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雨生 《唯实》2006,(3):64-64
做教授,做博导,乃至成为院士,是大学教师的理想之路。以教学科研为业,以学术成就立身,以科技大奖获荣,则是他们的灿烂人生。许许多多的知识人才正沿着这条大道奋进,显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扬州大学有位教师叫薛元龙,却立志走另一条路,追求另一种人生价值。他说得很形象:知识分子一般有两条路。一条是“顶天”,即跟踪尖端科学,搞发明创造;更多的是“立地”,即扎根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果不能“顶天”,那就让我“立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吧。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博贺雪枫照片上这位身体矍铄、面容慈祥的长者,便是名闻遐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李博教授。从大学教师到中科院院士,李博教授走的是一条充满激情和毅力的人生之路。早年他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大任教,做著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宋宝安在30年间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2件,填补国内农药学领域多项空白,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者!”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一直以此要求团队:“‘顶天’就是在农药学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立地’就是成果要在贵州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起作用,为老百姓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淡然境界     
这条路,他已走了40多年。当初,他大学毕业从这条路口起步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过这条路能有多长,将会走多久。而今,穿过悠悠岁月,当他踏过布满荆棘的坎坷,仍用生命的全部在这条路上行进的时候,尽管走得很苦很累,但他感到很值。这是全国著名心脏病专家、辽宁省医院循环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邓重信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40多年后,对人生的切实感悟。 这许多年,邓重信已记不清他曾经诊治过多少心脏病患者,可是对病人的同情却从未有过一  相似文献   

5.
黄永胜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那么,黄永胜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人生理想。如果撇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利色彩,那么这一人生理想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人生的自我完善,即“修身”;另一部分是人生的事功追求,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是这一思想奠基者,在他看来,修身是第一位的,是人生事功追求的前提和基础,即所谓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关于修身的论述十分丰富,经常阅读,时时温习,有利于促进人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0日,在富饶美丽的宁夏平原,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有如滔滔黄河水的博大胸怀,万丈豪情;有如巍巍贺兰山般刚毅果敢,立地顶天。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诗篇。他叫李双成。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中国第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在武汉大学校园诞生。14年来,“中心”创办人万鄂湘一直把它视为自己人生中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尽管万鄂湘在44岁时即成为当时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46岁时又当选为最年轻的民革中央副主席.但在他的心底,“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才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说客种种     
第一种“说客”是说得凶,做得差,或以说代 篇又一篇“调研报告”,说因缘。论危害,讲现状,摆对做。比如说到“一定要”或‘坚决禁止”等等,说到 策,然后便说说而已,一说了之,就是不真动手干。要做得多么好、达到什么目标。取得多么巨大的 第四种“说客”是“底下议论”型的,以说牢骚怪话发展成效、工作成绩等等,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 为能事。底下说得咬牙切齿,或说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的一样,甚至给人一种一切肯定能实现甚至已经 但到了该他说话、请他说真话的正规、正式场合,他却实现,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的感觉,但做却远不 不说真话。是这么回…  相似文献   

10.
易中天教授在其著作《闲话中国人》中谈到,人生有“三得”,即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笔者认为,这既是对成熟人生多年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素质,尤其值得党员领导干部品味和深思。  相似文献   

11.
博士生导师本身只是一个工作岗位,在我国却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异化为高于教授之上的一个固定资格。这种特殊的光环影响了博导的健康发展,一些教师一评上博导就放松自己,缺乏竞争意识,在教学科研上不再突破,带着光环却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些博导还会利用手中的特权和地位大搞官学交易,钱学交易,污染学术风气。一些博导对学生培养质量不是很关心,反而把博士生当廉价劳动力、为己谋利。鉴于此,近来北京大学频频推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一是博士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二是取消博导终身制,三是实行不固定的博导资格制,副教授、讲师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6日.是导师龚育之教授的诞辰纪念日,恩师若在,应该八十有五,可惜敬爱的导师却在6年前离我们而去.走完了他78岁并不算长的人生历程。每当回忆起跟随导师学习的日子,总觉得导师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总觉得导师有时犀利有时慈祥的目光盯着自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愧对导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13.
重庆有那么一条公交线路,它的每一辆车上都氤氲着一种特殊氛围,无论外地来客还是本地群众,置身其间,莫不感到格外愉悦,从而对社会、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这固然有客观环境的一面。重庆市最有名的两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村)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恰好都在这条编号为“210”的公交线上,外地游客和本地群众到这两处纪念馆参观大多得乘坐这条线的大巴,无形中人们把这条线路同红岩精神联在了一起。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条线路的职工学习、弘扬红岩精神,“走红岩路,做红岩人”已达到一种境界,她们实…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15.
孙太红  贾利芳 《求实》2003,(Z1):89-90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历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关注视野,尤其对于他的“无为”思想,人们一向关注较多,但是,就“无为”的含义而言,人们的理解却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比如有人以为“无为”就是“不为”,就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使“无为”成了逆来顺受的代名词,这显然是把“无为”思想庸俗化了。 那么,什么才是“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呢?要正确理解这一思想,追根溯源,还得回到他的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中去。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的根本内容就是“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他的道包括“天道”、“人道”两方面,老子认为天道和人事都应该是“无为”的。 首先,“无为”是一种天道观(即自然观)。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是说,自然界的规律,不用争就会取胜,不用声张就会有应答,不用召唤就会到来,看来好似松懈疏散却善于安排。他还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就是最高的道德,就是说自然界养育了万物却不把持万物,故而作了万物的首长却不宰制万物,这正是自然界的“玄德”,也就是“天道”的最高境界。由天对万物的“不争”“不言”“不有”“不宰”,可见“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但天道能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因而也  相似文献   

16.
晓佳 《新长征》2010,(10):34-35
他的人生,多数时间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他走了31年;一条在空中,他看了31年。他日复一日,奔走于长白山的深山林海之间,及时捕捉着输电线路每一丝变异。31年来,他奔走7万多公里,他首创了“采光巡线法”、  相似文献   

17.
老子曰:“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言即:知他人者是智慧,自知者高明,善于胜别人有威力,战胜自我才最坚强。金生官大概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他深知自身的不足,他才“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又应了古人另一句话“勤能补拙”,不然,他的双肩是难以挑起北京市委工业工委书记和市经委主任这两副很不轻松的担子的。 (一) 老金这50年人生成长之路走得还比较顺利。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人民共和国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根红苗正的他在党的雨露滋润中茁壮成长。小学加入少先队,初中加入共青团,大学加入…  相似文献   

18.
一首古典乐曲“庄周梦蝶”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音乐戛然而止,还没来得及回味它的神韵,就被热烈的掌声带回了现实。“中原国学讲坛”上,来自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王利锁教授以“认知社会感悟人生——庄子的人生智慧和诗性表达”为主题的精彩演讲开始了。王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向听众讲述了庄子充满时代气息的性格特点、逍遥的人生境界以及将深奥的哲理与奇特的形象融为一体的诗性智慧,把一个充满古典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庄子描绘得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9.
孙绍振教授比我年长 ,我至今尚未拜识 ,这些年我已从他的文字中对他作过一番猜测 ,必须在见面前写出来 ,起点是他的那篇《“铁嘴”沉浮记》。一个因口才杰出而屡遭麻烦的大学教师形象 ,不正常的历史阶段如何钳制了一个正常的知识分子。他这样调侃自己的口才 :“我说得比想得快 ,总是一个意思没说完 ,另一个意思就不知不觉脱口而出” ;“我的嘴巴似乎赶不上我的思绪 ,而我的思绪又赶不上我的嘴巴” ;“我的舌头就有一种舞蹈的感觉。望着一双双被我的观念和思绪的暴风骤雨所震慑的眼睛一愣一愣的 ,连笔记都忘记了记 ,我就感到一种痴迷欢畅 ,享…  相似文献   

2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以清人何瓦琴的联句,在书赠瞿秋白的条幅上写下的话。瞿秋白是被鲁迅视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朋友和同志。他们相识相交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彼此之间建立的友谊却深沉厚重。在瞿秋白处于生命危险、生活最为困难的境遇时,是鲁迅冒着生命危险给予了他最真诚、无私的帮助,这才让瞿秋白有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