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德 《前沿》2006,(7):213-215
本文通过阐述佛教与中国儒道两家文化的共性特点,揭示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并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佛教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寺庙僧人,是因为很多佛教语言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觉悟”一词,甚至进入了政治文件;比如“阿弥陀佛”几乎成了某些人的口头语。我们对佛教感到陌生是因为我们无法进入僧人们的修行世界,对他们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3.
鲁军先生祖籍台湾省,出身于台湾望族“雾峰林家”。他的外祖父便是辛亥革命时期毁家纤难、变卖家产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著名爱国先烈林祖密将军;曾祖父林朝栋则是中法、中日战争中率领“栋”字军守卫台湾的名将,素有“只知有国,不知有家”之誉。台湾的“雾峰林家”分为文武两支,文有林献堂一支,武有林荫堂(朝栋)一支。而鲁军先生的祖上历代为武,负责福建、台湾的防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国民革命之初林祖密便注销日籍,领取了中华民国第一号帼民证书》,携眷内渡,择居鼓浪…  相似文献   

4.
正3月1日17时许,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停机坪,13岁的莫斯涵一手抱着鲜花,一手拉着爸爸莫锦优,此时距离飞机降落预计还有10分钟。接受记者采访间隙,小斯涵不时回头朝飞机降落的方向张望。一年前,也是在这里,她含泪送别了作为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医院负责人的妈妈李丽梅。今天,终于盼到妈妈平安归来,她的心情很难平静。"妈妈是军医,能去参加维和是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的现代化与官文化批判──读刘永佶新著《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孔子与毛泽东》程长羽中国的现代化,是近百来中国有志之士的共同志向,但在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同看法。刘永佶教授的新著《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孔子与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8.
二十世纪已接近尾声。或许是由于“人生不满百,常忙于岁忧”的本能,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的反思又一次成为中国学人的热潮。作为那反思的结果,或主西化,或主传统,或期望于未来的重建,依然众口喧腾,莫衷一是。虽说真理可能越辩越明,然而倘不用功于实际建设,则所辩每每迹近于空谈。二十世纪,对中国的文化而言是一个痛苦的世纪。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等诸多原因,中国文化目前的学术结构已接近崩溃的边缘。那崩溃的表征,则在于学术界内都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学科之间缺少理解和对话。而半个多世纪以来,甚至对中国哲人的思想与…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文化的评价尺度与诠释维度──兼与李登贵同志商榷郭齐勇李登贵同志的《评一种文化比较观》(载《光明日报》1995年3月15日第5版)是一篇很有思想性和辨析力的学术论文。李文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文化比较的参照系问题,也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博士以独自的体验,探讨了中国西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揭 示了日本民族文化来源的多元化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至今已发展成为日本的应用学术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转型要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冯天瑜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孙友忠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分化与重组,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遵循文化本身的演进规律,以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这...  相似文献   

12.
刘师健 《求索》2022,(3):62-72
宋代出使行记上承晋唐,既有早期行记“纪行”与“传人”的文本特征,又是源于赵宋王朝这个特定政治外交环境的产物。赵宋王朝先后与辽、金、元政权形成对峙,对外关系主要模式从“朝贡体系”转为“对等外交”,宋人的“中国”意识凸显。这种意识与文化认同植根于士人心中,形诸笔端。行记书写中,宋朝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中国”,以此为书写视角,宋辽、宋金边界,被视作一种主观、文化的表述,地理的悬隔被赋予了“界隔夷夏”的文化意蕴。基于自身社会文化与伦理情感的影响,宋代士人对“异族”他者的展现,传递着他们敏锐的“夷夏”感知,承载着他们对“以夷变夏”的沉重焦虑与思考,并昭示出宋人以“华夷之辨”为标准的“中国”意识。行记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中国历史和文明内部的多元性、丰富性、异质性,给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10至13世纪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的计划生育与人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而作张晓玲从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80年代初,计划生育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2000年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3亿。可以说.我国的努力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王晓华先生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的《钱钟书与中国学人的欠缺》、《建构主义: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见该刊1997年第1、10期)对中国文化做了批判性论述,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该刊今年第3期上,邓牧之、彭文斌的《也谈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以下简称邓彭文)对王晓华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通观全文,充溢言表的对中国文化的过分夸赞,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了90年代兴起的“新保守主义”的存在。我们认为邓、彭二位对王文观点的反驳缺乏说服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邓影文的作者认为中国文化在理论体系建构能力上并不比西…  相似文献   

15.
16.
2011年9月3日,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了关于新世纪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为研讨会致辞,并主持了研讨会第一单元的讨论。近40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学者和相关媒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对智力残疾人仍存在歧视和隔离的态度,尚无可以借鉴的智力残疾儿童筛查和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模式,智力筛查和康复训练的专业人员极其匮乏,绝大多数智力残疾儿童没有接受康复训练的机会和条件,智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中国残联邓朴方主席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瑞典政府决定在碘缺乏病的预防、监测、特需人群的补碘和智力残疾人康复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支持。中国残联与瑞典方面的合作于1993年开始酝酿,1995年开始实施。——1995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合作项目首次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动员会为以后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1995年、2003年,中国残联与瑞典方面先后签署"中国——瑞典碘缺乏相关的智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中瑞合作项目)协议,在我国福建、甘肃、青海等11个省,选择碘缺乏病流行的17个县,开展历时12年的合作。这是中国开展的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为系统,效果显著的智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合作项目。共涉及11个省,17个县,覆盖人口756.8万人。项目包括补碘与监测、儿童智力发育筛查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三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18.
19.
夏玉玲 《求索》2014,(9):110-114
20世纪上半叶,以儿童文学经典《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代表的西方“荒唐文学”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历史文化语境和文学观念的差异导致了“荒唐”儿童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困境,具体表现在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误读与改写.只有充分理解西方“荒唐”儿童文学产生的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才能避免误读和曲解,才能真正发现儿童文学的美学品格和精神诉求.这种尝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接受和借鉴外国儿童文学,使之本土化的同时又不失儿童文学本原的审美价值,从而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20.
王毅鸣  杨欣 《前进》2014,(8):25-30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10年以来,运城市盐湖区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优势,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持续开展了德孝文化节系列实践活动,把公民道德建设同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并收到明显成效。由我刊记者采写的这篇专访文章,较为详实地介绍了他们的思考、做法和经验,本期予以刊发,以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共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