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总体战略部署,对全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应该把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同当地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正确认识和把握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也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一、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基础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起点低、基础差、困难大、任务重,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1、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杨春燕 《传承》2008,(18):132-13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四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反哺"农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深入诠释了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理性分析了农村金融在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一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组织基础,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徐建华 《今日浙江》2006,(15):28-29
新渥镇位于磐安县西南部,离县城18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6万人口。新渥镇主产药材,素有“江南药镇”之称,农民经济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农村硬件建设特别是公共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渥镇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扶持的有利时机,选准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探索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渥镇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培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  相似文献   

7.
吴雪桦 《今日浙江》2006,(11):35-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不仅要有奋力争先意识、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务实之举。从我省26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之一的江山市来看,发展壮大区域特色经济,不断增强产业支撑力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那么,如何增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呢?我们认为,应着力把握“四大关系”,努力实施“四项举措”。把握“四大关系”一是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关系。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工业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工业化、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叶庆富 《今日浙江》2007,(18):17-18
近年来,我省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实施,使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一大批低收入和贫困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总结中部欠发达地区--湖北省黄冈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黄冈市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秋红 《理论月刊》2007,(10):171-174
作为欠发达地区,中国西部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大、任务艰巨。虽然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与东中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西部新农村建设资源富饶,开发潜力巨大;地理位置独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本文通过扬长避短,利用比较优势,提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对策,为加快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这六大对策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新农村建设瓶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实行全面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欠发达地区的乡风文明如何建设?笔者以江西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为点.以抚州市部分落后村为面,对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典型经验的启示,作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内容中,生活宽裕备受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广泛关注。通过对中部典型欠发达地区的黄冈市农村调查,深入分析阐述了欠发达农村地区生活宽裕程度的现状及原因,并对此提出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根本途径。宜丰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关键是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王浩 《群众》2006,(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与时俱进、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欠发达地区应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前提下,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带动、发展拉动、政策推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以发展为主线,推动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和重点所在。苏北等欠发达地区应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努力在“产业引导、项目带动、民营激…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6,(13):63-6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洁净的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如何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已经威为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贾朝强 《桂海论丛》2008,24(1):76-78
在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来推进农村建设,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之战,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在继续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同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摆在欠发达地区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一、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丽水全市立足于欠发达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在努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统筹协调…  相似文献   

18.
李华 《政策瞭望》2008,(3):30-32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业是富民的源泉。近年来,在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过程中,我们从现阶段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树立创新推动工作、创业促进民富的理念,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甘肃省的情况分析为基础,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规划设计成本核算和战略对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指导、规划在先、分类建设、阶段推进和政策扶持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俊贵 《前沿》2007,(5):180-18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要积累起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必须有效地发挥乡镇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