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去思考和实践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该思想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中国人民,使中华民族真正“富起来”,也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民族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键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对于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揭示了"中国模式"的本质——"所谓‘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认清这一本质,必须分析四个共识——"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莫斯科共识"、"中共92共识"(中共十四大达成的关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共识),尤其要从"中共92共识"中,把握"中国模式"的七大要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其基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其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是其"绝招",四项基本原则是其根本,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是其关键,"一国两制"是中国模式解决历史纷争的创举。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基本思路"设计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有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现代化发展战略设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对外开放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途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实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式设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等等。历史实践表明,这些基本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方法论特点张孝忠周鸿雁邓小平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科学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近20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经验,科学分析当今世界的形势,深刻解...  相似文献   

5.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特点和影响的重要预断。以现代化为视角,依照"继承""转折""发展"的三重实践逻辑透视邓小平这一思想,有助于从整体论与过程论的统一中把握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我们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实践的整体性、一贯性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角度看,在新型科学社会主义成熟前社会主义实践已出现过三种类型:苏联模式、民主社会主义(莱茵模式)和"第三条道路",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中国的新型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吸取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兼顾了"统一"与"多样",开启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第四种类型,即社会主义实践4.0,也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可称为"第四条道路"。就中国的实践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升级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新型科学社会主义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其现代化路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语境下,中国模式就是解决中国自身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入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初步实现了对其进行解构--创新--建构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上也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到"铺路架桥"的转变.在当今"资本"时代,中国模式不断摆脱发展范式的束缚,表现出自我话语体系、制度安排、价值导向上的马克思主义特征,并在方法论上彰显出自身现代化进程的世界意义、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意义,发展理念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既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大理论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指南;又深刻启示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重大实践课题,赋予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启迪;也集中反映了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时代命题,揭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锟  李胜 《党建》2010,(7):58-59
邓小平,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一代伟人,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敬老崇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置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方法论上创造性地以"建设性批判"取代"革命性批判",使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主题上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引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从第一个"善于"到第二个"善于",邓小平科学地认识和妥善地把握了"解构"与"建构"、"对立"与"统一"、"革命"与"保守"三组基本的实践范式与历史命题,从实践批判的功能与内涵转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紧密相关.邓小平纵览天下大势,正确判断时代特征,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中国国情,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这个科学内涵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首先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这一点出发,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想.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定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发展机遇;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框架体系.从本质上讲,邓小平理论,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在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这一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目的和任务;邓小平还阐明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我国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邓小平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排除"左"右干扰、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轨道上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法宝。  相似文献   

14.
这次研讨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涉及问题较多,特别是对热点问题探讨较为深入。归纳起来,主要研讨了以下问题: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问题。有的同志讲,一个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十多年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形成了,并且正在继续向前发展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写着"毛泽东思想",写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举起这样一面新的旗帜,就是举起一面引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21世担的伟大旗帜,或者说是举起一面引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场新的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有的同志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并引用了一些历史资料。认为邓小平同志具备"出将入相"的治军、治国、治党的卓越才能,具备有胆识、有魄力、有度量,统揽全局、举重若轻的领袖品格。事实上在"文化  相似文献   

15.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昌,在改革开放之初,最先向邓小平建议:"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以此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充满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闪耀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光辉。他在论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警惕右与防止"左",稳定局面与加快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最终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娴熟而巧妙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批判和摒弃了一切形而上学,成为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楷模。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当前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1983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十多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看,“三个面向”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战略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一、“三个面向”的涵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亲叶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其实质就是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三个面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超前性。教育要“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分析世界历史体系的制约作用,从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有关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灯塔,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推进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全面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左"和右两种倾向、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模式五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科学结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论初探郑镇一个国家要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关键的是要正确确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而正确的发展道路来自于对本国国情的透彻把握和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设计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合乎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