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楠 《瞭望》1985,(21)
新德里专电 喜马拉雅山中王国不丹首都廷布第一次举办了国际性会议:南亚区域合作第三次外长会议五月十三日和十四日在廷布开了两天会。会议开始有一点波折,但结果还算圆满。南亚七国合作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南亚区域合作的正式组织,定名“南亚区域合作协会”,还决定建立外长理事  相似文献   

2.
被两度推迟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 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后终于曲终人 散。会议除广泛讨论了正常的区域合作的议题外, 还同意吸收阿富汗为南盟新成员和接纳中国与日 本为南盟观察员。吸收新成员是南盟成立20年来 的第一次。会议还通过了《达卡宣言》,表明了南亚 各国在区域合作、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打击恐 怖主义、加强政治合作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意愿。  相似文献   

3.
七月十日至十一日,南亚七国的外交部长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附近的旅游胜地——维林吉利岛就区域合作问题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外长在会上重申,南亚各国决心在所有领域中紧密合作。他们建议于一九八五年第四季度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南亚国家首脑会议,并决定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在不丹首都廷布举行第三次外长会议。  相似文献   

4.
马累专电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第五次首脑会议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举行。会议通过了《马累宣言》并签署了控制毒品地区公约。会议结果表明,南盟七国领导人决心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以对付本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次会议是在海湾危机严重冲击南亚各国经济的时刻召开的。各国领导人讨论了这场危机给南亚地区带来的严重影响,在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湾危机的  相似文献   

5.
达卡专电十二月七日至八日,南亚七国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正式宣布成立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七国首脑在热烈的掌声中签署了一致通过的《南亚地区合作联盟宪章》,并发表了《达卡宣言》。  相似文献   

6.
为期两天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4月4日在新德里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涉及减贫、能源合作、环境保护、自由贸易、文化交流和打击恐怖主义等多项内容的宣言。从所讨论的议题和通过的宣言看,与过去几年似乎没太大区别。建立繁荣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合作是老生常谈;而减贫、能源合作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等也是过去几年经常讨论的议题,并无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南盟8国警察总长将于12月份在巴基斯坦召开会议,商讨组建一支南盟警察部队,以应对日趋严重的反恐形势南亚区域合作联盟8个成员国的内政部长5月中旬齐聚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专门商讨如何对付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孟加拉国内政部长巴巴尔在会后对记  相似文献   

8.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制度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十多年来从概念构想、制度安排到机制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透过威廉姆森制度演化的四个层次分析框架及其相互关系,可发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制度演化中在第一层次的非正式制度方面泛珠三角区域各具特色但交融影响;宪法和法律等第二层次的制度为其合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环境;第三层次的日趋完善治理机制有效推进了泛珠三角的区域治理;而作为资源配置机制使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且不同层次之间的制度演化互动明显,形成区域合作的制度体系。未来推进区域合作的深入在嵌入性制度层面需要加强民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制度环境方面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加强区域合作的法制建设,在治理机制方面要健全合作架构和完善省际合作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规划、实施和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政 《瞭望》1991,(52)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第6次首脑会议12月21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通过的《科伦坡宣言》,要求南盟秘书长召集专家小组研完建立南亚发展基金的可行性,并赞成建立南亚工程基金和决定成立南亚扶贫委员会。这是南盟国家在谋求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现实的分歧,将会给南亚区域合作产生不利和消极影响,甚至使已经签署的某些 文件的象征意义大于其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刘坤丽 《学理论》2014,(3):26-28,37
作为南亚国家之一,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从最初历经磨难到后来把握机遇,虽历经坎坷,但也终于看到了对外经济发展的曙光。通过其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历程的探析,探索出巴基斯坦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与主要贸易国和贸易区域有宗教信仰和劳务输出、全球战略和反恐主义、边界争端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地缘战略和中巴自由贸易区的鲜明特点,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荆棘 《瞭望》1999,(17)
言必行,行必果。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率先实行,使新一届政府向民怨沸腾的过多过滥的“费”开战,有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财税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保证了每年财政收入以高比例增加,但一直以来都存在的费大于税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一级级政府机关在国家规定以外征收的多不胜数的各种费用,使企业和老百姓不堪重负。在去年“两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基总理语气铿锵地表示:各级政府机关除必要的规费外,不允许再巧立名目向人民群众收费。这一语赢得满场热烈的掌声。掌声代表的是民意。无论从保持社会稳定、扼制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我国学界对区域经济和区域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在实务界也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既有研究现状,从法理学的维度对区域经济与区域合作论题进行宏观性地反思,并以"环渤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合作中存在的深层问题根源。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三月份国务院换届以后,国际舆论曾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被称为“经济内阁”的朱榕基和他的同事们,并罗列了一堆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难题;国内百姓也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新一届政府。一年过去了。3月5日,当朱榕基总理带着充满自信的笑容走上人民大会堂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席台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报告屡屡被掌声打断。当讲到第八部分“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时,更是赢得全场最密集、最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代表、委员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去年风急浪高的经济环…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和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为重点,扎实做好干部监督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创新工程向三大深层难题“叫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刚刚结束的中科院2000年工作会议上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进展再次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不到一万五千字的工作报告中 ,用了1/10的篇幅正面检讨阻碍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继续进展的三大深层难题。在向几十家新闻媒体开放的会议上 ,有勇气亮“家丑” ,不仅表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更表达了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科技界的“领头羊”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一五”以及今年的改革基调。会议带给人们的明确信息是,要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务院各部委也在会议上公布了今年改革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堡专电 近一年来,在曾经充满猜疑和矛盾的南亚次大陆上,出现了各国之间相互谅解与合作的趋势。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上旬在达卡举行的南亚七国首脑会议,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标志。在南亚历史上,七国首脑第一次坐在一起,宣布成立南亚地区合作联盟,把孟加拉国已故总统齐亚·拉赫曼在五年前提出的倡议变成了现实。会议确定南亚地区合作联盟是开展经济、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2,(17)
亚太经社会会议在京召开 第48届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会议4月14日在北京隆重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出席开幕式并致词。这届会议的主题是“亚太经济区域合作:前景、优先事项和政策选择”。李鹏总理在开幕式上发表  相似文献   

20.
达宏 《瞭望》1999,(12)
在3月15日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比去年高的票数获通过。对此,与会代表报以掌声。掌声,是人民代表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的肯定。正如一位代表所说的:“‘两高’去年抓公正执法,抓得对,有成效,所以我投了赞成票。”公正执法,是人民群众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几年来,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每年都对法院和检察机关提出许多批评意见,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四个字——“执法不公”。去年以来,“两高”虚心接受批评,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