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展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各领域、各地方得到全面落实,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面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存在的不足,需要树立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文化教育队伍战斗力,增强法治意识,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创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我国农村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然而,农民主体性地位及相关权利的缺失,以及传统乡土文化对现代法律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农村法治建设面临困境。赋予农民宪法上的公民身份,完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部门法体系,健全程序法上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让农村生产力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实现农村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那么,通过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业扶持法律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的完善,以法治的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对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让农村生产力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实现农村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那么,通过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业扶持法律机制、矛盾调处机制的完善,以法治的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对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浓厚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精耕细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实际国情。在新时代下,我国需要促进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多层面发展,完善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发展机制,优化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文化体系,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多年探索,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形式、载体和内涵有所创新,取得了成绩。但较之于城市,农村还处于法治建设的"低洼地"和"破碎地段"。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得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观念在东西方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源自对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利益的关切,西方社会重张“法治”的旗帜,并推动了“法治”的实现和制度化。“法治”的字面意思是法律的统治。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但是在现代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中,对法治的理解往往侧重于其狭义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政府应受法律的治理,遵从法律。法治与人治相对立而存在,法治理念也常常被表述为:“政府由法律而非由人来统治。”但是,如果认真推敲,这一命题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孟子·离娄》有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国家在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都不可能否定人的因素的存在,失去了维系法治理念延续的具体运作者,法治建设最终将沦为完全与实务相剥离的单纯的立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相似文献   

13.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把握国家治理能力、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应对全球合规监管等现实要求是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坚定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全面的国际性、深刻的问题性、厚重的实践性等要求准确理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此,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协同互补、加强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才是科学、有效地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建设工作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基础。近年来,宜昌市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张智 《前沿》2004,(9):116-118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制化 ,用完善的法律机制维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稳定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是三中全会以来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 ,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 ,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7.
法治教育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步骤。基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现实,应加强对法治教育的价值认知,创新法治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崇法治精神、内化法治要求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18.
自中央政法委委托本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征文”活动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优秀稿件,现从中选取一篇,以飨读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王一程研究员对该文的评语是:文章有现实针对性,有理论,有高度,有自信,文字通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为中国的未来发展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蓝图的实现,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7,(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日益强调法治建设在国家各项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新时代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蓝图涵盖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涉及了组织机构、制度规范与文化素养等诸方面内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法治建设的精神,需要对法治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需要多措并举,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力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