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的新环境下,智慧社区在几十年发展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智慧社区引领居民生活走向便捷,也倒逼社区管理者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目前,房产商、物业服务公司、家电厂家、网络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已开始涉足和着手布局智慧社区,"便民、惠民、利民、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而"跨界合作、多方共赢"的产业链形态,为智慧社区产业健康发展点亮了一个值  相似文献   

2.
北京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上仍需发力。随着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服务业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已席卷全球,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利器。  相似文献   

3.
<正>这次会议是民政事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结合黑龙江实际,我们深深感到:当前民政工作正在由承担民生保障、救助救济、社会管理等任务向全面兜底保稳促发展转变,为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拓展丰富民政社会服务职能带来新机遇。正在由传统型、封闭型向智能型、开放型转变,为全面推进民政改革创新,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新机制带来新机遇。正在由粗放式、碎片化向精准化、系  相似文献   

4.
基层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历代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最终走向"善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转变,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共治"治理结构的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法治、德治和自治综合治理转变,力求实现社会有序运行与活力迸发相统一,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6.
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政府管理行为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管理创新促使政府管理行为在形成上从权力性走向关系性、在权力运作方式上从强制性走向柔性、在权力实施重心上从事前审批走向事后监管;而行政法的微观制度是以政府行为为轴心构建起来的,因此通过透视政府行为的转变,可以为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行政法制度建构重点的转向提供一个大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夏周青 《新东方》2009,(11):38-42
伴随全球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推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政治活动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治理的目标是走向“善治”(good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也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治理的权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其特征可以归结为:治理不是规则、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许正中 《人民论坛》2012,(30):60-61
政府的角色应实现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最终实现由"控制型政府"向"激励型政府"转变对于处于制度转轨、社会转型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来说,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以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铺设普遍服务网;社会治理模式应重塑劳动者本位,走向公民社会;文化领域应破除落后的宗法制度和乡土文明,实现文化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宏观背景的变化,学校管理正在不断地从"外控式"的管理模式向"校本化"转变,"专制化"的管理走向"民主化"的管理,学校彰显自身地位、功能与个性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学校管理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已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6,(11)
正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当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我们该如何迎接这重大的机遇和挑战?9日,省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协商讨论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的有关问题,对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建言献策。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湖北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