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模式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对接。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高度重视政策或决策执行,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传统。实践中,多重价值博弈如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之间的博弈、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对象间的博弈、政策执行系统内部的博弈、利益阶层多元化下的政府行政对象问的博弈等,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生成的深层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公共政策执行力建设,应充分发挥宪法的民主功能,以切实和坚实的人民民主促进政策执行,增强“民主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法治功能,强化执法环节,完善立法体系,增强“依法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利益分配功能,提高政府的利益整合能力,增强“和谐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权力配置功能,确立政策执行力发展的良好体制基础,培育“体制型执行力”;充分发挥宪法的效率功能,促进政策执行手段的改善与发展,增强“效能型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强调适度消费的节俭观,实质上是一种中庸之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进取型节俭观,对于现实的经济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随着国家工作重心 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军事革命的兴起,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经历了从"服从论"到 "协调论"的转变过程。这一变化,是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兼顾的新型国家战 略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境遇出发,超越个体而感受普遍性的人本困境。他从对生的意义与死的后果的质询中发现人类的局限,从而促使他不懈地找寻爱的救赎道路。"文革"的时代之殇和"残疾"的身体之痛构成史铁生的"写作之夜",在超越人生困境的过程中,他诉诸精神、"求佛问耶"并与"宗教精神"相遇,这不仅让史铁生摆脱了死亡的纠缠,更启示了他对个体有限性的思考,进而构建起自己以宗教超越为核心的"过程美学",实现了从"写作之夜"到"生命之美"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朱逸冰  刘蕾 《世纪桥》2010,(19):26-27
文学的发展水平与人对自身认识的发展是同步的。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流露出一种真实的躁动感、困惑感、失落感,王安忆直指人性最深层次领域,系统具体地呈现对女性自我角色的探索思路。陈染的《无处告别》是《你别无选择》的抽象情绪和"三恋"的具体形态的复合文本,呈现女性从历史的被动态向主动态的意识与心理的真正转变。在《无处告别》之际,女性主动性的努力,既四处碰壁,却又以悲剧的毁灭形式诞生一个令女性真正实现主动性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沈泽民在鄂豫皖苏区的功过是非后认为,沈泽民实现从教条主义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转变,是在1933年10月16日召开的省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上,其标志是他根据这次会议所写的<鄂豫皖苏区省委报告>.这比张闻天、王稼祥的转变要早整整一年.  相似文献   

8.
孙增武  闫丽丹  刘湖平 《求实》2006,8(12):88-91
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过程,而部门行政的残存成为了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瓶颈。从宪政和法治层面分析,政府对自身的组织及权力的法治化重构,将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主要途径是以宪政保证公共权力取得的合法性,树立良法为治的理念,合理配置公共权力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塑造彰显公共精神的公务员队伍,并通过健全程序制度,增强公众影响政府的法律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华安 《探索》2012,(4):147-152
官僚制中的政府责任本质上是一种消极责任,而替代官僚制的整体性治理由于治理边界的模糊必定导致政府责任的模糊。要使政府负担起积极责任,则需要从网络治理入手,从根本上再造政府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在解决城乡关系的矛盾中走过曲折的发展里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总布局的提出表明,我国城乡关系已经走过政策性调整阶段,进入布局性和制度性建设阶段,走过了着力于解决城乡关系的矛盾和危机阶段,进入主动地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新阶段.在现实意义上,这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体现;在更深远的意义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探索的新成果,这将对中国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异化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前者体现的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理解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后者体现的是从实践、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而不是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异化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著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前者体现的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理解异化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后者体现的是从实践、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理解异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异化观而不是人本主义异化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建设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人接续探索和顽强奋斗基础之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开探索,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一概念,《论十大关系》作为这一探索的代表性成果,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光辉思想。以《论十大关系》为开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终于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革命党的存在价值在于推翻另一阶级的统治。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以后,它的目标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党的任务是建设而不是破坏,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我党在建国后长期忽视了角色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5.
长征的胜利,是党正确的组织领导和战略决策的结果,是红军信念坚定,意志顽强和勇于牺牲的结果,是党团结各族人民由此获其广泛支持的结果,是党走向成熟并成功运用党内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呼唤着文明政府,需要政府无论是从管理理念、体制构建、组织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嬗变和新的构建.创建一个按照政府美的规律设计国家权力机器、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明政府,是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7.
理想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助推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本文通过阐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内涵及特征,研究两者的关系进而提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融合的途径,用成千上万的“我的梦”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稳定。农民的现代公民角色转变,实质是实现农民从体现传统社会特性的村民角色转变为体现现代社会特性的公民角色,具备顺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即我们说的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等,这些都集中地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政治参与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罪恶之源”。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源是主客二分的机械主义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影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两大转变:“自然之子”走上“自然主人”;和谐转向冲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创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和自然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