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玺勇 《学理论》2008,(4):68-71
新闻背景:2007年。延寿县GDP实现20.34L元.同比增长13.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6.71亿元、54L元和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20.2%和19.7%。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9亿元,同比增长5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016万元,同比增长6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3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110元、4557元.同比增长10.7%和13%。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6,(4):35-37
一、我市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收入增速加快。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1997年--2002年,劳动者报酬总额(收入法计算GDP中的劳动者报酬总额,以下同)、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9%、6.2%、9%。  相似文献   

3.
正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已刻不容缓。谁在搅动民众的"蛋糕"收入差距扩大一直刺痛着公众们敏感的神经。据新华网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0年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  相似文献   

4.
田杨群 《理论导刊》2012,(11):16-19,27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的收入划分标准,我国年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两种可能性:既有可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也面临着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措施,为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景泉 《求知》2001,(7):31-32
今年初,中共西青区委、区政府提出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三件大事不放松,力争国内生产总值、三级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500元的目标,其中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000元。西青区农调队对800户调查的结果显示,今年1至4月份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7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净增252元,这为实现全年目标展示了一个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曦 《求知》2014,(1):50-52
2012年,天津实现生产总值12885.1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626.41元和13571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3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稳步提高,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2)
基于西藏自治区1990—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产业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立平 《团结》2011,(2):39-46
利益关系的失衡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这  相似文献   

9.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不公”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形成与国家政策、体制转轨、机制不健全 ,以及劳动者个人素质等不无关系。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以及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12,(7):45-45
2012年5月25日《光明日报》刊登蔡昉的文章“遏制资产性收入分配不公趋势”指出: 1.以劳动所得为主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趋于缩小,符合库兹涅茨转折点伴随刘易斯转折点而来的理论预期。然而,把体制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居民真实收入有很大部分来自资产性或财产性收入,这部分收入的分配不均等使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居民和社会所感受到的分配不公恰好源自这部分来自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拓春晔 《学理论》2012,(25):92-95
2008年我国的GDP达到了3 266.8美元,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1]。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 000美元关口,达到4 393美元。若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收入分组标准,即人均GDP 3 856-11 90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威胁。通过分析"中等收入阶段"对我国继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国际继续教育的经验启示的研究,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朝智 《党政论坛》2010,(11):36-38
一、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可比价格来计算,中国自1978年以来已保持了一个年平均9.8%的GDP增长速率;中国的人均GDP粗略计算在2009年已达到3678美元。  相似文献   

13.
方欣 《理论导刊》2004,(1):19-2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型,要构筑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新格局,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能用基尼系数或收入五等分法来确定。近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标准应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至4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是在发展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  相似文献   

14.
曹新 《求知》2006,(3):6-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末我国政府宣布,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从总体上来说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性指标 ,西部地区要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 ,只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农业收入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 ,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空间 ,尽可能降低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创造条件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 ,创新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城镇支柱产业 ,普及 9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民培训工程 ,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陈锐  胡希宁 《学理论》2013,(13):81-82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果,2012年人均GDP已接近6100美元,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有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停滞,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在拉美和东南亚国家表现得最为显著,分析了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情况,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给出了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我市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特点(一)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以1998年为例,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4929元,剔除物价因素与上年相比微增0.5%,其增幅比1997年回落了18个百分点,与全国城镇平均增长5.1%相比低4.6个百分点。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5821元和40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4.9%,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此外从收入结构看差距呈现拉大态势,  相似文献   

18.
高琴琴 《学理论》2012,(14):149-150
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正式步入中等收入行列,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针对我国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问题进行可能性和实质分析如下: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改善民生;构建创新体系;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经营道路;实施差异化战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一) 被誉为全国铁路改革“第一号种子”的广深总公司,八年内实现了“五大发展”:用三年时间建成广深双线,新增和改造线路316公里;客货运量翻了一番多,运能由1983年的35.5对增加到1991年的84.5对;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运输进款、实现利润、创收外汇年递增分别为22.9%、14.9%、17.7%,每营业公里收入、人均创运输收入和人均创利,分别比全路的平均水平高出6倍、5.3倍和7.6倍;多种经营大发展,目前有商场、酒店、塑料餐具厂、制衣厂等20多个经济实体,经营旅游、广告、医疗、印刷等30多项业务,逐  相似文献   

20.
最近,北京、上海等地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的报道备受关注。但这能说明啥呢?GDP不过是一个宏观经济数据,人均GDP接近富国水平,并不能证明人均财富拥有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GDP从国家公共形态转为公民个人财富,尚有赖于国家和政府执政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