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把父亲接到了城里。父亲一开始不愿意,说城里太远,他一走,怕母亲在乡下孤单。他知道父母感情很好,母亲的去世让父亲很伤心。父亲的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说:“就到城里去散散心,过些日子再回来。”父亲这才没有坚持。他在家陪了父亲两天,然后就上班了。他很忙,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着部门经理,事情千头万绪,烦杂缠人。他想请个保姆,但父亲没有同意,说又没有什么事,不必花那个钱,再说,自己还不习惯有人伺候。“要不你下班的时候带份报纸来。”父亲说。他上班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看电视,有时也会下楼,到附近走走。他生…  相似文献   

2.
令我敬畏的父亲 我并不想去打工,好不容易才放一个年假,我希望能和朋友一起开车兜兜风,或是站在百货商店的门前,一边聊着天儿、梳理着我们的小分头,一边看着新年里来来往往经过的女孩子.但我却不敢将真实的想法告诉父亲.生性敏感、胆怯的我害怕会因此而激怒他,看到他那双瞪圆的蓝眼睛及涨红的面颊……  相似文献   

3.
雅克的一切都与大海有关,与吕克·贝松的大海有关。大海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波澜壮阔、波澜不惊地流利掠过,然后沉进透明的深处,大海当然是有底的,但有的地方人达不到,它就是无底的深渊。那便是雅克的大海。 雅克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美国人,所以,他被村里的男孩恩佐和其他孩子称作法国小子。雅克小时候,母亲离开他和父亲回美国了。父亲带着他在意大利南部的海边小村生活,然后父亲在一次潜海捕捞中永远地留在了海里。 乔安娜来自纽约(雅克母亲生活的地方),为了调查一件保险事件来到秘鲁。冰天雪地中穿着厚重的乔安娜瑟瑟发抖,她看着穿着潜水衣的雅克从面前走过,中了惑一般的眼中无视她的存在。工作人员给他敲开冰面,雅克潜入湖底打捞沉在水里的试验设备。 乔安娜在工作站的小屋,博士给乔安娜听雅克的心跳,看他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变化,博士说,雅克把四肢的血液全部供给大脑,这是只有海豚和鲸鱼才会有的体征。乔安娜就这样结识了她的爱人,听到他的心跳,看到他的血液。 雅克上来,乔安娜给他捧去一杯热的咖啡。雅克说,我们见过。 乔安娜,是的。 雅克,在湖里? 乔安娜,不是,就刚才,在这儿。 雅克,那是一个与你相貌相似的人。 雅克的一切都要发生在水底,乔安娜当然也要在水下相识。 不知道吕克·贝松怎样找到并打造扮演雅克的演员的。让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看病     
过去,听说在美国看病的费用十分昂贵,只是个粗浅的了解,没有什么感性的接触.一听而过.这次有机会赴美亲眼见到一些情况,其医药费用之高,真是令人吃惊。邻居的小孩五岁,刚去美国不久.还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实然发高烧生病了,其父母急忙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门诊的挂号费就是80美元.螺后进人大夫的诊室,大夫从询问到观条和听诊胸部,最后诊断为“感冒”,开了一张处方,这样的过程要付费70美元。一看只有一件药,是镇静的睡眠药,并无退烧药.也无消炎药物。再去询问大夫,他断然肯定地说:“只需要很好的休息就可以了,其他药物一…  相似文献   

5.
合格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才是合格的父亲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也就是孩*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他某一件事情,他会终于忍不住,就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总是提前3个月就知道我的圣诞礼物是什么了。(迪伦9岁)*我爸爸上街买的东西比妈妈买的好。他会买薯条、巧克力、小甜饼和冰激凌,而妈妈只会买蔬菜和其它没意思的东西。(瑞恩10岁)*如果你们像我一样有两个妹妹、一个妈妈,在去接妹妹们回家时,你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谈一些男人该谈的事。(菲尔10岁)*我踢足球时,爸爸会当啦啦队,他总是对我说:“踢得好,梅根!”而且他经常给全队训话…  相似文献   

6.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7.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8.
1…… 他是我的同父异母弟弟. 母亲在我3岁时病逝,我5岁时父亲另娶,一年后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他出生了.是剖腹产,所以,他在医院里呆了5天.第六天早上,父亲送我上学时告诉我,今天下午他会去接他回家,可能会迟一些来接我放学,我说好的.但是,那天下午,直到夜色降临,父亲一直没有来接我,是老师把我送回家的,然后,我才知道,父亲出事了.  相似文献   

9.
流沙 《新青年》2002,(5):37
有一位年青的军人,因为患肾病退伍回乡,对于军人来说,并不严重的病并没有击败他,他和所有的年青人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自学法律,准备报考公务员。谁也没有想到,病魔悄悄地又一次降临了。一次感冒,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像面包一样膨胀起来,眼睛因为肿胀影响了视力,鼻子也不停地流血。  相似文献   

10.
听雨 《新青年》2005,(2):38
生命中,常常有一些记忆、感觉、印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记忆·记忆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似乎经常被爸爸往自行车的后座一放,然后乖乖地跟着爸爸去镇里的卫生院看病去,而且似乎常常是怀着恐惧又幸福的心情———恐惧的是怕见医生,“被”吃药和打针;幸福的是“生病”就意味着能吃到奶奶藏在柜子深处的糖果,能吃到妈妈做的煎鸡蛋,更重要的是———能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去十几里外的镇子里看好多好玩的东西———这就是小时候我们都很“愿意”生病的关键所在。因为打针虽然很痛,但毕竟忍一会儿就好了;吃药也很不好受,但最坏也不过是被妈妈捏着鼻子…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他因病截肢。从那时起,他多次到医院求医,说自己的胳膊疼———是那条已经截去了的胳膊疼。接待他的医生总说,这是荒谬的,那段胳膊早已远离了他的身体,在他的肩部以下,只不过是空荡荡的袖管而已。但他坚持说,就是“那儿”在疼———原应该有胳膊存在的地方在疼。那段胳膊已经远离了他的身体,却依然在他身体之外疼着。永远地疼着。不知道现代医学怎样解释这个病例。也许,说这只不过是心理因素影响,是病人的唯心主义的错觉。而我知道,有这样的一种疼,在身体之外的疼痛。当初,那个人曾是你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两个人密…  相似文献   

13.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人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全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一个特殊的人,往往是一个坚强的人.这种人不怕困难,不怕挫败,当然也不会轻言气馁和放弃.一个坚强的人,有信心、有毅力、有场所,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任何一个脚踏实地的人,都不会说成功之路是平坦的、是易行的.愈是甜美的成功,得来愈是不容易.坚强者的前面,是波折、崎岖的路向,唯有如此,他的优点才得以发挥出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成就,没有什么意义.像天赐横财,永远不能给人一种扎实的满足感.靠自己艰苦奋斗而累积起来的财富,才是金光闪闪的荣耀.奋斗之路不易走,挫败是平常的事.频频仆倒,不应该是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上天要一个人成就,往往会让他先吃尽苦头.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丽水市侨商会副会长、意大利侨商企业家程翠红来一行到青田县小舟山村慰问贫困户。小舟山村委举办了座谈会,村支部书记邹永浩详细介绍了10户困难户的基本情况。程翠红一行为每位困难户送上了被子和慰问金,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坚强的信心,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正王家升也许跟父亲一样,排行老五,身上遗传了父亲心装大事、站得高、看得远,忧国为民的特点,他也与父亲一样爱运动,坚强好胜,不甘平庸。家升的文化知识面十分开阔,去美国、加拿大、北京等国外学校游学的机会多,其视野与理想跟父亲有别的是,在为本民族服务谋幸福的理想上,又开拓了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新航向。每一棵树,每一朵花,英姿华彩各不同。家浚严谨,昭惠贤淑,  相似文献   

17.
赞美如阳光     
费霞 《新青年》2002,(11):30
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到心理门诊室去诊治。那个孩子已经被他的父亲严重灌输了自己无用的观念。面对心理医生的询问,这个孩子一语不发,不沦怎样诱导、启发,他绝不开口。一时之间,心理医生无从着手。后来,从他父亲的唠叨中,心理医生找到了医治的线索。当时,他的父亲不停地说:“唉,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指望了!”  相似文献   

18.
记者:现在看病有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去大医院看病人满为患,小医院却很少有人去,那么在“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这种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从而提升小医院的就诊能力,让患者看得放心呢?谢谢。韩明惠: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也确买是困扰我们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华文 《新青年》2005,(7):37-39
当我今天成为高校一名大学老师时,我感到自己是何其幸运。因为,少年的我曾经在父亲婚外情搅起的家庭风暴中苦苦挣扎,最终,我以坚强的自救获得了新生,并唤回了迷途的父亲。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什么,我们猜想他可能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对他的历史我们虽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对他的形象,尽管我搜索枯肠也还是模模糊糊。怀不无信心地预言,“我们会认出他的。”远离父亲如此之久,这时再去认他好像很别扭。 老赖开车送我到廖(承志)家去研究我父亲的旅程,在车上我尽力试图集中精力考虑必须商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接近廖家院子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