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借以引导全球投资。2006年,金砖国家外长举行首次会唔,探索合作机遇,开启合作序幕。金砖合作机制建立16年来,国际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其合作意义早已超出五国范畴,辐射到整个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金砖国家构建的多层次合作机制是金砖国家向全球发展贡献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张贵 《人民论坛》2022,(4):20-23
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是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强调金砖国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投资等领域深度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增强可持续工业生产能力,支持中小技术企业的发展。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建立将助力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推动务实合作向更高质量方向迈进,积极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为培育和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27)
<正>金砖国家间投资比例偏低,服务贸易领域"西强我弱"以及发展同质化等问题都是金砖国家迈向下一个十年面临的挑战。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胜利闭幕。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人文交流合作……长达40页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涵盖71项共识,硕果空前丰厚,亮点纷呈,为金砖合作第二个"黄金十年"完美开局。三轮驱动硕果累累十年前,金砖五国怀着共同发展的目标走到一  相似文献   

4.
厦门峰会及第七届经贸部长会议成功取得多项合作成果,合作成果的落实必将推动金砖国家合作迈上新台阶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在中国厦门举行。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创新性成果。从2006年金砖四国外长首次会晤到今天,金砖国家走过第一个"金色十年",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合作架构。十年来,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全球性问题不断凸显,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以美国为首的作为旧体系主导者的发达国家却出于维护自身垄断利益的考虑,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在此背景下,历经十余年发展合作日益紧密的"金砖国家",迎来了实现角色转变--从全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大好历史机遇。美欧发达国家的排斥与抵制,金砖国家自身的内部问题,以及金砖合作机制的相对不成熟,构成了掣肘这一转变的主要障碍。解除障碍的可行途径则在于:依托已有机制加强同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不断扩大自身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扬金砖精神,不断凝聚共识,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加强金砖合作机制建设,完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经历10年的黄金期后,目前正面临多种挑战和考验。金砖国家相互之间应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尽快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进而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和商品市场,实现经济更好发展。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中国经济虽然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但动力已有所减弱,其他金砖国家的经验教训或能对中国预防经济过快下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内要闻     
正让第二个"金色十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7月2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重要讲话,揭示新工业革命突出特点,就金砖合作未来发展提出倡议,强调金砖国家要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建设持  相似文献   

8.
正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化实现"软联通",结成"好伙伴",拓展"朋友圈",对于完善全球治理,开辟世界更加光明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标准联通是国际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机制保障。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商品资金的全球流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全球往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的全球交流,各个领域不断拓展深化的国际务实合作,都要求世界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上半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那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无疑是下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了金砖合作走过的十年历程,提出了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宏伟目标。最终,会晤取得的成果超过了不少关注者的事先预期,而其对金砖合作机制发展乃至全球;台理进程的里程碑意义,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金砖国家灾害管理工作组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由金砖轮值主席国印度国家灾害管理署主持,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应急管理部门代表与会。金砖五国代表重点围绕多灾害早期预警系统、志愿服务与灾害管理及灾害韧性基础设施等议题分享了本国经验和举措,表达了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各国灾害管理能力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1.
鲍锋 《今日海南》2011,(5):10-11
举世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又称"金砖国家"峰会)4月14日在南海之滨的美丽城市三亚成功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五国国家领导人重点就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金砖国家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会后并发表了《三亚宣言》。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同金砖国家和拉美国家合作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一个重点方向。习近平主席此访旨在提振国际社会对新兴市场国家信心,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和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最近,国际上掀起了一波"拉美热"。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刚刚精彩落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旋即隆重登场,习近平主席的拉美四国之行,更为"拉美热"增添了强劲的中国温度。这波"拉美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反映出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五国作  相似文献   

13.
正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无疑是今年下半年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金砖机制在国际事务中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其全球价值何在?该机制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中国负责金砖国家事务的高官、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张军司长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9,(12):4-4
我们要共同推动制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客观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6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上,提出建议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国内要闻     
<正>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讲,强调金砖国家要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让合作成果惠及五国人民,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福祉惠及各国民众。习近平强  相似文献   

16.
资本     
《小康》2017,(27)
<正>商务部:电商合作为金砖国家带来机遇根据有关国际机构统计,金砖国家网民超过14.6亿,网络购物总额超过7亿美元,零售交易额达到8761亿美元,跨境交易额920亿美元。金砖国家在国际电子商务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增速也比较快。电子商务具有克服距离和时差的影响的优势,将为金砖国家的贸易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国际足联去年亏损近4亿美元国际足联公布了2016年财政报告,继2015年后,2016年继续亏损,赤字达到3.69亿美元。财报显示,由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共同期待金砖国家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金砖"概念的诞生,既有偶然因素,又是必然的结果。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2008年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正>金砖国家不是碌碌无为的清谈馆,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动队。——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用"金句"阐述金砖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加强合作的重要任务,提出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在接受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治理对话平台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显著特点就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建设的塑造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身份已经从曾经扮演的群众角色、配角逐渐向着主角甚至是核心主角转变,这主要呈现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推动国际经济组织的机制改革、完善二十国集团的治理功能、深化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以及强化"一带一路"的示范引领方面。中国希望通过变革与完善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以及搭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以弥补现存治理体系的不足,力促形成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李云龙 《人权》2007,(1):31-32
人权对话是国际人权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国家之间人权分歧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广泛的人权对话增进了各国的相互理解,推动了国际人权规范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