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临邑县德平镇人大把现代农业发展做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加强对全镇现代农业的监督,通过审议、调研等方式,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镇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调研论证,专家评议,全面实施了占地三万亩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2.
吴勉 《传承》2001,(6):14-16
广西农业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量变过程,基本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发展阶段的转换,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这意味着广西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已由传统农业的主攻增加数量转为提高品质和提升效益,农业运作方式已由依靠行政手段来完成计划产量指标转为运用市广西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策略的基础依据。自治区“十五”计划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和措施。这标志着我区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然而,建设现代农业在我国是个全新的过程,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对广西来说,由于区情的特殊一、广西…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祝金水 《政策》2010,(5):38-40
现代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要求具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更加完备的物资保障,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更加发达的产业体系和更加先进的新型农民及企业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必须先行。2009年中央1号文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广西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加强桂台农业合作是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十分有益的事情。文章对广西发展桂台农业合作做了分析,提出桂台农业合作要注重政策引导,合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对台湾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学习和创新方面。  相似文献   

6.
温达勤 《当代广西》2008,(18):46-46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当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变,家庭经营因其固有的分散性和规模狭小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南宁市邕宁区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引领农业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省党代会提出了“江西在中部崛起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思想,中央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思路,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圆江西崛起之梦”的方略和措施,应该说是思路清晰,提纲挈领,举措得力,完全符合现阶段江西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如何尽快使我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民奔小康,关键在于抓落实。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渗透与浸润。农业文化产业是文化的因素和力量渗透融入农业而形成的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发达地区三农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绍兴县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农业文化产业的方向、原则和主要措施,以期给相关部门一些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治业 《前进》2009,(2):33-36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本文根据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健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传》2007,(3):28-29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应当客观认识农业农村的新情况,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因势利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顺势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新闻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阐释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大力宣传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政报》2010,(8):16-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宋斐 《中国发展》2013,(5):61-63
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休闲农业,适应农村经济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符合广大居民对田园生活的渴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发展潜力巨大。该文从青岛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提出了青岛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新增加的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就河南而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5.
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经营的思考陈卫平党的十五大召开,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这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农业已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始走向了市场。农业增长方式也正在从粗放型的单纯追求数量向集约化、基地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迫切需要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和乡镇企业人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莱阳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民占全市总人口将近80%,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段小力 《前沿》2010,(13):159-161
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中部城市,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对生态城市和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郑州都市农业的主要生态经济产品,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应,即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教育和城乡交流、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碍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昌江县自90年代初就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和规模集约化热带综合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农业总产值达12.34亿元,比1992年增长38.1%;农村人均收入1200元,比1992年增长65.4%。本文拟对昌江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探讨。一、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一)积极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承包政策。现代农业不可能在分田的小农基础上建成。为了推进适应规模经营,改变过去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分散的经营方式,昌江县在稳定农村家庭联…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7,(1):34-34
2006年12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评价我国31个省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并计算评价指标,分析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省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比重、粮食单产、人均农机总动力、劳均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支出占农业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最后从增强物质和科技投入,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