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周密部署,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这充分表明,我国扶贫战略和实践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思想引领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走进了新时代,"精准救助"成为政策绩效目标和公众  相似文献   

2.
系统分析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问题,是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需求。以习近平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基层党组织的一般功能为出发点,可以将这一功能定位为核心领导、队伍建设、致富引领、宣传扶智、资源整合、基础保障等六个方面,为评估以及矫正村党支部的扶贫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当前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行动为推进基层党组织扶贫工作提供了基本经验。未来村党支部应当构建具备功能主体多元化、功能方式多样化、功能策略精准化和功能结构科学化四个特点的"扶贫整体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次重大战略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精确配置,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但基于L县的实地调查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执行过程中仍遭遇着结构化困境。贫困的"多元性"与帮扶措施的"简单化"、精准扶贫内涵的"丰富性"与基层实践的"局限性"、脱贫攻坚的"暂时性"与能力建设的"长效性"之间存在矛盾,贫困群体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和反贫困实践中的性别盲视等,都导致精准扶贫实践陷入了结构化困境。基于此,从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严格执行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不断进行基层扶贫治理机制创新,并纳入社会性别意识等优化路径,从而帮助贫困人口实现永久脱贫。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在基层,打好精准扶贫战,基层干部十分重要。我们要把好基层干部的选拔关和施策关,着力发挥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助推器""领头羊"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纪律管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警惕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微腐败"行为,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株洲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分类分批为工具,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住房保障、健康扶贫"四大精准扶贫模式为框架,以内源扶贫为内生动力,取得了精准扶贫巨大成效,贫困县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株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为我国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开江县结合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的开江模式,始终把落实制度、健全机制作为保障,紧抓精准扶贫大趋势,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迈进,由一般扶贫向生态扶贫、绿色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作为带有高度政治任务的公共政策实践,具有"运动式"治理典型的特征。本文力图基于扶贫资源下乡入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就贫困地区"镇—村"场域的运行逻辑进行探索,揭示扶贫资源和扶贫压力是如何由乡镇基层政府传导到村庄,村庄内部又形塑出何种的治理状况。承接扶贫资源入村的村庄具有结构破碎、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私人化"治理的特征,扶贫资源下乡入村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村庄的私人化治理,产生扶贫政策应付型执行、扶贫资源低效率使用、贫困户动员不足等问题,这让精准扶贫偏离其最终靶向,形塑成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村干部和组织动员起来的贫困户才是"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行为主体,因此走出困境需要借助村庄党组织的动员能力,有效引导贫困户,并给予村干部党纪约束,才有可能形成重建村庄公共秩序,推动"镇—村"接点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6,(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在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因为监管不精准,导致"扶假贫、假扶贫"的现象。聚焦精准扶贫中的精准监管,深入分析精准扶贫中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笔者试提出实施精准监管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建文  可顺祥  马黎 《创造》2016,(11):26-29
正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最需要基层党建的积极作为、有效发力。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蒙自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扣红河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三大战略,结合"基层党建推进年"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在产业链上建支部、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我跟随农工党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部考察组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主题是:如何有效推进大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方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穷仍然是大方县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还是该县的主要任务,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全县还有11.38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成因复杂,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有效推进该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该县实现"到2018年,11个  相似文献   

11.
扶贫攻坚不仅是一项千头万绪,异常繁重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增强精准扶贫效能的征程中,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作用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基层党建质量。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人类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反抗"贫困"的实践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深化对"贫困"和"发展"的理解。湖北宜昌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精准地更新了发展理念,精准地寻找了贫困地区的生态适应位,精准地把握了贫困地区的实践能力——资源系统矩阵,精准地创造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外环境,科学地构建了精准扶贫的评估体系,最终使得宜昌市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互动与支撑。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中国打赢消除绝对贫困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可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维度来把握。从工具理性维度来看,主要回答了在新时代中国"如何搞扶贫"的问题,阐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文章着重从"脱贫标准论""发展根本论""精准扶贫论""可持续脱贫论"和"内生动力论"五个视角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之年。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鲜明宣示到"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布局谋划,再到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责任担当。八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数十次扶贫工作调研,就扶什么、如何扶、扶有效等问题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这一系列新观点、新决策、新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为新时代扶贫开发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核心因素,必须要在精准扶贫这场硬仗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因此,明确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将会充分发挥出基层党建工作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确保这场扶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6.
正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指导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而绿色减贫思想,则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核心要义的有效方式。可以说,绿色减贫是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打赢脱贫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利用社会保障制度,能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安全网""稳定阀""调节器"等功能。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助力精准扶贫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完善制度设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项目,确立严格监管机制,实现基层社会保障的协同化治理。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村治理政策试点,积极鼓励基层政府创新工作机制和实践举措推进精细治理,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扶贫资源整合,并彰显扶贫过程中的社会公平,从而为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强大助力。政策试点过程中需要注意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参与互动与积极反馈,强化以政策试点推动精准扶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线下"宣讲,"线上"讲习,"刊里"讲述新举措……都安新时代讲习所不打烊,随时可"充电",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扎根瑶乡大地——讲习所实现全覆盖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创新工作思路,将创建新时代讲习所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创建讲习所,实现"线下宣讲",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开展。特别是该县四家班子领导深入所联系的乡(镇)、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国全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嘹亮号角声中,作为国有企业的广西中烟,在认真履行对口扶贫、定点扶贫责任的同时,更是凭借在公益扶贫领域的"先手棋",成为了一颗异军突起的闪亮明星。广西中烟协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工委、商务厅、扶贫办、广西扶贫基金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精准扶贫公益平台"微助八桂",创造了"互联网+"、基层党建、公益慈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