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产权由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能构成。当人力资本有两个以上投资主体时,为了维护各投资主体的利益,就需对人力资本产权权能进行界定。而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的界定,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安排等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代产权制度及其功能所谓产权制度,就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我们知道,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所有权是由法律规定的主体(所有者)对于客体(财产)的最高的、排他性的独占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意味着所有权赋予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产权关系明晰化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现代法人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理论和概念已经难以概括和反映已经发展了的复杂的土地产权关系,农地产权制度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地表产权关系,在进一步明确所有权主体、划清集体所有权边界的基础上,建立国家、乡镇、村、村民小组等多层次的公有权制度,设立地上权、耕作权、农地使用权、相邻权、地役权、垦拓权、矿地使用权、借用权、抵押权、承包权、入股权等产权;要完善相邻农地之间的产权关系,设立农地空间权.  相似文献   

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4,(10)
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基于某个特定宅基地上的合法使用权归还宅基地所有权人,使宅基地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统一于同一个主体。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制度有利于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且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从法律、政策和现实实施层面看,在我国构建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涛  刘文君 《求实》2016,(1):81-89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能够突破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困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顺应了土地关系变革的现实需要,符合产权激励作用的内在要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主体的博弈造成三权的利益关系失衡与农地用途变更的经济性障碍,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和政策不协调的制度性障碍,以及配套机制不健全造成经营权的权能实现受限的机制性障碍。实现三权分置,要从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承包权权能、加强经营权流转监管以及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至今,宅基地上的产权结构以三种不同模式呈现:1949年至1961年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合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宅基地继承制度在立法中的规定原则性强,具体继承多以民间习惯进行调整。1962年至2017年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时期,这一时期虽时间跨度长,但仍未完成制度建设,同时产生了诸多实践纠纷和理论分歧。一是因为相关立法滞后主要依赖政策引导改革,二是因为宅基地使用与继承在身份要求、制度目标的设计和权利属性、权能结构的要求方面无法完成制度融通。2018年提出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思路,为化解“两权分离”时期的矛盾提供了新路径,而立法也开始积极回应改革的成果。“三权分置”入法进而构建宅基地上的继承法律制度具有了正当性和现实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程言君 《探索》2007,1(2):154-159
劳动力产权早在亚当.斯密那里就已经不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概念。因而,不宜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理论的科学范畴。人力产权是从产权理论和产权制度角度,对生产力中人的要素的各项权能和权利的界定,可定义为劳动者基于生存、发展、享受和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应有经济、社会地位所必须具有的权能和权益。社会主义人力产权的权能和权益,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充分享受权、主人履责权。以人力产权概念代替劳动产权、劳动力产权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产权?我理解,产权就是财产权。财产权是一组权利的综合,它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等。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表述,产权概括为“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产权中的各项具体权利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 我国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国家集中统一经营体制下,没有自己的独立的产权,只有国家的产权。在这些年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逐渐有了自己的产权,即  相似文献   

9.
潘俊 《求实》2015,(3):88-96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结构在农地流转实践中自发突破,形成"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新型权利体系,并在中央决策层面得以确定。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权利体系,是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是承包经营权权能的再分配,激活了地的灵活性,释放了巨大改革红利,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分离后,承包权的主要权能体现为承包地位维持权、经营权分离对价请求权、土地被征收的补偿权、继承权以及退出权等内容,经营权则主要表现为对承包地自主生产经营决策权以及对取得的经营权进行抵押、入股等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杨峰 《求实》2006,25(12):14-17
马克思认为,法律建立在所有权的基础上并表现所有权,所有权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马克思通过对土地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地租、利息的分析,区分了占有和所有的概念,认为所有权可以与占有分离。马克思的“所有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所有权是指一组而不是某一单个的权利,包括了归属权(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狭义的所有权是指单一的归属权,同时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可以分离和重组。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强调所有权的经济属性,并认为所有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对我国国企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权 “财产权利”的简称。产权,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财产所有权,即由法律加以维护和强化的最高占有权,这是产权最基本的含义;二是财产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和处置权,即对某种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在财产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即人们对资产没有所有权,却拥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内的使用、收益、转让和处置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中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就是要保证企业对其使用的资产有充分的占有权和支配使用权,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或相对的企业财产。 公 司 制 按照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是指以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其中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的核心。现阶段,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权属的确定,关系到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农村房地产主体确定时,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和房屋所有权取得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无法绝对适用"房地一体"原则。宅基地使用权主体是户内成员,且全体成员应当是共同使用关系,不分份额。因此,在确定房产权利主体时,应立足农村土地制度的固有属性,考虑农村经济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尊重村民自治,以民事法律私权构建为出发点,确定该住房所有权属于夫妻共有财产,户内其他成员仅作为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作为住房共有权人。  相似文献   

14.
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是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其它与财产有关的权利.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组合、调整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残缺与重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产权制度的残缺性决定了土地产权界定的重大意义.实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使用权主体独立化和承包权主体法律化,是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和实现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框架内,区分和界定了理论和现实中常混淆的三个概念: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治理公司,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管理是公司既定产权结构下资本与劳动这两大生产要素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分解后,公司所有者(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对立统一;治理公司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某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公司治理决定企业管理的绩效,治理公司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和监督保障一个积极、有效的公司治理与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是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其它与财产有关的权利。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组合、调整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合理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提高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三权"分置是在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制度的基础上,将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与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完善"三权"分置制度,重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厘清权利主体,准确把握"三权"权能。"三权"分置顺应了实践发展需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两权"分离,即农地所有权归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一直是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产权制度。产权是人们使用资源的一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农地产权是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核心,包括租佃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在内的一系列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次重大的农村社会变革都是从农地产权的重新调整开始的。在我国十分紧张的人地矛盾关系下,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4,(3):53-53
产权是指主体对于财产拥有法定关系并由此获得利益的权利,包括所有权、支配权、收益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