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鲁迅,今天的中国有两种很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对鲁迅的偶像崇拜,不准别人说一句鲁迅的不是;一种是全盘否定鲁迅,以打倒鲁迅为目的。这都是我不能认同的。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广州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第10期的重点是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所发的7篇文章告诉读者:鲁迅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我们的时代不能没有鲁迅,我们的民族需要鲁迅,今天的中国需要鲁迅。可是,近年来谈鲁迅的少了,学习鲁迅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集会,隆重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中文系主任张文勋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鲁迅振兴中华》的讲话。他阐述了在向四化进军的今天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重要意义。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鲁迅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为人民的解放而勇于献身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品质和思想觉悟;学习鲁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坚持真理,严于律己的战斗精神;学习鲁迅热爱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的文章与思想,已经被长期困在一种诠释模式里,后来研究鲁迅的人“斤斤计较”,一天到晚根据鲁迅的著作“核对”鲁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从寿镜吾的信谈鲁迅曾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寿镜吾,名怀鉴(1849—1930),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他对鲁迅也很关心。据《鲁迅日记》,他们在1923年还相互通信。可惜,这次通信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鲁迅日记》上没有记载的寿镜吾给鲁迅的另一封信(原件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这封信写于“五月朔日”,信面写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曾经说过:他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的确,毛泽东最了解鲁迅。不论在鲁迅生前或者逝世以后,他对鲁迅的生平、思想和著作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论鲁迅》、《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中,对鲁迅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科学的论断,对鲁迅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鲁迅逝世后,出现了大量以"鲁迅与青年"为主题的纪念、回忆文字,这在有意无意中重构了鲁迅形象及其与青年的关系,缘于许广平的特殊身份,她成为"鲁迅与青年"主题的重要书写者。总体来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主题的书写经历了由日常化到逐渐主流化的历史过程。而在鲁迅与青年的关系上,鲁迅形象也随之经历了青年的朋友与导师到服务者再到革命榜样的衍变历程。许广平对鲁迅与青年关系的书写与改塑,既有个人情感的影响,但更多是在时代风气规约下的话语形变。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鲁迅去世。如今70年过去,鲁迅已儿孙满堂。下文推出的是鲁迅后代中近年来最受注目的三位——周海婴,鲁迅之子,退休前为国家广播电视局干部,无线电专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周令飞,鲁迅长孙,一直从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工作,现为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周璟馨,鲁迅曾孙女,周令飞之女,台湾淡江大学学生。  相似文献   

9.
桑士达 《今日浙江》2006,(18):60-61
今年适逢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诞辰125周年。鲁迅是我国现代思想文化战线的主将和旗手。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文化财富中的瑰宝。现谨以此纪念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非常崇敬鲁迅,她的创作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人的精神,以"生命"和"死亡"、"人性"与"心灵"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散文。但毕淑敏的散文和鲁迅的散文风格明显不同:鲁迅的散文冷峻、毕淑敏的散文温暖;鲁迅的散文刚毅、毕淑敏的散文柔和。  相似文献   

11.
1 胡风与鲁迅,曾经有过非同一 般的来往关系。翻开《鲁迅日 记》,我们即可发现,胡风与鲁迅自从1934年2月13日第一次在上海见面后(胡风《回忆参加“左联”前后》谓第一次见面为1933年7月,但《迅日记》没有记载),关系一直十分密切。 他们之间的书信来往十分频繁:从1934年1月起到1936年10月鲁迅病逝止,胡风曾给鲁迅书信五十二封,鲁迅亦曾给胡风书信二十三封(《鲁迅书信集》现存六封)。有时鲁迅几天内能连续收到胡风的书信,而鲁迅也几乎重要书信必复。这个  相似文献   

12.
"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界的贡献十分宏大,而他对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鲁迅的进教育部乃至进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于蔡先生的援引。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先生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  相似文献   

13.
鲁迅出仕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做了长逾14年的部员。鲁迅的公职身份,在女师大风潮引起的笔战中,已被其对手如陈西滢恶意热炒,企图将是非曲直之争淹没于清流浊流的社会偏见之中。为此鲁迅针锋相对,指出大学教授的薪水也取自国库,又有什么可以自傲骄人?但是因为有此经历,鲁迅身后还是摆脱不了飞短流长。  相似文献   

14.
风味儿绍兴     
鲁迅先生在书中描写过的很多人很多事,都仿佛活在我们的心里梦里……童年鲁迅游戏的乐园——百草园,少年鲁迅就读的学堂——三味书屋,还有鲁迅小说中的咸亨酒店、孔乙己、好吃的“茴香豆”,以及绍兴的社戏和乌篷船……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3)
<正>2015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34周年。鲁迅在大陆家喻户晓,热度至今依然不减。然而,在一海之隔的台湾,由于日本殖民者的封锁,鲁迅生前在台湾并没有太多名气。直到台湾光复后的1946年,随着大陆文化界在鲁迅逝世十周年时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以及大批文化人士来到台湾,台湾才掀起了大规模的纪念和学习鲁迅的文化活动。其中,许寿裳作为鲁迅多年挚友,被赞誉为  相似文献   

16.
现在“拥胡抑鲁”很热闹,于是就想,不仅要读鲁迅,读胡适,还应多读点80年来对鲁迅的各种批评,即指出鲁迅的优缺点,评论他的好坏。近日读的是曾聚仁先生的《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尽管鲁迅先生在世时与曾多有书信往来(1981年版《鲁迅全集》有致曹聚仁的信22封),关系显得较亲近,可据我看来,曹先生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19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逝世。当时,一位刚满30岁的年轻人,悲痛不已,日夜为先生守灵,是鲁迅治丧办事处成员、鲁迅灵枢落葬时16位抬棺人之一。这位年轻人,就是鲁迅先生的忠实弟子和战友,著名作家.编辑家、翻译家黄源。2001年,96岁高龄的黄源,在病中特地为本刊题写了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纪念鲁迅120周年诞辰。今年1月2日,黄源逝世。黄源,浙江海盐人,生于1906年,曾用名黄河清、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是有诺贝尔奖情结的。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于这个奖及本国文学却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鲁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在今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长征     
鲁迅与长征的这段秘密关系,后来在宣传鲁迅的时候成为津津乐道的一段典故,不过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和经手人知晓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底,鲁迅的朋友史沫特莱(当时她在上海的公开身份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特派记者)来到鲁迅家,秘密地告诉鲁迅一个消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病榻上的鲁迅于是在第二天与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云大中文系师生不仅为省广播电台撰写了十多篇普及性的纪念鲁迅专题讲座的广播稿,而且还写出了十多篇有质量的论文。不少论文被省级报刊采用,有的还经省里推荐参加全国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中文系师生撰写的论文中,有一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蒙树宏副教授写出了《关于鲁迅生平的史实札记》、《鲁迅在一九二二年》和《关于鲁迅购读<天演论>的时间》等文。郑谦副教授在他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从<阿Q正传>等作品看鲁迅先生的革命理想与政治预见》一文中就鲁迅在革命动力的探索与发掘,为美的理想而写丑恶与黑暗,对革命风暴的预见与期待等方面论述了鲁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