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构建法治政府,是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中心环节,也是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建设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针对新形势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现实要求与实现路径等进行研究,应创新政府权力约束机制,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加快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并大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此促进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法治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时代要求。所谓法治政府是相对"人治政府"而言的,从形式上看法治政府是法律政府,是崇尚法律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从实质意义而言,法治政府就是控权政府和人权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设计良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关键是对权力制度进行良善的设计,核心是加强权利制度的建设。建设法治政府,还须培育法治政府的人文环境,对法治系统的软件开发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4,(6)
<正>一、依法规范决策权需要制度创新把决策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约束行政权力的重中之重。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准确描述了法治政府的新形象。提出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在六个方面中,重点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因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  相似文献   

4.
<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3月下旬,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的通知,在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这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政府权力清单是改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源头性问题和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利于真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5,(2)
<正>实施"六权治本",是省委、省政府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山西法治建设的重大实践。"六权治本"酝酿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前后、形成于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前后,其实质就是以法治方式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其实质也是治权。因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组织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织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区域协调组织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盛至衰转而复兴的发展过程。探究我国区域协调组织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缺乏法律基础、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政府权力约束不足是制约区域协调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重建区域协调组织以协调区域发展。新形势下区域协调组织应当以"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作为建设的法律基础,完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规范横向政府关系,进而实现对区域发展过程中政府权力的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8.
“阳光财政”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构建公开、民主、监督、考评的政府理财行为规范,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种制度。推进“阳光财政”建设,就是要建立财政信息公开、科学民主决策、财权监督、绩效考评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依法理财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实现法治财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继鹏 《群众》2014,(3):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充分表明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推动廉洁政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必须紧紧抓住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居于战略核心地位。我国服务型法治政府是在人民主体地位和公民权利本位的指导原则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内,根据公民意志和国家法律组建起来并且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基本职责的政府形态。人民主体性是服务型法治政府的本质属性,决定着服务型法治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特征。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要以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创新运行机制、强化依法行政"这一整体布局中持续和创造性加以推进,并且有效建立高质量的制度保障、法治保障和高水平的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中国民政》2015,(5):5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政府削权放权的同时还要以刚性制度来管权限权,念好权力"紧箍咒"。要用法治"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这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全国逐渐推开的地方权力清单制度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的定位认识模糊、制定标准不统一、目标意识不明确,因此应当通过将地方权力清单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考核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等途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浙江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定》提出浙江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上走在前列。2015年1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在事权和职能上定位为"执行职责"的县级政府,行政执法是其基本职责。建设县级法治政府,需要突出严格执法的龙头地位。在具体路径上,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权责法定体系,实行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并严格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定清单、划边界。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实施体系,强化执法法定程序,规范行政裁量,从程序和实体上确保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制约监督体系,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内外监督体系;强化以权利制约权力,完善权利的救济机制;强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确保执法行为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需要完善严格执法的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并将法治导向贯穿于干部提拔、使用、管理上,为严格执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方面。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政治信任的动态构建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的持续积累,民主政治与有限政府的运作,建设和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以及制度化不信任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并对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贯彻落实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坚持执政为民,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就是坚持和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行政机关提出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实现未来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公报中,相继提及了"权力清单制度",这直接促成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全面开展和大力推行该项制度。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将公权力及其运行的边界、范围予以确定,既能够使政府权力合理运行、政府职能更好发挥,又能够消除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杜绝滋生腐败,同时更是在法治政府的建设过程中为公权力的行使主体注入新的法治理念。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正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将该项制度置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进程之中。一方面,通过推进顶层设计方案,同一制定依据,统一运行依据,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总体战略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公众参与机制,改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具体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权力清单制度推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场进入"深水区"、真刀实枪、壮士断腕式的政府"自我革命",已在浙江拉开帷幕。特别是以去年11月份以来的"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浙江的法治政府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推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解决政府权力的规范化行使问题,致力于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已是纲举目张、成效渐现。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提出的新命题。高层对于此种政商关系倡导,既体现了对畸形政商关系的反思、批判和检讨;也是对新阶段政商关系本质特征的清晰廓清和精准定位。政商关系的发展方向是制度化与规范化,因此,对于新型政商关系构建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以系统思维加以谋划,如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廓清政府与市场的活动边界;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形成缜密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试点创设"亲清指标"、"亲清指数"等。此外,还需在机制和组织上加强对为企业服务干部的正向激励,减少其顾虑。  相似文献   

19.
地方法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地方法治建设也是国家整体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地方法治建设在实践层面展开之后,一些结构性不平衡的困境约束凸显出来,如地方政府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地方立法滞后难以顺应发展、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明显、行政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地方法治评价指标尚有瑕疵等。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既需要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地方法治建设可以从优化行政决策制度、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地方行政监督、切实保障司法权威、完善法治评价指标、培养公众法治意识等角度入手。推进地方法治建设还需要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地方法治、牢固树立地方法治观念、用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助推法治中国与地方法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20,(3)
法治政府建设是营商环境中的核心要素。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营商环境标准,构建特色、量化、公开的考核评价指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法治政府职责所在。在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动之时,必须让法治政府全方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从而更好助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