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萍 《世纪桥》2013,(5):119-12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现阶段建设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处,分析目前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调整和机遇,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6):5-7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期望,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  相似文献   

3.
面对跨世纪的发展,“十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各地纷纷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评审论证会,在肯定的赞扬声中通过评审C是否科学,只好由实践来检验。发展战略缺少新思路,缺乏思维创新,往往带有共同性。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把先进思想、科学理论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描绘中长期战略发展蓝图,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客观大环境、体制背景…  相似文献   

4.
程遥 《奋斗》2009,(6):50-52
房地产业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是带动就业和消费的重要途径。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房地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实现充分就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精神的力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当前,贵州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艰苦,每取得一分成绩,都要多几分艰辛,贵州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通过观念大转变、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提升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10-10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支撑。用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而影响人才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则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先行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交通行业能否和谐发展关系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其中核心一条就是要立足科学发展,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人科学发展的轨道作为“十一五”期间的核心战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路的重大调整,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吃透这一精神实质,努力推进全省经济转型,提高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奋斗》2011,(5):15-17
经济社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人才以其特有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只有始终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千方百计做好人才文章,抢占人才高地,形成集聚人才的磁场效应,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乌海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引领乌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目前制约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推进地区建设中统筹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破解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涂勤学 《学习月刊》2010,(16):48-48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石首市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强调: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纪检监察工作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是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反腐倡廉实践,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资源都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好资源与环境。内蒙古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需要加快发展,但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经济中,我们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资源有效利用为基础,转变粗放型经营方式,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生态环境保护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提出,是贯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科学方法。全面统筹和落实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人与自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宜宾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同宜宾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全市呈现出农业增产、工业增效、财政增收、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能否提出合乎本地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党委和政府能否总揽经济社会工作全局,牢牢掌握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20.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10,(17):46-47
县委书记这一岗位,是一级地方的最高领导,其岗位职责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最终决策权,对其领导下的部门工作执行情况有监督权和奖惩权。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是评价县委书记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