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9月,重庆市人大审议通过了《重庆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提出要"全面梳理广阳岛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本底,统筹好广阳岛保护利用与城市提升的关系,统筹好广阳岛与周边区域的关系,统筹好广阳岛与重庆全域的关系,力争把广阳岛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承载地,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展示地"。广阳岛是长江上游的一个沙洲岛,因与航空事业结缘,而在重庆近代发展史、特别是抗战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广阳坝机场成为中国空军保卫重庆的重要基地,中国空军在重庆地区空域与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作者长期从事重庆地方史研究,在俄罗斯、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重庆图书馆、重庆档案馆等收集到不少广阳岛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经过整理成文,分上下两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广阳坝飞机场遗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上坝村。现存机场遗址共28处,其中碉堡8个,士兵营房8栋,美军招待所2个,油库6个,防空洞2个,发电房1个,通往广阳岛的钢筋混凝土桥梁1座。以上文物均分布在6平方公里的广阳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广阳坝机场成为大后方重要的军用机场。当时驻守广阳坝的军队有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  相似文献   

3.
正1939年初夏,斯捷潘·巴甫洛维奇·苏普伦和K·K·柯基那基率领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战斗机联队(含一个E-15战斗机大队和一个E-16战斗机大队),悄悄进驻重庆白市驿机场和广阳坝机场,与中国空军联合担任重庆的防空任务。多年以后,柯基那基在《苏联空军志愿队老战士回忆录》一书中撰写文章《盾和剑》,回忆他在重庆的这段经历。根据柯基那基的叙述,志愿队在保卫重庆  相似文献   

4.
杨海峰 《前线》2020,(4):82-84
“广阳经验”是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创造的,是首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功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拱辰街道将广阳经验转化为工作法宝,从“自治有招、精治有方、共治有效、善治有度”入手,对无居委会、无物业、开放式小区开展分类治理,严把社区防控,注重柔性善治、人文关怀,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5.
李君如 《前线》2020,(2):71-72
南广阳城村在全村回迁后,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产生了以“协商民主、契约治村”为特征的广阳经验。广阳经验背后有强大的文明传统支撑,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广阳经验弥足珍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典型性,能够持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广阳城是个谜。在史料中追寻,广阳国、广阳县、广阳城随着朝代更迭而变换。《汉书·地理志》广阳国条显示,广阳县在西汉初是燕的属县,宣帝时,又改属广阳国四县之一。《后汉书》中记载有耿拿追贼于“小广阳”的故事。史料显示,从汉至唐,广阳城一带一直很繁华,唐玄宗时广阳城是蓟城向南的必经之路。然而到明朝时,广阳城是“今日犹存旧日名,遗址荒凉人稀少”。  相似文献   

7.
“红头潜鸭来过寒假了。”2021年仲冬时节,重庆广阳岛上绿意葱茏、碧水微澜,一群白衣红首的红头潜鸭在江畔漫步。这种少见的鸟类,对广阳岛管理员张永刚来说,不过是常见的老朋友。不仅是红头潜鸭,近两年,多种候鸟飞过千山万水,选择到广阳岛越冬。  相似文献   

8.
正1940年5月26日,日军派轰炸机109架在3架侦察机指引下轰炸重庆,中国空军起飞10架战斗机升空拦截。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空战。当蒋介石得知空战结果——我军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多架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马上指示驻防重庆的中国空军第一路司令毛邦初,予以这位击落敌机的空中勇士记大功1次,并要亲自接见。这位空中勇士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空军"驱逐之王"的高又新。未毕业即升空作战高又新出生于1916年,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家逃往天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成为日本侵略者实施"政略轰炸"和"战略轰炸"的首要目标。中国空军作为抗击日军空中袭击的主要力量,在重庆地区空域与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志愿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与中国空军并肩搏击,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将陆续推出重庆空战系列文章,再现那段特别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曾经历了日机长达6年多的大轰炸,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并未屈服。在硝烟弥漫的重庆上空,中国空军与来犯日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拼杀,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日军轰炸机群编织的火网,以"向死而生"的精神,英勇保卫着重庆。这一时期,曾有中国空军的多支部队、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等先后进驻重庆地  相似文献   

11.
正1938年11月8日,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十时半发空袭警报一次,至十二时始解除。下午一时又发一次,不到二时已解除。两次敌机均未到重庆市空,看晚报始知成都首次被袭。"这一天,中国空军的飞机与来袭日机在成都上空对峙,展开了蓉城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空战。山雨欲来风满楼1938年2月18日,日机9架空袭重庆附近的广阳坝机场。随后,日军不断派出飞机深入四川收集地貌、气象资料,并绘成飞行地图,为日后大规模轰炸我大后方作准备。9月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  相似文献   

12.
正1938年8月,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1、22、23、24中队分批驻防四川的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县)机场、重庆广阳坝机场和白市驿机场,担任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防空任务。1939年5月,苏联政府又派出两个战斗机大队进驻重庆地区周边机场,协助中国空军抵御日本空军的进攻。在1940年"9.13"璧山空战前,中国(苏)空军部队使用的作战飞机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援华的战斗机(时称驱逐机)。"9.13"璧山空战后,苏联  相似文献   

13.
正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日机轰炸前,我家住在重庆市东水门平街子,一家3口,有房屋3间,经营日杂和小商品,日子过得十分安稳。哪知噩梦降临,从1938年起,日机对重庆实施大规模轰炸,"空中大屠杀"开始了。第一次空袭炸了广阳坝机场,10月,再次炸了广阳坝一带。此后,日机长期进入重庆骚扰,当时的情景我仍铭记在心,一想起就心酸,真是欲哭无泪,凄惨至极!从1939年开始,日机的空袭更加频繁,常常一来就是二三十  相似文献   

14.
正1941年5月26日,就在日本海军航空部队执行"601号作战"第五天,中国空军遭遇了抗战时期最为惨重的一次损失,是役,新引进的18架E-153型战斗机全部被毁。蒋介石闻讯后,大为震怒。事件发生后,惨遭失败的中国空军第5大队被取消番号,改称"无名大队",每个队员胸前佩带"耻"字布条,以示惩戒。  相似文献   

15.
正抗战时期,为了保卫战时首都免遭日机空袭,国民政府曾在重庆周边地区修建、扩建了数个机场,并派中国空军部队进驻。在重庆大轰炸期间,侵华日军将这些机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急欲摧毁,以扫清空袭重庆的障碍。为了保卫机场免遭日军破坏,中国空军在这些机场上空与来犯的日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空战,发生在1940年5月20日,地点就在梁山机场上空。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电影《色戒》女主人公原型——郑苹如的未婚夫,曾赴意大利学习航空,是中国空军中少有的全能型飞行员。抗战时期,他鏖战长空,英勇杀敌,牺牲在湖南芷江,最后葬于重庆南山空军烈士公墓。他就是曾任中国空军第11大队大队长、空运大队大队长的王汉勋。"大傻"不识陈纳德王汉勋,江苏宜兴人,1912年2月6日出生,1934年2月1日毕业于中央航空军官学校第二期。由于成绩优秀,王汉勋与孟广信、张旭夫、赖逊岩等人被派  相似文献   

17.
正1943年8月23日,一大早,蒋介石从黄山官邸下山,至军事委员会主持"孙中山先生纪念周"活动。会客10余人后,于10点半返回。途中,空袭警报响起,蒋介石等人来不及返回官邸,就近避袭。在蒋介石的印象中,这是最近两年以来敌机对重庆的首次空袭。而且,也是抗战期间敌机对重庆主城区最后一次轰炸。重返白市驿1940年9月13日璧山空战后,由于没有可以与日本零式战斗机抗衡的作战飞机,中国空军被迫采取"避战"策略,驻渝部  相似文献   

18.
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位出色的中国空军名将--方子翼,有一支战功赫赫的中国空军传奇之师--空四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空四师在方子翼的领导下,先后参战5次,击落敌机64架,击伤24架,其中70%是美军最新式战斗机F-86歼击机。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后来回忆:"中国空军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好像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冥冥之中似有神助。"《朝鲜战场:方子翼和中国空军的"惊天之战"》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中国空军在蓝天上飞翔的雄姿,一幕幕惊心动魄斗敌的画面。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重庆的一场大空战,时为1940年6月10日。当天,日本海军驻汉口的第2联合空袭航空队与日本陆军驻运城的第3飞行集团第60航空战队,联合出动89架轰炸机空袭重庆。空战中,日军领队机被中国空军击落,该机搭乘者小谷雄二少佐,成为重庆大轰炸期间被中国空军击毙的最高指挥官。他们的日记记录了这一天1940年6月10日,天空下着细雨。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在当天日记中记载:雨声淅沥,云雾低迷的天气,在过去的经验是绝对不会有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40年“9.13”重庆璧山空战结束后,由于中国空军使用的苏制战斗机无法与日军先进的零式战斗机相抗衡,被迫采取避战策略,中国空军的抗战进入最艰难、最黑暗时期。曾任中国空军第1大队大队长的姜献祥在1942年底的一篇日记中,不禁感慨地写道:“自抗战以来,我们以劣势的武器和敌人的精锐作战,大多时间都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