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利益很容易遭受侵犯,且一旦侵犯带来的影响更加持久和深远。尤其是在性权利方面,由于传统观念、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忽略,未成年被侵害案件越来越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J市S市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为例,研究该地区近几年几起典型的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呈现的特点和趋势,并探索出相应的措施及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学校保护存在校园暴力问题依然突出、学校安全问题导致的伤害事故频发、学生受教育权未得到有效保障、学生参与权和财产权等权益没有得到尊重、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学生权益保护形势日益复杂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中小学生在校合法权益,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学生在校享有的主要权利和校方的责任义务,细化已有的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增强可操作性,使学校保护工作更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3.
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的外延不应当仅限于六类特殊群体,而应当从开放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拓宽其外延,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其内涵则应当着重从职责一词上来加以理解。这种职责的具体内容及其来源与不作为犯中义务的内涵及来源基本相仿。当然,对于负有特殊职责的主体范围,应当适度把握,考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际需要以及刑法的谦抑性,也不能过于宽泛,具体认定时有必要遵循若干基本准则。对于与此相关的疑难问题的认定,宜从实际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校园性侵害的现状与抗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校园性侵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具有特定的表现特征,在这个现象背后蕴含着儿童安全和校园安全的双重危机,我们应该遵循“零容忍”原则,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校园性侵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校园性侵的规范含义界定应从被害人的身份应是在校学生、实施性侵的场所应在校园或与校园具有连续性的地方、符合我国刑法规定和司法政策三个方面展开。以此为基础,校园性侵行为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我国尚无规制校园性侵的专门法律,刑事立法关于惩治校园性侵行为的条文经历了一个由粗疏到严密的过程,司法政策则一直坚持从严惩处的立场。就实体层面的从严而言,司法实务一方面应准确把握明知的认定规则,另一方面需对校园性侵所涉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同时,还应通过发布判例等形式为校园性侵案件的定罪量刑提供直观参考和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6.
校园性侵问题存在报案少、取证难、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美国高校校园裁判机制在校园性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置专岗专员、规范校园裁判程序、制定申诉与处罚办法、实施犯罪年度统计等措施,校园裁判往往成为美国校园性侵案件的一审程序。校园裁判的设立依据、运行机制、问题与成果等对我国高校法治建设和同类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近年来,一系列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频见诸报端。这些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对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现状提出了挑战。正是鉴于此类案件数量之多、发生频率之高、受害人数之众、作案情节之恶劣、危害后果之严重、舆论震荡之剧烈,2013年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严惩性侵未成年人之恶劣行径。该意见中的一些规定引起了学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8.
聚焦校园暴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校园暴力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的形成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原因,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才能有效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校园暴力层出不穷,犯罪低龄化趋势越加明显。因此,通过探寻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找到合适的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低龄化犯罪的主要特征是行为模式、主观恶性、行为结果和成年人犯罪相近,而犯罪低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立法不足、机构缺位。要遏制犯罪低龄化,应当修改原有法律,降低责任年龄、降低入刑标准、丰富刑罚种类,同时应当建立全方位的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冲击社会道德良知底线,只要明知或应当明知对方是幼女,就应当认为性行为是违背幼女真实意愿的,对于行为人就要以强奸罪从严惩治。但是,对于被告人和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且在谈恋爱期间发生性关系的,应当实行双向保护原则,审慎作为犯罪处理。由于未成年被害人不仅身体受伤,更为严重的是精神、心理受损,故在整个追诉、审判过程中,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对被害人实施特别、优先保护,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1.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疑难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实施奸淫、猥亵、强迫未成年少女卖淫等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虽然在所有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是这些犯罪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宁波地区,近几年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也处于高发态势。据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宁波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65件,被害人数达203人,其中包括了5  相似文献   

12.
正【主题导引】2018年1月,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举报信打破了新年的宁静——旅美华裔女学者罗某公开实名举报其博士生副导师陈某,举报信内容指向12年前的一起性骚扰事件。与罗某一同公开曾遭受陈某性骚扰的,还有其他5名女学生。无独有偶,同年4月5日,北京大学校友李某在网上发文,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清代17个性侵男性青少年案件进行分析发现,犯罪主体皆为男性,多来自社会底层,且熟人作案的情形较常见;犯罪方式均属鸡奸;幼童在犯罪对象中的占比最高。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的年龄越小,对加害人的惩罚就越重;亲属、僧人和儒师等特殊身份的人实施犯罪,所受处罚比常人更加严厉;加害人是否享有司法特权、受害人的法律地位和贞节因素等也会对案件的审理产生影响。从犯罪的社会根源来看,性侵男性青少年案件的频发与男风的盛行有密切联系,而经济上的贫困则是导致犯罪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能为当前防治性侵男性青少年犯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我国一直以来十分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并从法律角度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其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主要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在成长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校园暴力的问题在近几年来甚嚣尘上,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而由校园暴力引发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对校园暴力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校园暴力和犯罪。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止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日本以刑法和特别刑法中的相关法条相配合,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而成熟的规制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体系。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制,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作法,顺应国际化潮流,不仅要注重处罚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而且需要加强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措施,通过立法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周边犯罪行为的处罚,扩大对未成年男性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农民工侵财犯罪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一个独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乡两极分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了脱离黄土地的尝试,背上行囊,走上了城市打工者的征程。从此,神州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轰轰烈烈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17.
张保国 《法制博览》2022,(32):156-158
校园欺凌的现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出现欺凌情况的原因较为复杂,可以由单一因素或多种因素造成,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其价值观树立尚未成熟,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上不好的变化。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完善,导致部分未成年人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本文讲解了未成年人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法律治理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为遏制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贡献微薄的力量,让未成年人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校园暴力、学生抱团霸凌同学等事件层出不穷,校园暴力事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校园暴力事件的数量之多,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使得社会,学校,家庭都在被影响着.这使得全社会需要去思考怎样预防和阻止校园暴力的发生,以及在校园暴力发生后如何及时去帮助受害人.除却教育体制,家庭氛围等方面因素以外,我国在应对...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基于互联网+,网络金融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活动的一股新兴势力,并且在逼迫传统金融活动转型。校园贷,就是新时期的一种全新网络金融形式。但是,校园贷存在诸多乱象,包含了多方面的犯罪风险。对此,需要清楚认识校园贷的犯罪风险,并且通过合理的措施予以防范。本文就针对这些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士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校园性侵已成为一个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孩子在校园内遭受性侵害,对其身心的影响是终身和巨大的。查明校园性侵的成因,有利于加强预防并形成保护机制;同时,有必要加大对校园性侵害犯罪的惩治,尽量遏制案件的发生,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