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家庄村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与革命圣地西柏坡村一衣带水,直线距离仅有25公里,是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中央统战部的所在地。在这里,我们党与各民主党派深入沟通、共商国是,架构起了社会基础深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是一个村庄,在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傍依著名的太行山和滹沱河。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抵达西柏坡;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抵达西柏坡;1948年,毛泽东也来到西柏坡。至此,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3.
半个世纪的岁月悠悠,湮没了许多往事,而从李家庄到中南海的那段峥嵘岁月,却在我和部内一些老同志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地处晋察冀解放区太行山东麓的李家庄,是河北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与举世闻名的西柏坡相邻。自从1948年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以后,西柏坡...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1948年4月,周恩来和任弼时等率领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同原来在那里的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不久,毛泽东也来到西柏坡。中央机关到达后,西柏坡便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用周恩来的话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近一年时间,有几件事使我至今难忘。“天天都是东方红”这里说的“天天都是东方红”,不是指天天都在唱《东方红》,而是指周副主席在西柏坡期间,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第二天天亮,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才去睡几个钟头…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时期陈永恭1948年4、5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甘宁边区、晋绥解放区辗转抵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共领导机关才离开西柏坡,转到北平办公。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十个月...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21,(12):13-15
从太空俯瞰中国,从上海、浙江嘉兴到江西瑞金,再到贵州遵义、陕北延安,最后到河北西柏坡、到北京,这条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轨迹,犹如一个巨大的字母C写在中华大地上。这条蜿蜒的征程是怎么走过的?这个答案就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  相似文献   

7.
刘绍卫 《传承》2009,(5):1-1
1948年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西柏坡的火炬从此照亮了华北,照亮了全中国。这里成为了"解放全中国  相似文献   

8.
2002年12月5日,在党的十六大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带领书记处成员,从北京出发,驱车380多公里,冒雪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是胡锦涛同志履新后首次离京出行,而西柏坡是离北京最近的革命圣地。正如各大传媒已经报道的,胡锦涛西柏坡之行的主题词是“艰苦奋斗”这四个字。锦涛同志说: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相似文献   

9.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经历了一年多艰苦转战,挥戈东渡黄河,经晋绥解放区来到西柏坡,与先期到达这里的中央工委、中央后委会合,实现了五大书记撤离延安后的大团圆。从此,西柏坡走向历史前台,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10.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3,(14):4-4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月11日在西柏坡调研指导时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不能因经济指标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康彦新 《传承》2009,(5):4-6
60年前的春天,在历史剧变的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历史性的盛会——七届二中全会。大会高瞻远瞩,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肖国金 《世纪行》2008,(4):22-22
“五一口号”,揭开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的新篇章。 “五一口号”,是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代表中共中央发布的口号.早于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名言:“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是中共中央机关从山西进入河北的第一站,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是中共中央机关从山西进入河北的第二站。  相似文献   

13.
程美东 《传承》2012,(19):32-33
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是这个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到西柏坡学习考察,目的是要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毛泽东当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8)
正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在胜利面前,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踏上东移的征途,离开了他们生活、工作、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当年5月,他们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会合。从此,西柏坡就成为当时中国革命最高统帅部。  相似文献   

16.
情牵西柏坡     
吴旭华 《今日浙江》2004,(13):44-45
河北西柏坡,一处传统革命圣地。自从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后,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西柏坡热”。早在14年前,就有一位东阳人在理论界率先提出了“来一点‘西柏坡热’”,之后更以首倡“西柏坡精神”而闻名党史界。这位东阳人就是著名作家、诗人斯苏民。在《河北日报》网络版上,他被称为第一位系统阐述和研究“西柏坡精神”的人。回首苍茫沉浮的十四载春秋,“西柏坡精神”从发端到沉寂再到今日被重温,今年72岁的斯苏民感慨不已。理论界的初学…  相似文献   

17.
每月要事     
全国▲10月5日至7日,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领导人到当年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参观、学习,纪念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50周年,并举行“风雨同舟,继往开来”纪念活动。王兆国、费孝通、雷洁琼、成思危等在纪念会上讲话、发...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11,(4):55-59
位于山东省沂水县西北部的王庄.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38年11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移驻王庄。12月,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当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在王庄成立。1939年1月,《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出版、发行。从此,王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受到全省抗日军民...  相似文献   

19.
《春秋》2001,(3)
1998年3月11日,李肇星飞抵华盛顿履新,成为中美建交近20年来最年轻的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是近10年来中国150余位驻外大使中惟一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农家子弟,少年梦幻中国第六任驻美国大使李肇星1940年出生在山东胶南县(现为胶南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位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本色的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在这里,他号召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55年前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