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近年来,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然而政治文化生活却相对较少。有些地方一年内开不了几次群众大会,且开会只是讲讲要做的中心工作,很少组织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和党的政策。农民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不但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而且不利于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为提高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江苏响水县委宣传部、县团委于1997年开始试点,创办农村“青年读书会”。到1999年底,全县16个乡镇254个行政村都建立了“青年读书会”,长期组织青年农民学文化、学政治、学法律、学科技、学市场经济知识,为全县农村实现脱贫致富达小康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读书活动领导。各村的“青年读书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名誉会长,团支部书记任会长,两名村委会青年委…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群文化组织作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联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独具特点和优势。在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地位与作用。解决目前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内部的组织建设和优化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入手,发挥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展对村民委员会的研究,我们实地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宜山、罗城、柳城、鹿寨县,江苏省的江都、江宁县。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出现,给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形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在考察中看到,建立起村民委员会的那些地方,安定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物质文明的建设蓬勃发展;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办体育文艺事业,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活跃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讨论、决定和办理本村的事宜,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鳏寡孤独、军属烈属、五保户和困难户得到较好照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转换思路 创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民主》2006,(8):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建设农村文化就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有必要认真总结农村文化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研究和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地更新工作思路,建立长效机制,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全面发挥文化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传播知识、凝聚人心、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以人为本,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国农村新型农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建设仍然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根本途径.现阶段,要突出农村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切实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要多渠道开展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和经营素质;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困境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关乎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农民主体力量弱化、农民主体地位架空、农民主体能动性的遮蔽化等主体性困境。基于对问题根源的分析,文章指出,通过宣传和教育激发农民文化建设的应有自觉,构建保护和发展农民主体性的文化建设平台,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当是化解这种困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下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蝴蝶效应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治菊 《行政论坛》2011,18(5):28-32
正如混沌学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一样,农民拉拢干部、越级上访、暴力威胁和围攻基层政府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经过风险社会下众多风险因素的催化,将增加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治理的难度,扰乱民主化进程,阻碍新型农村政治文化的形成,甚至削弱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宜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组织化程度,疏通并拓宽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构建新型农村政治文化,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规范基层政府行为等手段来规避。  相似文献   

9.
公共治理视野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公共文化的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3G     
《求知》2006,(7):44-44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3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碨 《瞭望》1985,(48)
在地处江淮丘陵的安徽滁县地区农村,随着农业经济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批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农民文化户,成为一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新军。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的滁县地区是全国闻名的穷地方,农村经济落后,文化生活贫乏,除了县、区政府所在地之外,一般农村没有影剧院和其它文化设施。一九七九年,滁县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之后,农民经济生活普遍有了很大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全地区百分之六十五的乡共投资创建了一百六十多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9月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创建以来,我国的老年教育现在正由大中城市向乡镇发展,许多乡、镇乃至村办起了老年学校,老年农民和从城市回乡的退休干部、职工拿着书本进学堂,学时事,学文化,学科学知识。这是一件令人可喜的新鲜事! 日前,记者就我国农村老年学校的兴起这一问题采访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秘书长刘平生。  相似文献   

13.
南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民在物质上开始富裕的时候,思想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显得贫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相比,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农为本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信忠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信息化的直接受益者和主体.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当对农民现有的信忠设备、信忠获取渠道、信息内容需求、文化水平和收入等状况有明确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度输入引发了农村文化生活形态的变迁.建构新的农村文化生活形态的前提是必须立足农村,关注农民的需要.只有通过对农村和农民自主性这一内源力的不断培育才能有效建构起新的农村文化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16.
“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长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由《长春晚报》、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承办的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利用打造“欢乐庄稼院”这一载体,通过农民自娱自乐、社会各方面共建共享等形式,有效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缺场地、缺队伍、缺活动、缺资金的问题,着力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好、利用好,让农民在欢乐中学知识、受教育、促和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一大批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推广新技术,逐步发展成为青年科技示范户。这些青年科技示范户,冲破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受封建传统观念束缚的堤坝,推动和促进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的更新,青年科技示范户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一) 青年科技示范户是农村改革的客观产物,充分展现了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已有青年科技示范户11,600多个。这些青年科技示范户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精神风貌,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相信科学,尊重知识;另一方面传技帮贫,带动了更多的农村青年以及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为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显示了广阔的美好前景。青年科技示范户的成长和发展,受到社会形势和社会需要的强有力的推动。这是因  相似文献   

18.
影响农民政治意识的三种文化传播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传统文化和大众传媒是当前农村三种主要的文化传播渠道 ,它们都对农民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农村传统的文化传播渠道与现代的文化传播渠道之间建立互动模式 ,即把农村本土的文化资源与外来的文化资源实现有机的结合 ,对于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定义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文化投入、服务项目、服务绩效三部分构成。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即强化政府文化服务职能、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陈向军  王超 《学理论》2014,(7):159-160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的有利途径,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在发展基础、发展结构、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支撑、以村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