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7,(3)
由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制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三季一百八十集播出以来,已突破一百亿人次的收看纪录。该片以乡愁为情感纽带,以古村落和古镇为载体,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流脉。无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还是"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守望者,都从片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党建网《党建电视》栏目特邀《记住乡愁》文字统筹郭文斌,本刊记者王碧薇担任主持,给大家讲述《记住乡愁》拍摄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文化中的小说传统:陈文新学术论集》是"孔学堂文库"第四辑(2018年)中的一册,收录了近年来作者撰写的21篇文章。全书采用"辨体研究"之方法,分别对"子部小说""传奇小说""明代章回小说"和"清代章回小说"等古代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扶贫""旅游+酒""旅游+文化""旅游+生态",仁怀市以"大融合"理念,推动全域旅游出新出彩。酒都仁怀,让人沉醉的不再只有美酒,还有被注入文化灵魂的乡愁与故事。游正觉山水,觅田园乡愁;览河谷风情,尝合马羊肉;寻盐运古道,赏三角梅园;观天酿剧场,品酱酒文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元,在学生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培育学生的文化基因必要且意义深远。然而在实践中,传统文化进校园却遭遇了"水土不服""走过场""被应试教育边缘化"等现实瓶颈。在此现实背景下,如何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办得更好,以期让"中国味"文化香溢校园,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5.
丹噶尔古城     
正也许是你千年沧桑的容颜,深烙梦境;也许是你灿烂的历史文化蕴涵,吸引中外游客前往遨游古城丹噶尔,一探究竟。六月清晨,熏风拂面,一颗悠爽自得的心早已飞越车窗,去追寻丹噶尔多元变迁的沧桑历史及丰厚的地域文化。"丹噶尔",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白海螺,这个浪漫传奇的名字,使得湟源这座县城显得更加神秘无比。"海藏咽喉""环海商都""小北京""茶马互市"诸多美誉厚重着丹噶尔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拍摄好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文艺精品、大型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遵义市打造集历史、文化、影视、旅游为一体的遵义古城影视文化基地,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地标正在崛起。"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生长在贵州的人,对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一点也不陌生。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无疑是红军长征这篇英雄史诗中最壮丽的章节,遵义是红军长征从黑暗走向黎明的伟大转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  相似文献   

7.
习惯养成,是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实施养成教育是有效解决艺术类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时代要求和该类学生特点为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养成教育。以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人格养成""思维养成""实践养成"为三大目标,以"校园、企业、社会"为三大阵营,推广实施系列养成教育品牌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养成教育的"融入、渗透、弘扬、践行"四大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称赞"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也以"英雄的湖北"作为对外传播的核心话语.我们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机遇,聚焦"英雄湖北"这一新概念新定位,讲好"英雄湖北"故事,加快推动湖北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工业历史、深植文明基因的滨海城市。近年来,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英雄的城市,始终以"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引领航向,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迈向文明发展的脚步驰而不息、铿锵坚定。文明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铸就了经济跨越的辉煌业绩,孕育了"大爱唐山"的精神血脉,绽放出"文明唐山"的绚烂花朵。自2011年以来,唐山已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城市面貌和市民气质在文明的润泽中愈发彰显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风采气度。  相似文献   

10.
沈光文的乡愁诗并非是单纯的抒发乡愁,而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漂移海外的遗民志士的乡愁。沈光文的乡愁书写,不但表现在对故乡事物的追忆上,也寄寓着一颗复国无望的痛苦灵魂,深化了传统乡愁诗的意蕴。沈光文继承了中国文学表现乡愁的意象传统,总是借助于梦、水、月等典型的意象群来传递之。沈光文的乡愁诗是其"苦趣交集"的人生体验在诗歌中的生动呈现。  相似文献   

11.
化解"价值观风险"是否需要"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同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抵御也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因此,作为"文化之根"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必须实现"现代转化",包括传统"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传统"公正""法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自我修养"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现代化"的"价值规范"也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生态。于是,以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传统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传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一场以"红色潇湘·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形象展示大赛"火"了三湘大地。这档有别于娱乐综艺节目的比赛,让红色文化资源第一次通过电视竞赛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人耳目一新,引发了持续热议。近年来,湖南针对盘活用好红色资源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在打造视觉盛宴的同时使人得到精神洗礼,让红色主旋律节目产生"现象级"效果。下一步将着力在红色文化资源"建""管""用"上下功夫、出实招,推动全省红色教育工作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往深里走。  相似文献   

1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上世纪90年代,伴着这首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响彻大江南北,它的演唱者——当时已步入中年的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总政歌剧团一级演员杨洪基,随即在全国家喻户晓,陡然走红。杨洪基始终热爱党和军队的文艺事业,迄今已在军队文艺战线工作整整50年。50年来,他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奉献了很多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讴歌革命传统的优秀作品。如今,已年满71岁的他仍活跃在为兵演出和各类公益活动的舞台上,艺德人品在社会上特别是文艺界广受好评,被誉为军队文艺战线德艺双馨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14.
<正>"把福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广大军民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下,福建全省上下着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形成了"弘扬红色文化,促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6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宣传部印发了《福建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个结合"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坚持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又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赋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要求,深刻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法思想,是新形势下党的青年成长成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层林尽染秋意浓,万山红遍金秋时。9月22日,作为全国唯一以"乡愁"为主题的微电影小镇,铜仁市万山朱砂古镇继2017年成功举办华语微电影暨首届"我的乡愁"主题微电影展后,又迎来了2018年贵州梵净山"我的乡愁"微电影节。为彰显梵净山品牌价值,扎实推进"一带双核"文化旅游项目,铜仁市全面恢复古城风物风貌,精心打造一批能"唤起乡愁、留住乡貌、传递乡情"的乡村乡味。云舍、尧上、苗王城等民  相似文献   

17.
韦永树 《当代贵州》2013,(14):61-61
这是一颗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虽在崇山之间,密林深处,但依然掩不住它夺目的光芒。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党史之英、建军之杰蒙九龄,抗日将领杨家骝、传奇英雄全正熹等英雄模范谱写传奇光辉的诗篇。这是一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宝库,"活着的甲骨文"——水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傩戏、水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21,(10)
正在我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耕读文化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时至今日,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依然将"不耕无食,无耕无衣""以耕养读,勤耕立家"作为祖训,一辈又一辈地传承着。进入新时代,农村地区已经摆脱了千百年来的贫穷困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把耕读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光明 《党建》2020,(3):2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决定稿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关键""根本"这两个关键词,明确了党的领导及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作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不放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创造新时代更加令人称叹的"中国传奇"。  相似文献   

20.
<正>"把福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广大军民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下,福建全省上下着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形成了"弘扬红色文化,促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6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宣传部印发了《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