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曹林 《法制博览》2010,(3):55-55
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闹独立,西方世界并没有如对达赖那样的声援。格鲁吉亚军事镇压南奥塞梯,西方世界又没有予以谴责。  相似文献   

2.
王卓伦 《工会博览》2008,(10):103-104
美苏冷战已结束近二十年。然而,从北约东扩到科索沃战争;从西方推动的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到东欧国家部署反导系统;再到近期,格——俄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颠倒黑白”(——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语)的谴责,我们发现西方国家自始至终都将俄罗斯作为战略假想敌。如果说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是源于意识形态层面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今天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对立则十分耐人寻味。本文旨在揭示俄罗斯与西方对立的原因,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是解决问题的正途。  相似文献   

3.
周余云 《当代世界》2011,(10):41-44
现代政党政治发源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已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方式。目前,除少数实行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等禁止政党存在外,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存在着6200多个不同类型的政党。  相似文献   

4.
时寒冰 《法制博览》2010,(14):30-30
旧城改造这四个字,早已让人耳熟能详。等走出国门,我才知道,旧城改造是中国特有的,在西方世界很少有这种说法?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那么,就不妨从下水道说起吧。  相似文献   

5.
王帆 《当代世界》2008,(5):33-35
从毒饺子事件到巴黎名店对中国顾客的无礼与违法,再到西藏事件西方媒体整体的迷失。都令中国感觉到一种深深地被误解、被诬蔑与被刺伤的痛楚。当北京正怀着美好的期待准备与世界共享一个盛大体育节日的时候,中国一时问竞被流言与诽谤所包围。为什么中国倡导和谐却传来如此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中国不断向世界释放友好的讯息却总是遭到冷遇,为什么中国渴望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时候却总是遭到怀疑?  相似文献   

6.
西方危机的根源:制度、国家建构和世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方国家普遍面临严重挑战。这首先表现为一种制度危机,随着经济不平等加剧和社会流动固化,西方文明正在发生世袭化倒退。其次,制度危机反映了西方国家建构模式和文化矛盾等深层矛盾,它们的根源是共同体逻辑和资本逻辑的矛盾。该矛盾带来了比制度危机更危险的结果——共同体的解体。最后,西方现代文明是一种无法自足的文明,依赖于世界体系而存在。现代世界体系的失败将给西方带来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国际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转折时期。这是那种只有用大历史的尺度才可以度量的“变局”。从有近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以来,这种“变局”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互联网被广泛地使用。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众多西方政党看到了将网络用于政党竞争的技术潜力,于是纷纷争先恐后地把网络技术应用于联系选民、竞选活动以及政党自身的组织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孙蔚 《当代世界》2011,(2):37-39
金融危机之后,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党纷纷探讨自身的政党建设问题,保持政党的适应性,以寻求新的政党发展模式。本文拟对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政党建设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作全面细致的俯视,  相似文献   

10.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10,(16):80-80
明朝时期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用西方人的眼睛,看到了东方中国的奇妙世界,他写了一本书《利玛窦中国札记》,向西方人介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遥远、神秘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来永红 《当代世界》2011,(11):41-44
2011年,受主权债务和失业等问,题的影响,美欧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并出现了向政治和社会领域蔓延的趋势。西方媒体对危机的报道和分析也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简单解读,而是开始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究这场危机的原因、走势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世界的中国时常会遇到一些涉及其自身形象的难题,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它的世界形象,那么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何以对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呢?中国又将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呢?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13.
魏伟 《当代世界》2011,(12):14-16,27
2011年,世界政党形势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稳中趋乱,脆弱性、动荡性较往年突出。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困境加深,执政党在选举中普遍败北,民众抗议活动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14.
将阿拉伯人比喻为迅速繁殖的蟑螂,已经从以色列向某些西方人士蔓延。而阿拉伯世界"蟑螂"们的民主诉求,至少在近期内,将与西方的利益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5.
王京烈 《当代世界》2013,(3):39-41,50
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2010年11月,由一个突尼斯大学生之死引起,随后在西亚北非国家引发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如狂潮风暴,襄挟着整个阿拉伯世界,更令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然而,旧政权虽被推翻,几十年累积下的社会痼疾却并未离开;预想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革新并未实现,各种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爆发;地区伊斯兰力量整体崛起,并逐步走向阿拉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反而令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骤然紧张值此轮阿拉伯地区动荡两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以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16.
尽管海外对毛泽东及其业绩的研究有多个维度和多重面相,但毛泽东始终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人,产生着广泛的世界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思想能够在欧美产生影响,与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反殖民主义斗争、西方社会危机、第三世界主义的兴起等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时代化的全球学生运动等原因密不可分。秘鲁的"光辉道路"、古巴革命、德国的"K组织"以及美国的黑豹党等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成为毛泽东在革命时代产生世界影响的典型范例。在当今世界两位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兰·巴迪乌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思想体系中,也可见毛泽东思想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头十年里,美西方有“十个没料到”:一没料到昔日所谓冷战的“胜利者”成为今日的“失落者”;二没料到苏东剧变后,却“反常地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困境及其在世界领导地位下降的开始”;三没料到俄罗斯会‘‘抵抗西方势力和西方价值观”最后弃西方而去;四没料到新兴大国如此快速进入世界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国外社会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本文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现状和新世纪发展前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三条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苏东剧变以来原苏东地区左翼力量的发展变化,发达国家共产党的新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新社会运动,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等八个方面对世纪之交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2008,(8):1-1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这一举世瞩目的全人类体育盛会在中国举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将将在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争夺中一决高下。北京奥运会,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展现给世界,使源于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东方得以更广泛地弘扬,必将永载人类文明史册。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从爱尔兰、希腊蔓延到意大利,还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整个欧元区的前景从未像今天这样堪忧。美国正经历着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暴露了美国体制的许多弊病。了解西方危机的政治制度原因,对于中国汲取西方的教训,自信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