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善良让身心都受益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把善良称作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得到"、失聪的人"听得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慈悲心与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CCARE)发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更让我们看到了善良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该研究显示,心存善良能够减轻疼痛感、加速伤口愈合、降低血压、减少紧张感等;在流感季节,善良还可以将人们患感冒的风险降低16%。另外,如果医生对病人心存友善,付出关爱,病人会更愿意听医生  相似文献   

2.
都一鹤 《侨园》2004,(1):20-21
林钧廷,是一位远赴俄罗斯淘金的中国商人。10年前,因为遭人陷害,他被关进了俄罗斯监狱,后被房东老太太倾囊解救出来。此后,这位中国商人几经沉浮,成为乌苏坠斯克市的商界大亨。发达后的他,不仅没有忘记那位善良的房东老太太,还将她奉养起来,以恩报恩。这两个不同国籍,但一样善良的人,演绎了一段跨国的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3.
人性与文明     
人的本性,我认为无所谓善恶。在川滇边境泸沽湖聚居的摩梭人,没有财富名位之争,是母系社会的活化石。择偶不讲门第、财产,只看相貌、人品和体格。从来没有械斗、情杀和犯罪。只有尊老爱幼,没有等级贵贱,只有朴素的母爱和自然的男女性爱,人际关系很和谐。这里没有劝善堂,也没有“五讲四美办”和“精神文明办”。从人类这一罕见的特例来看,人性是善良的。但是当你面临不平等竞争,当你蒙受诬陷和冤狱,当你评职称分房子受到屈辱践踏,当你遭到恶人团伙闷棍的突然袭击……这时你才会明白:人性是凶残邪恶的。  相似文献   

4.
驯兽员驯养动物的秘密是,从不关注动物所犯的错误,从不!很多人疑惑,难道动物错的时候,不惩罚,就会改正吗?也许它会一直错下去呢!事实上,我们对动物的训练已经证明,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就够了。  相似文献   

5.
小蚂蚁 《党政论坛》2010,(20):59-59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  相似文献   

6.
郑美娜 《学理论》2012,(18):122-123
首先介绍了儿童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是狄更斯笔下善良的化身,他拥有许多难能可贵的性格特征。再次,充分暴露了费金和塞克斯的罪恶形象。最后,分析了性格复杂的南茜,陷入了良心的发现和对爱人忠诚的两难境地。但她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奥利佛尔是小说中最崇高的善行之一。解决了奥利弗难能可贵的性格特征,南茜如何实现善行,及费金与塞克斯的凶恶本性的表现。通过对雾都孤儿人物的分析最后得出:狄更斯相信大部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有时会被糟糕的外部环境所扭曲。  相似文献   

7.
露富与露馅     
据《新华日报》报道,无锡市9名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犯罪分子前不久被判以重刑。其中有一个原是市商业局基建科长,在任职期间索贿受贿近30万元之多。一个小小的基建科长竟然在聚敛金钱方面有如此这般的神通,真使许多善良的人们大吃一惊。 回过头来一想,也没有什么好奇怪。这些人藏头露尾,一般人哪里会知道他的底里。一旦真相揭穿,自然免不了大吃一惊。人们在相当长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霍布斯,为资产阶级存在的正当性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霍布斯认为,由于人性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每个人皆欲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在这里,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在"自然状态"中,人人自危,工农业无人治理,科学文化更无人过问,一切都陷于混乱中.不存在是非、公正、正义,因为人类社会没有共同政府就没有公共的权力,没有公共权力亦就无所谓法律,没有法律的地方也就无所谓公平和正义.霍布斯在对自然状态下人性的表述中,推导出了"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脱胎于霍布斯的自然法及自由观的社会和谐思想,从三个方面系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达成和谐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集中说明布鲁诺“人的发现”方面的思想。在布鲁诺看来,人和其他生物没有区别,人的本体状态与所有其他有生命物质的可能的状态处于同一个自然层次。布鲁诺认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由于其机体的特殊构造和形体并且能够比动物更会利用自己的躯体才可以上升为神圣。布鲁诺认为是劳动使人区别于甚至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布鲁诺十分重视人手的作用,把手作为众器官之王。人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来改造自然,建立文明。人懂得使用和谐的方式来使用体内的智力和潜在的功能。理想的劳动应该是愉快的。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5)
正沈阳市格林豪森社区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多年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赶上年节自己做面食免费送给居民;她无怨无悔伺候卧床老伴22年;更有一段令她至今还骄傲的经历——近日,笔者在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格林豪森社区见到了任吉芬老人。别看老人今年80多岁了,但说话走路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她是山东人,性格热情豪爽,善良仁义。上世纪50年代初,爹妈  相似文献   

11.
动物有所谓保护色一说,生活在沙漠中的鸟兽,毛色一般偏于土黄;栖息在森林里的鸟兽,身上往往五彩斑斓。由动物联想到人,有的人没有保护色,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人却像动物一样善于伪装。姚文元就是一个非常善于给自己涂抹保护色的人。  相似文献   

12.
底气,指的是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只要心中有底气,不论你表现得多么谦卑、多么客气,别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自信.人没有底气,就会表现在处理问题、战胜困难时信心不足、勇气不足,不自信.没有底气,人就会没有骨气;没有骨气,面对诱惑时,就会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在考察政治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将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认为自然正当就是城邦生活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的基础在于,他认为人按照其自然本性是政治动物,他们必须生活在一种政治共同体之中,"人生而是政治动物"。人作为政治动物就意味着,人类有义务根据自然正当来实现善的城邦,这种善是自然正当理论的最终使命。  相似文献   

14.
善良的本质特征与类型善良是古往今来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行和美好的道德风范。善良是伦理学中的主要道德范畴,有以下基本特点:(1)它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一种文化根基,也是一个民族特定的生存智慧。(2)它是人类良知和良心的集中体现,追求人类自身完善,追求社会进步,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是道德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人也有人的本性。但是人的本性长期以来一直和人的本质与人性纠结在一起。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时期对这三个概念做了科学的区分:人的本质是指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人性是指人从动物兽性中分化出来积淀起来的人之为人的一系列善良特性。人的本性只有一个,就是需要。人的需要本性作为人永不竭尽的渴望和动力,使人处在发展常态中,是人类历史的源头和起点。人类的需要历久弥新,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要在需要及其满足中来理解历史。而整个历史如马克思所说,"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所以,要正确对待人的需要,要把"需要"看作激活生活和历史的一把钥匙,"需要"衰竭,社会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变成一潭死水。但同时也要对不合理的非正当需要加以遏制,在发展中不断地提升正当需要,满足长远需要。马克思的理想正是人类的未来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生活和劳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社会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负面现象,尤其是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我觉得这些都反映了人心变得"拧巴"了,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到今天却被人给抛弃了。"人之初,性本善"。人本善良,而善人就是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做人就要做一个善人,为善行善,讲文明讲道德,这样才能使我们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能够和物质文明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一个善良的人,才会  相似文献   

17.
这是善良人的本能,这是无私者的惯性,这是秒针向下一秒跳动的坚定,这是平民向英雄嬗变的从容。  相似文献   

18.
善良     
良心的内在精神实质是善良,善良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利人。善良是根,盘根错节的树根紧紧扎进土壤,根正方有叶茂果硕;善良是水,集纳细流的溪水潺潺远道奔来,水到方能滋润万物。  相似文献   

19.
父亲爱的教育 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世间一切有生之物,他爱人类,更爱儿童.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孩子做事认真,心地纯洁,对世间毫无成见,对万物一视同仁.孩子好比一张白纸,最初在这白纸上涂色的,便是自己的父母亲.我生长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善良而懦弱的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党风状况令入担忧。一方面,党内外凡是爱护党的,正直的人们都在议论党风不良的现状,并为之担忧、呼吁;另一方面,各级党的组织始终没有拿出能转变党风现状的真正得力的措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党的干部对党风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担心将党风问题估计得严重了会否定党的主流,把党说成“一团漆黑”,以致于挫伤党员搞好党风的信心。从这种善良的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他们用所谓的“主流”、“支流”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