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次对国外经验的照搬,是搬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模式.即走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城市为中心举行暴动,再由城市到农村,进而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在当时虽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国情的显著差别,已决定了简单照搬是行不通的.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三大武装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鉴于西方国家的革命形势日渐低落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形成和提出了“东方国家决定论”的战略思想。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最伟大发展。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革命实际相结合,用新的理论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国家决定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战略时,往往仅限于论及西欧、北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如他们说的:共产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也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他也曾为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所吸引,为阐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发出过震古烁今的呐喊。但当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愈采愈暴露出其种种弊害之后,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后,李大钊便独具慧眼,认识到俄  相似文献   

4.
张渝政 《求实》2000,(3):11-1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打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 ,开始在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同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在武装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失败后 ,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因此 ,防止“和平演变”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三代领导人共同关注的大事。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一在我党历史上 ,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早在夺取全国胜利前 ,毛泽东就对执政党还会有腐败变质的危险提出…  相似文献   

5.
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在十九世纪,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在这一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从黑格尔学派中产生的所有革命者。都在广泛的历史意义上使用“批判”这一名词。在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劲旅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使批判一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将批判以更加激进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批判理论的起源、含义进行考察,探究批判理论作为一个“理论群组”的核心要素。或许能对批判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思想。列宁认为,当时的苏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是一个“文肓的国家”。这一点,正是阻碍苏俄社会政治、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苏俄文化落后的状况,苏俄需要一场文化上的革命。而“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基于这种认识,列宁结合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把文化的建设同苏俄经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是为“文化革命”观。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单纯是一个地域性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它主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而中西欧革命相继失败的背景下,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出来的,要求“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潮。 人们公认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德国哲学家柯尔施、意大利理论家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史人,问世于本世纪二十  相似文献   

8.
1917年3月列宁在从西方回国前夕撰写的有关文章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不能立即直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但俄国无产阶级可以使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规模,使俄国革命成为全欧洲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使西方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至十月武装起义胜利以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列宁一直持上述战略思想。列宁的《四月提纲》未提出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天才计划",只是提出了使俄国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准备阶段"的思想。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谨慎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西方出现的新意识形态,属于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潮。作为一种反资本主义的西方激进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已发展成为一支当代西方左翼的重要力量。它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对资本主义文化尖锐的批判,开辟了西方左翼批判的新的理论空间,作出了有意义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相继遭到批判之后,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两种理论的成因进行了广泛的探求。事实上,这两种理论都渊源于马列的不断革命论,它反映了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对马列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认识。它的产生和被扬弃,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和中国革命垣论的发展过程。一、“二次革命论”与马恩的“不断革命论”所谓“二次革命论”,其主旨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两个阶段进行。这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基本思想。不断革命论,就是无产阶级不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首先“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民  相似文献   

1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立即提出由“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并且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努力探索和实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管理,精心设计建设社会主义的蓝图。列宁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革命的现  相似文献   

12.
五卯时期,中国人民接受了世界革命的影响,初步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阵线说来,则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①这样,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受到世界革命形势的影响。本文仅就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对这一问题予以论证。第一次国共合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是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势力展开斗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需要。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十月革命”的消息是怎么传到中国的,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14.
仝华 《党史文汇》2012,(1):4-11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发生.领导这一革命的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全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西方“现代化”理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西方社会现代化运动的理论依据。本世纪下半叶,非西方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冲击了西方正统的“现代化”理论及其方法论。进入90年代,该理论更是受到各方学者的广泛质疑与批判。世界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16.
80多年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和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推广到世界许多地区。本世纪90年代初,在十月革命的故乡俄罗斯发生了“8·19”事件,又导致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及其社会主义事业的中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强调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号召“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急先锋;首倡建党,身体力行,是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实际发起人。  相似文献   

18.
边平 《前线》1959,(21)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列宁全集”中文版,已经出版了三十八卷。“列宁全集”中文版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列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库中,不可估价的思想财富。列宁的思想,在过去教育和培养了千百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引导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学习为视角,通过梳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历程,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轨迹,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诞生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对"十月革命的道路"做出了动态的认知与阐释。"十月革命的道路"从"苏联的道路",到"苏联的基本经验",再到"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路线",继而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嬗变,反映了中共探索十月革命道路与本国具体实际关系的复杂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对十月革命的道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一条把十月革命道路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