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国内外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的过程.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第一,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第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第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当前,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是:(1)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2)第三产业成为国际投资的一个新兴领域;(3)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放缓,但单个企业投资规模上升;(4)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由传统的OEM(原厂设备制造商)转向现代的"服务外包"方式;(5)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仍然是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但是已经开始重视中西部地区.国内产业转移具有以下特点:(1)在产业转移的方向上,东部及沿海地区是产业转移的输出地区,中西部是产业转移的输入地区;(2)在产业转移的内容上,以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传统制造业为主;(3)在国内产业转移的主体上,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主要角色.从全国产业布局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符合技术梯度转移规律要求,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服务外包已成为世界服务业转移和跨国公司调整全球布局的重要方式。世界服务业转移和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也同时伴随着知识转移,这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区技术转移面临产学研合作不够充分、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缺乏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持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自治区技术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内蒙古技术转移战略,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健全服务机构,整合服务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规条例等促进内蒙古技术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顾保国  顾炜宇 《唯实》2005,(10):21-24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是指跨国公司通过无偿或有偿方式,进行技术输入或输出的过程。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渠道主要有:通过直接投资将技术转移到东道国子公司,或者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许可贸易形式将技术转移给外部企业。总体来看,跨国公司青睐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方式,即伴随着技术转移活动过程往往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因此,本文集中对跨国公司母公司对东道国子公司技术转移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东亚产业转移促使东亚国际政治地位显著提升,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均出现新变化,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导致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有升有降,从而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日、东盟关系开始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等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与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制约了承接制造业转移国家的技术创新。国际制造业转移中货币体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形成的良性贸易环境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国际货币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支持作用和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在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的环境下,中国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建立国际需求差别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将外汇债权转化为企业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通过塑造平等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服务业飞速发展,并被认为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也日渐活跃。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同时,服务业国际转移与地方产业升级有密切联系。鉴于目前服务业国际转移理论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通过对服务业和产业转移理论的阐述,以期为我国有序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跨国公司一定程度的垄断、部分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仍以低层次产业为主、部分污染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承接来自先进区域的转移产业是落后区域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由于转移路径、涉及因素不同,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国际产业转移使落后区域形成外资带动型发展模式,而区际产业转移中政府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落后区域在产业承接中形成政府协助下的先进区域带动型模式。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双重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中西部地区的区情决定了不能重复东部地区的外资带动型模式,但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中西部不可避免要与国际产业转移产生联系,因此中西部要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有效承接,而最终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主动力在于区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0.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经济战略的新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着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整合与提升,对产业转移承接进行规划与统筹,对皖江城市发展进行设计与定位,从而,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确定为第一个产业转移承接的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视野来思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战略内涵、战略取向、战略趋势,把握与贯彻国家战略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1.
北京传真     
《当代贵州》2014,(23):6-6
正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项目推进会举办为落实京筑共建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的有关要求,7月23日,北京市科委成功举办贵阳服务平台项目推进会。北京华清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元通科学技术转移中心两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签订了京黔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平台共建协议书;北京华清科创、贵州元通和哈尔滨方依达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复控微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转让协议书。北京华清科创依托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与贵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凸现.中国的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对美欧(主要是美国)的长期顺差和对东亚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长期逆差.造成这种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在于东亚区域内的生产转移,面对该问题中国应该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妥善处理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各种问题,在挑战中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努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加速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翔 《学习论坛》2005,21(3):43-46
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带来广泛的技术转移效应,这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数量方面已经名列前茅,但所获得技术转移效应相对逊色。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应当及早地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资金输入转移到加强技术转移效应方面来。政府应当适当地调整优化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让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地理位置相当特殊,是我国辽阔疆域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热忱,对新疆各项事业进行了大量的对口支援,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对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当前,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拉开了序幕,并作了战略部署,具有高瞻远瞩的划时代意义。在这种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基于国家对口支援背景下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国际经验表明,产业转移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实现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会受到当地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和约束。所以,新疆如何将本地优势与承接的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提升新疆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成为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红梅 《探索》2006,(1):77-80
在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过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从近几年发展看,国际对中国的产业转移也正在逐步深入、广泛,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既产生积极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下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对华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相东 《新视野》2012,(2):39-43
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本文首次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大贸易保护理论,分别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利益集团和技术转移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三大主要形式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原因,并简要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加强与美战略对话和贸易谈判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动中美各方力量,削弱美国特殊利益集团的不利影响;立足于本土研发,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进步路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受基础设施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诸多产业领域技术储备不足,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是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选择。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企业技术转让方和技术受让方合作竞争的博弈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使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从原有的跟踪模仿思路转变为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双重强调,以真正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张赵晋 《世纪桥》2011,(9):135-136
近几年,陕西省以其独特的成本优势、人才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吸引了众多东部企业前来投资,承接东部地区地产业转移会给陕西省带来集聚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结构的成长效应等诸多好处,但是要想更好地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还需要政府在承接理念、投资环境建设和宏观调控方面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19.
刘金祥 《奋斗》2009,(12):55-56
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外部需求的减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机遇,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吸纳或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推进各地区合作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下四川川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是需要研究、总结并加以指导实践的一个问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它们与经济发展进程长期相伴而生.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川东北地区必须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潜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进而实现川东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