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长征》2007,(19)
王珉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实现吉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从而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吉林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在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2.
农村领导人才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几年来,肇东市围绕实施"三新一强"(即以工业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新体系、以"一高二绿三化"为主旨的工业经济新格局、以畜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框架,建设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推进乡村领导干部素质升级上投放1100多万元培训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偏低、市场经济知识不足、农业技术欠缺和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能力较弱等问题,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在提供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部加协会"的提出和形成,进一步弥补了农村专业协会自身存在的不足,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互融合、良性互补.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和增产不增收已削落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相当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促进、引导发展农村经济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此为动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文尚卿 《党史文苑》2005,3(7):57-58
邓小平的农村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用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指导当前农村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省八次党代会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村各级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让群众尽快富起来,既是群众的迫切要求,更是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县开展"学教"活动的重要目的.我们立足实际,坚持"富民为本"的方针,把调整结构、农民增收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7.
从西部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各自具备的发展条件看,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形态所派生的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弱化了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应当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抓好社区农民的就业转型,防止"空心村"的出现;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合理承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产业转移,从而产生"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消费水平低,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民消费结构层次低,城乡消费结构差距偏大.这是由于:农民缺乏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陷入"资金瓶颈";财政缺位使农村"输血"机制不足,有效需求呈现"信心困境";农村金融缺位使"造血"机制受到约束,有效需求缺乏即期资金保障;农村消费环境不佳,传统消费观念抑制农民消费.应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运用价格杠杆,为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与农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农村经济与和谐的农村民主政治,在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应该是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文章借鉴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研究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农村和谐社会构建带来的影响,提出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为和谐农村社会提供政治支撑。  相似文献   

1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通过大批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特长的科技人员直接下派到农村一线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服务,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基层,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2.
陆云飞 《唯实》2007,(12):52-54
老区新农村建设应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老区实际,以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加强"双强"班子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断推进产业相对集聚、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基础建设要素相对集合,逐步消除二元结构,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切实转变社会风气,把老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宁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着手,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在20个乡镇开通农业"科技110",抽调24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构筑起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绿色通道,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在基层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14.
晏青 《当代贵州》2009,(13):46-47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我省大量农民纷纷外出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创业,为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活力. 然而 ,在大量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的背景下,我省"三农"形势发生变化,制约农村发展的症结--农村金融问题越发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省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其中,受灾面最大的是农村,损失最严重的是农民, 全省农业、林业、畜牧、农机和供销系统损失巨大.据初步估算,全省灾区农业农村经济直接损失在2700亿元左右.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生产、灾后重建阶段.我省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是农民.抓好全省农村灾后重建和农业恢复发展, 事关全省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供给,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现阶段,构筑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五保供养为补充、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为发展方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良好选择。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依据农村居民的身份类别特征,失地农民和务工农民可以建立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模式相类似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务工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而对拥有土地、以种植业为主的普通农民,则可以根据自愿性原则,建立"个人缴费为主 财政补贴为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上,由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在农业生产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相对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依靠投入、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在整体布局上,从调整经济结构向调整社会结构转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农村经济方式,须通过以下途径:消除误区,更新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正大企业、大集团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定位精准、生产销售方式先进、技术经验共享等优势,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名企务农",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但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乡村如何振兴?振兴农村经济是基础,是龙头。在这方面,贵州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无疑吸引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企业、大集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其内容之一,这是因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农村改革在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有了新的追求;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和物质条件;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推广,已经培养了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一代农民,他们需要新的精神需求;农村的新事物、新变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文艺形式去反映、去表现。为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促使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让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再上一个新台阶。诚然,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力度、真正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合江县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发展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除了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撑,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农村,笔者带着疑问,选取了该县"后进、一般、先进"三个不同类型的村党组织,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发展的"密码"掌握在被群众称赞的"带头人"、"领头雁"手中。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后进党组织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