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线》1995,(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内容提要·第二部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二、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五要素内涵和外延的现实紧迫性(一)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主要标志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那末,作为这种新阶段的历史标志是什么?依据江总书记的论述,可以判断,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总结,就是这个新阶段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标志。因为这个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理论风格的分析和论述,揭示了邓小平理论风格特点和精神实质。这对于人们深入系统地全面学习邓小平理论体系,解惑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的不正确的认识,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上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具有如下风格: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式风格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体系,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特别是反映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伟大实践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中,这一理论表达的主要形式是讲话、报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和核心是讲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内容极为丰富 ,涵义极为深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邓小平从全球战略的高度论发展 ;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论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 ,抓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 ,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国家政治方略 ,代表国家的发展方向。这种方略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执政党对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为邓小平理论增添了重要的新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既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应从指导思想和主题两个层级来考察和认识.指导思想是最高的宏观层级,主题是次高的中观层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党的最高的宏观层级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次高的中观层级的主题,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与科学发展观对等的关系,应该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等的关系,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因其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要搞清楚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作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作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创新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创立了构建社会新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社会变革现实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继承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制度继承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继承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表现为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先后思维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怎样领导这样的建设","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具体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三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奋斗目标,并且找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几年来,特别是十四大、十五大以来,在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过程中,抓住现代化这个总纲,进行开拓创新,产生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