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了危机,导致了福利国家的右倾化,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经过英美国家的回潮开始流行全球,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就出现了许多新动向,已经超越了左和右的争论,我认为有必要介绍给我国社会政策的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立周 《思想战线》2011,37(1):129-130
一、当代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争论社会福利是一个充满价值争议的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各种社会福利实践进行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探讨,形成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社会主义三大福利思潮。进入当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理论流派又发展演变成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及福利多元主义等诸多形态。国家干预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恢复过  相似文献   

3.
肖克 《长江论坛》2007,(1):46-52
自冷战结束,尤其是小布什当政以来,美欧关系出现了裂痕。其关键原因是主导政治思潮——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对立。自由主义一直都是西方主导性的政治思潮。二战后欧洲的主导政治思潮是以福利国家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而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种新型的保守主义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日益强劲,成为里根和小布什两届政府的主导政治思潮,这就是新保守主义。以不同政治哲学为指导的美欧两方所采取的国内外政策也有很大区别,这造成了它们的分歧和对抗。从长远看,美欧关系的构架应是竞争、互补和合作并存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右派是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世界性大危机的产物,是作为填补凯恩斯主义的空白而出现的.英国作为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保守主义的发源地,新右派在英国的发展和传播有其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新右派是英国统治阶级和政治体制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英国的新右派包括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两部分.前者强调自由、市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而后者更加强调国家权威和秩序.两者因为都反对社会主义和维护私人产权而联合在一起,新右派提出的"自由的经济,强大的国家"的对策,成为反对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反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付滞胀危机进而治疗"英国病"的一剂新药方.  相似文献   

5.
新保守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不仅是共和党政府制定内政外交路线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而且对美国的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是极为有益的。一、新保守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社会兴起"西方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最终消亡"三大预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推销西方民主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定西方世界当年的"三大预言"已经落空。首先,西方民主制度并未一统天下,反而给诸多国家带来灾难。受当年美国民主输出"恩泽"  相似文献   

7.
新自由主义思潮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所提倡的开明专制论,开20世纪中国政治保守主义思潮的先河。其后,古德诺、杨度的君宪救国论,国家主义派的醒狮运动,蒋介石的训政论,中国法西斯主义的鼓噪,丁文江、蒋廷黻的新式独裁论,林同济等人的新战国策,虽各有特色,但大体沿袭了梁启超的思路。10年“文革”中盛极一时的全面专政论,貌似激进,本质上却是十足的政治保守主义。新近被鼓吹的新权威主义、新保守主义,是上述思潮在新形势下的继续与翻版。政治保守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幻想民主政治可以一蹴而就的一种惩罚,但它自身并没有象鼓吹者所标榜的那样,给中国带来稳定、秩序和效能,相反,倒是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了巨大的动荡、无序及负效能。中国政治的民主化是在不断地克服了政治保守主义的冲击之后而逐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管理经纬     
要警惕新自由主义 亓成章在《理论视野》上撰文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对东西方颇有影响的、在历史上早已存在的西方政治思潮——自由主义的发展与变种,即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活跃起来。新自由主义在今天的实践是多方面的。在传媒和新闻界,主要表现为“放松管制”,反对国家干预,主张新闻自由。在经济学领  相似文献   

10.
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鼎良 《前沿》2010,(16):17-19
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潮从17世纪开始出现,19世纪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西方政治舞台。它在西方政治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是西方新兴的政治思潮之一,它冲击、挑战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以男性为主题的各种政治思潮,反对社会、家庭对女性性别的歧视、压迫、剥削,追求两性的平等地位和妇女的解放,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关注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鉴于当今西方思潮的主流是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只是政治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工具),在美国它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政策,成为社会思想观念的主流,而且得到了学理上的支撑;鉴于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上并不是自由主义独步天下的历史,保守主义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鉴于保守主义比自由主义更直率、更坦白,其所言与所行更加一致,更有益于我们把握问题的真相,重视其思想,警惕其行动,借鉴其经验教训,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在当今时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分别进行了一场具有"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行政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突破性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的延续与发展。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我国行政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其沿袭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路径进行的政策修正与社会改良方法。最后,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一文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莫里斯·迈斯纳的一篇重要论文。该文主要研究了斯大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关系。但在政治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析框架下,迈斯纳的研究陷入了对中共党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严重误解之中。全面评析迈斯纳的这篇论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迈斯纳关于毛泽东和中共党史的研究状况,并能凸显出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毛泽东研究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执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大了国内的贫富差距。与美国相比,欧洲的贫富差距较多地体现在国家之间,欧洲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削减地区的贫富差距,但也造成了新入盟国家的边缘化。贫富差距是影响跨国移民的重要因素,并引发了当今欧洲国家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当代西方保守主义(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Conservatism)是本世纪以来流行于西方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既是一种政治思潮,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它在本世纪不断发展,70年代以来取代自由主义思潮,占居西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然而,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人对其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质及其在西方“和平演变”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引起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混乱。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金波 《求索》2012,(11):199-201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20世纪6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又重新兴起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的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新左派运动",由此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由此萌生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整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以下基本论断:社会教育乃为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工人、教育变革旨在推动公共教育普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想虽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理论相距甚远,但其教育哲学理论积淀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和社会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为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保守主义指导思想导致英国保守党在1945年大选中失利。为上台执政,保守党被迫左转,实行新保守主义,采取国家干预与自由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然而保守党的左转并不彻底,两党的共识政治也不稳定,新保守主义中的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比重在丘吉尔政府执政初期屡经变化。政府实行的Robot计划的失败与钢铁部门的去国有化政策表明,国家干预最终战胜经济自由,两党共识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初,以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即所谓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73年底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止,长达20年,西方国家称之为“黄金年代”的20年。...  相似文献   

19.
吴海山  巴特那生 《前沿》2011,(21):41-43
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在20世纪经历过两次嬗变。第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强调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之后,凯恩斯主义被新自由主义所替代。自由主义的两次嬗变,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顾客导向:当代西方政府经营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将公众视为顾客,要求公共部门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价值取向,实现了政营理念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导向在西方公共部门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政府再造.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国家推行顾客导同的具体做法,将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