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岁的耿道庸老人现任重庆黄埔军校同学会北碚联络组组长。作为黄埔老兵,谦逊的耿老认为,他的抗战经历,比起为国捐躯的前辈和同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却在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因此也懂得了什么叫做"黄埔精神"。"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牢记这种精神,即爱国、革命、亲爱精诚、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2.
周林 《黄埔》2010,(1):26-28
到2009年的农历十月,吕传镛会长就整整一百岁了。在百岁的人生旅途里,他有说不完的人生故事,忆不清的坎坷曲折,更有割舍不了的黄埔情怀。一位经历了抗战烽火洗礼的老兵、伴随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路走来的同学会领导、和蔼可亲的世纪老人,仍在用乐观豁达、与时俱进、淡定从容,续写着自己的不老人生。带着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我走近了他和他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3.
1993年,在中山公园由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报告会上,我认识了黄埔老人李甦,那年他已经90岁。他说他认识我父亲(我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2总队炮兵1队毕业),他们常常一起参加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的会议,还常常住在一个房间。就这样,我和李甦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渐渐了解到他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历经磨难,但始终热爱国家,坚持为黄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丁开明 《黄埔》2014,(5):75-77
正201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在徐州市委统战部、民革徐州市委会举办的座谈会上,家住泉山区翟山街道的97岁老人田茂华介绍黄埔军校生活、重温抗战经历、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让人看到一位黄埔女生76年来弘扬"爱国革命"黄埔精神的情怀。爱国革命结缘黄埔田茂华出生于徐州一基督教家庭,母亲是西关教堂的传教人员。她在教会培心中学学完初中课程后,  相似文献   

5.
更正     
《黄埔》2007,(5):64-64
6月28日,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隆重举行“为在津黄埔抗战老兵捐赠药品”活动启动仪式,向黄埔抗战老兵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5)
正7月7日,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协办的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第十一届黄埔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此次论坛以"凝聚民族魂,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与会嘉宾、学者在致辞和发言中追溯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悲壮历史,回顾了广大黄埔师生为夺取抗战胜利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与巨  相似文献   

7.
为践行黄埔军校同学会“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进一步调动广大黄埔同学的积极性,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奉献力量,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撰写了“进一步发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稿。同时,为宏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撰写了“建议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褒扬抗战老兵,宏扬爱国主义”的提案稿。上述两提案由四川省黄埔后代、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心带到北京全国政协会议上。四川省黄埔同学会向全国政协会议呈送提案@川埔  相似文献   

8.
图片报道     
《黄埔》2010,(6):15-15
10月15日至17日,中央电视台《黄埔军校》摄制组在贵阳采访多位参加过抗战的黄埔老兵。图为101岁的黄埔抗战老兵、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吕传镛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3)
正长春岳氏万全堂中医院院长岳天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坚持常年免费为黄埔老人送医送药,在黄埔老人中口碑极好,社会各界也赞誉有加。怀着对黄埔前辈的崇敬、对岳天生院长的感佩心情,笔者与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郭士健相约,一同去走访岳天生院长和被他关爱、救治过的黄埔老人。路上,郭士健秘书长首先向我讲起了——岳天生院长的故事岳天生,1953年5月15日出生。在这个中医世家,蜚声海内外的岳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08,(6)
2008年9月11日,北大医院告别室内庄严肃穆,黄埔老人苗青圃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他带着那颗无怨无悔、无愧人生的心,走完了93年奉献、奋斗的一生。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黎原,黄埔军校同学会原  相似文献   

11.
各地飞鸿     
《黄埔》2007,(4):61-61
广州市拨专款帮助解决黄埔同学生活困难;一位黄埔老人的肺腑感言;华东地区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泉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陈超云今年已是90岁高龄,他于2004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和第六届福建省健康老人。陈老的健康,源于他开朗的性格,对人对事豁达大度。陈老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九期炮兵科,解放初期至1965年曾任泉州市中、小学教员、校长等职,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离开了教学岗位,经历了许许多多坎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老也和广大黄埔同学一样,在政治上得到平反,特别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更是让黄埔同学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广大黄埔同学的关爱,陈老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同学会的工作中,学习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3.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黄埔军校同学会于2005年9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黄埔精神与抗日战争”专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齐续春出席研讨会,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祖统委员会主任、原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赣骝,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程元到会并讲话;出席研讨会的有黄埔军校同学会部分在京理事,台湾、香港,美国的黄埔校友及亲属,部分在京知名黄埔后代;全国政协、海协会、民革中央、台联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国防大学、军事科学研究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委党校、…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5,(3)
<正>(2015年5月11日)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在当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过四次大会战的英雄之城长沙,来自祖国大陆、台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同仁汇聚一堂,共同出席"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黄埔论坛",缅怀抗日先烈的历史功绩,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黄埔军校同学会,向在抗战中牺牲的黄埔英烈表示深切的怀念!向所有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黄埔同学、亲属及有关方面代表人士,并通过你们向海内外所有黄埔师生及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7,(4)
正我敬仰的黄埔前辈同时也是黄埔作家、诗人孙宝礼老先生离开我已经6年多了,无论在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还是原宣武区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特别受尊敬的老人。孙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仅因为他的文笔很好,还因为他不顾高龄,积极参加原宣武作家协会的各项活动。孙宝礼先生1942年1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第17期13总  相似文献   

16.
夏世铎 《黄埔》2008,(3):20-21
说起来,我与《黄埔》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早在《黄埔》杂志创刊前,黄埔军校同学会即于1986年出版了《纪念北伐战争六十周年特刊》、《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并于1987年出版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专辑》。这三期《专辑》我都激情满怀地仔细阅读了。刊中有中央领导同志和黄埔前辈热情洋溢的讲话,还有充满爱国革命精神的、动人心弦的文章,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16年前(1988年)黄埔杂志社在京成立,在“创刊号”上发表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徐向前元帅的题词:“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给黄埔同学很大鼓舞。1984年,在北京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其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1985年3月,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亦宣告成立。当时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所属沪、浙、闽两省一市,登记校友有四千余人。我于1985年向上海黄埔军校同学申请入会,1986年10月1日被批准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以后又收到“会员证”。当我拿到“会员证”时,真是感激万分,热泪盈眶。徐向前会长的题…  相似文献   

18.
姚惠珍 《黄埔》2009,(3):61-61
张淑菊,原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副书记.现任兰州市妇联主席,被黄埔老人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人”。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也授予她“黄埔贴心人”称号。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7,(4)
正我是2007年年底到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至今10年了。记得有一年在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使我们至今难忘的事情。那是在2014年,我市健在的近20名黄埔老兵分别居住在市区内和下辖的四个县、乡、村里,每次看望慰问要安排至少3天以上时间。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安排元月6日至8日开展春节慰问黄埔老兵活动。市黄埔  相似文献   

20.
张宏微 《黄埔》2013,(4):25-25
2013年6月18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四川海外联谊会和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黄埔论坛在成都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黄埔精神与历史责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在发言中表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人的"灵魂",爱国主义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