模糊,个人越来越强大。而在现行民事法律规范中,家庭财产制度及理念充斥其间,个人财产与家庭财产界限不明,个人责任与家庭责任相混淆。无论是基于对传统的反思还是整理现行规范的需要,都有必要以个人财产权为理论核心,在民法中给予家庭财产制度以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雷群安 《前沿》2010,(17):67-70
民法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核心。在目前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民法的平等、公正、诚实信用等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观念重塑、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法的制度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与保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民法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充分领悟和贯彻民法的价值理念并完善民法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底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是我们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人民法院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理念,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效力。  相似文献   

11.
舍娜莉  何颖利 《人民论坛》2013,(11):156-158
针对传统发展中的生态缺陷,文章倡导科技生态化转型,同时从生态化发展的角度论述科学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现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实行绩效考核,即将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时推进.为此,我们应加大对于公众进行科技生态化以及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强化我国在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上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皓 《理论月刊》2014,(5):114-117
传统专利法的实施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却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社会对此提出了挑战,要求将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内容注入其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有其深刻的伦理学、经济学和法理学基础,将通过激励绿色技术的研发、促进绿色技术的传播和推广绿色技术的应用等方式发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要求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作为立法宗旨,并在专利审查和强制许可等方面作出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13.
易显飞  张昊天 《求索》2011,(11):138-139
传统技术评估只注重技术的经济价值,有必要对传统技术评估理论进行价值反思,从而实现技术评估的价值转向与重建,从追求经济价值为中心转向追求技术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现代技术评估必须遵循生态性、综合性、客观性、微观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化技术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要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将生态文明贯彻于全面深化改革之中,以制度保护生态。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可从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经济制度、经济行为三个维度来设计具体的融入机制:经济体制建构思维的生态化——生态经济观的确立;经济制度的生态化——经济政策、评价与生态价值的融合;经济行为的生态化——多元主体的行动优化。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0,(7):21-21
万志前、郑友德在《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和生态文明的倡导使得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两个互为独立的体系发生耦合。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应注重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环境的影响利弊并存。为强化知识产权制度的环保功能,应将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理念融入其中。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回应,亦存在不足。应从确立授予专利权环境性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权利与生态文化——走出生态文化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生态文化的认识至少存在三种误区:1、将生态主义等同于环境保护主义,没有弄清楚环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根本区别;2、认为生态文化自古就存在.未认识到生态思想与主体性-权利理念的关联,忽略了生态文化的现代化和后现代性;3、把生态文化领受为环境危机的产物,不懂得对生态灾难的危机意识源于生态主义立场,因而颠倒了危机和生态文化的因果关系.当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环境保护理念本身是反生态的.如果人类不超越环境保护理念,那么,生态危机就不可能真正消除.  相似文献   

17.
《民国民法典》对传统家庭财产制度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以同居共财为特征的传统家庭财产制度在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中 ,逐渐为来自西方的个人财产权制度所取代。民国立法者在解构这一制度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倾向 ,既是向传统妥协、迁就传统 ,又是尽可能地用近代法的理念引导、改造传统 ,也许能为今天的民法编纂提供一点历史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私权神圣和私法自治构成了近现代西方民法基本理念的核心内容.随着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日渐衰微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民法基本理念呈现出由"私权本位"向"社会本位"或"社会优位"观念的转变.反观当代中国,集体主义仍为社会意识的主流,私法的历史传统相当薄弱,以个人权利保护为核心理念的民事法律制度仍然缺失.我国民法基本理念的现代化应该朝着树立私权以及私法观念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程序是近代中国在引入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创造出的一个词汇,带有传统汉语的程序与秩序的印迹。中文程序的含义应该来源于英文,而英文程序观念的特色不仅在于语词的表面含义,更在于程序保障的制度模式及其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谋昌 《长白学刊》2007,(2):138-140
当今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表明已经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前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现实条件下,通过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行为由全国人民的创造性生态化的实践实现的.中华民族将以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