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大建设》2005,(1):54-54
有人说:“外国企业没有基层党组织不是也搞得很好吗?中国企业应当与外国企业接轨。”还有人说:“不要基层党组织.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有上述看法的人认为。这是思想解放的体现。还有些同志也承认,基层党组织过去是重要的,在社区是重要的,但在现代企业就不哪么重要了。企业可以有党员,但党组织可以全部建在社区,企业就是企业.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这本来不成问题。可是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议论,把问题搞复杂化了。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共产党绝对统治下走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有人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不问姓社姓资,只求强国富民的“猫论”;还有人认为,这一理论实质上就是承认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只能搞“低水平、低标准”  相似文献   

3.
请节约用嘴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先得建设好节约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星期天晚上,我正在温习功课。爸爸走过来问我:“俊飞,你们学习了《社会发展简史》,你说说现在搞包产到户是不是又恢复私有制啦?”“当然不是!”我说,“这是我们国家走致富道路的一种好形式。不是倒退到私有制。”爸爸问我为什么。我支支吾吾说了半天,也没说清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一些产业部委削减了职能,撤并了机构,缩编了人员。有人说:“产业局职能中没有对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不要了”;有人说,“直管企业全部下放了,连行业物质文明都不抓了,还抓什么精神文明”?还有人认为,随着机关职能的弱化,企业全部下放地方管理,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分化、淡化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个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享有威望,靠什么?有人说靠权,有人说靠后台,也有人说靠权术。但依我看,这些都属邪说。唐代虞世南有一句名言,叫做“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精辟之论一语道出了真谛。一个领导者有威望,口碑好,固然需要有职有权有方法,但最根本的还要靠人品。人品好,可以“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人品不好,连“鬼”都不靠。现在,我们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不大注意人品了,表现在:一是太精。他们工于心计,能掐会算,谁得势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共产党搞军事100分,搞政治80分,搞经济零分。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旦夕解体,那里的共产党从执政党沦为了在野党,这是历史的无情淘汰。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05,(8):44-44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就做  相似文献   

11.
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的命题.我们今天一再提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是不是说我们原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错了,是不是说我们原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费了.一切都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呢?正象有人所说的:“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回答是明确的:否.我们说,今天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的一个命题.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当初,才有今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党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学习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最近一个时期的重要讲话,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广大共产党员来说,这正是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的一个极好机会。一、充分认识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党性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来就是把它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前几年曾经有人说:“现在搞改革开放,还进行什么党性教育?”还有人说:“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员只能提出初级阶段的要求”。这显然是一种糊涂观点。的确,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对党员的要求。实行改革开放,可以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也会趁机而入,使我们队伍中一些意志薄弱者受到侵蚀。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是保持中国政局长期稳定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必须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呼唤理解,渴望尊重,越来越成为百万保安员的心声。然而,暂且不要说社会理解不理解保安、尊重不尊重保安,我们是不是先问问行业自身,问问我们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是不是理解保安,是不是做到了善待保安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思想上还需要哪些超越(下)□周文彰四、超越“假、大、空”的思想怪胎我为什么把“假、大、空”叫怪胎呢?因为它是不正常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社会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搞“假、大、空”。但是“假、大、空”却产生了,这是一个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曹军 《中国残疾人》2017,(11):42-43
为什么要“以产托养”? 智力残疾人被广泛地视为是“残疾人中的残疾人”,由于其具有不可恢复正常智力的特殊问题,导致其根本不具备完全独立生存的能力,终其一生需要有人辅助、需要有人陪伴、需要有人干预、需要有人服务.那么,智力残疾人是不是一定永远是社会的负担?智力残疾人一定永远是向社会索取索要的悲情形象?智力残疾人群体一定永远不会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答案是否定的.智力残疾人完全可以实现自助自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当 前物价问题时说,现在,一个很大 的问题,就是物价指数增长过快,来势很猛。一些地方票子发得很多,基本建设规模增长很快,物价也增长很快,那算什么呢?你速度再高,有前面那个三高,也不算本事。那搞不长的,搞不了多久还得垮下来。干什么事情都得扎扎实实,光“一高”不行,还得“两低”,最重要的是不要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不能高。这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是有深刻教训的。比如说巴西,当年借了很多外债,发展快得不得了,现在呢?通货膨胀无法挽救。所以,光搞高速度,不考  相似文献   

17.
从1982——1992年10年中,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贡献了一系列的新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4个方面: 第一,关于我们所处时代的主题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多次谈话中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是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明确强调了我们认识的变化。他说,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全世界维护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在军委扩在会议上的讲话》) 这样的认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这同我们实行和平建设,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相联系。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点。为了把中国社会主义搞上去,就不能搞封闭,而开放又是相互的。我们不搞自我封闭,国际环境允不允许我们开放?我们下决心集中全力把经济搞上去,国际环境允不允许我们专心致至地搞建设?这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邓小平同志三中全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部队有些官兵心中疑议:时下社会上热衷“下海”、致富,人们都唱“潇洒走一回”,我们还提艰苦奋斗,是不是太寒酸?再说,前些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时,曾说搞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又提艰苦奋斗,这两个理是否相悖?细想想,这还确实是对“热点”问题的思考,实在很有必要释开这个疑团。这个疑问,说到底是对追求美好生活与提倡艰苦奋斗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肯定地说,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们虽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19.
时事学习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他说,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十年了,十年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条路子,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史性进步。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农业问题基本解决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需要再深化了?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只是使传统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要想使传统农业得到振兴并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还有相当远的路程,因而改革还必须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