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史纵览》2007,(5):F0003-F0003
近几年来,中共芜湖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开展“打造党史精品,实现资政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出版了《中江烽火》、《中共名人在芜湖》、《中国共产党安徽省芜湖市组织史资料》、《改革开放中的芜湖》、《中共芜湖党史大事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至30年代,在“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背景下,在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苏联先后出版了十余种中文报纸。这些中文报纸的读者包括红军中的中国官兵及旅俄各界华人,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理论、苏维埃制度建设和发动中国革命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中文报纸记录了近百年前在苏联大地上“发生”的中国革命,记录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历程,记录了中共早期领导人和著名活动家的经历与思想,印证了中共与联共(布)和共产国际的特殊关系,因此成为研究中共早期历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对于厘清中共党史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有着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凯 《党史纵览》2021,(6):9-13
芜湖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安徽革命运动的发生地、全省党的领导机构所在地、皖江抗日的主阵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突破地.从1926年4月芜湖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芜湖特支诞生,到1949年5月中共芜湖市委成立,中共芜湖地方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芜湖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率领芜湖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  相似文献   

4.
王阳春 《党史纵览》2010,(11):36-39
1953年2月.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起航驶往芜湖。途中,在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道:“安徽有一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傅大章答道:“在啊!就在安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后期.超英赶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梦寐以求的理想。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把技术革命确定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技术革命由此成为超英赶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1931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主要负责人顾顺章无耻叛变,使中央首脑机关受到严重威胁。紧急关头,胜利保卫了党中央安全的是1929年受周思来指派打进国民党敌特心脏机关的由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组成的中共三人小组,史称中共情报三杰。“两个半安徽老乡”相聚上海滩生于芜湖,长于芜湖,并在芜湖入党的李克农,在逃脱敌人通缉追捕之后,终于在1928年2月来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秋,当上海福兴字庄正式开张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秘密办公处),他奉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罗绮园之命,与宣传部干事、人称“小开”…  相似文献   

7.
陈雷刚 《党史纵横》2012,(10):13-17
女性,从来都是谍战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身影。在中共历史上,闪耀着众多位娇媚多姿、智勇双全的红色女特工。她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周旋于行行色色的敌人中间,游走在刀尖和悬崖之上,时时处于危险的边缘。然而最令她们难以忍受的是,在身处“狼窝”的同时,她们不被家人、战友、亲朋理解.甚至要背负民族的骂名,直到牺牲都不能表白自己的身份。她们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宝贵财富.她们的革命功绩和巨大付出绝不能被遗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民主革命性质作出了科学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理论基础.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探索者、制定者、执行者。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22,(7):24-27
<正>芜湖:建设人民城市实现芜湖起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芜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是在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是确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四个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十年;是城市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金宕莳 《求贤》2010,(7):39-39
1930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革命形势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时间不长.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从莫斯科回国的留苏学生工明、博占等人打着“反对调和主义”的旗号.猛烈攻击六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为反对危害中国革命的王明篡权.三十余名中共中央委员发起成立了“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罗章龙被选为“中共中央非常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吴茂荪于“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南京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抗战时期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在特殊战线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7年赴美,成为冯玉祥反蒋的得力助手,并于次年代表冯玉祥赴香港参与民革的创建。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秘书长、副会长,20世纪80年代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为人民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是民革主要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共历史研究工作的繁荣和发展.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和普及.以及中共历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进步.关键在于党史工作者。他们在中共历史研究中的创新和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共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个职业革命者,却非常热爱诗,以诗叙意志、抒情怀、表衷肠,年仅20岁就英勇就义。他,就是曾担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和青年团芜湖特委书记的安徽省南陵县谢家坝的革命烈士俞昌准。《血流溉放世界花》展示这位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6.
张宏卿  肖文燕 《理论学刊》2012,(5):22-27,127
在社会稳定期,农民阶级一直是社会精英活跃的历史背后的巨大场景;在社会变革期,农民则在精英的引导下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边缘进入中心,成为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是,早期苏区乡村社会的革命生态并不尽如人意,农民的保守性、中共党组织的涣散、有限的凝聚力与活动经费的短缺,这些都是革命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走向乡村的中共党人之所以能成为革命的“播火者”,正是通过其耐心而又细致的工作赢得了乡村社会的认同,凭借其对革命的信仰和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把农民动员起来,最终汇成革命的洪流,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力、坚思不拔之志和脚踏实地之功.  相似文献   

17.
江正云  李松 《学习月刊》2013,(16):30-31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京剧作为艺术载体的现代戏(即京剧现代戏).则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主体.它尤其在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了檄其重要而特殊的艺术景观。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京剧现代戏.其发展阶段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F0003-F0003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位于上海市公兴路临山路口(原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决定将中央局机关迂回上海。1923年7月,党中央委派中央执行委员、农工部部长王荷波(后增补为中央局成员)到上海进行中央机关选址.王荷波在闸北三曾里租了其中一幢二层楼的石库门房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上海市委根据国家“向科学进军”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战略,结合上海城市特点和经济现状,确定了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即上海工业向高、精、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韩丽 《党史天地》2009,(3):22-25
20世纪20年代,马林作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起,筹划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曾称赞马林是一个由“共产国际派来的”、“精力旺盛和富有说服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