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坚 《外交评论》2020,(1):1-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价值取向上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即旗帜鲜明地坚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初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与倡导涵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形成理论自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与"两个决不会"思想,对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进行深刻洞察得出的重要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从历史哲学高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思辨与理论创新精神。习近平外交思想富于鲜活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敏锐洞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动、以新型全球化理念积极引导全球治理等方面。习近平外交思想使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升华,开辟了中国外交哲学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外交评论》2019,(2):135-156
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开研究。外交礼宾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能,是外交活动最直接和最显著的表现。由于礼宾工作操作性强,学理性相对薄弱,受重视程度与其在外交中的地位是不相符的。本文试图从外交礼宾的视角探讨中国外交的特色和风格,以期加强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解。自改革开放至2012年,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外交礼宾具有国际化与简化的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礼宾发生鲜明变化,在国际化的基础上呈现出大国风格与大国气象。外交礼宾礼仪是表象,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际化进程以及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外交礼宾发展变化的梳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格局与气象。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类文明篇章"。从文明向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批驳了当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文明中心主义,以及全球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等野蛮行径,指出人类文明面临主体性下降的共同挑战。从世界视野回答了"我们怎么办",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文明叙事逻辑的当代延展,堪称全球化历史时代的精神精华。从自身定位回答了"中国如何做",为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出场""在场""现场"既构成了逻辑完备的理论程式,有力驳斥了文明冲突论,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领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4.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0,24(3):25-29
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学要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外交思想为理论基础,新中国外交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和思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对当今时代特征,战争与和平问题,中国外交的纲领、路线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外交风格和艺术丰富了外交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世界需要聆听中国,中国需要参与世界,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更是积极寻求与世界的互动,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该思想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它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同时更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进一步彰显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植根中国厚重的"和"文化,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中国外交思想和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发展。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以新高度升华了中国外交目标;丰富和平发展道路内涵、划出国家利益底线,以新力度明晰了中国外交原则;创新"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内涵、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以新深度拓展了中国外交布局。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特征。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广大学者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化,他们从产生背景、形成发展、概念内涵、理论渊源、时代意义、现实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当前及今后的学者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侨务公共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确定其正当性和认同度的一条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总结致公党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优势、特点和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围绕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建议做好统筹规划,积极推动涉侨部门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协调配合;发挥"侨""海"优势,多渠道拓展致公党服务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领域和空间;重视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有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体系的建立;创新履职思路,努力推动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机制建设和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当前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绝大多数研究采用了规范研究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溯源、框架体系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严重忽视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的学理性不强等不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解决好"研究什么""为谁研究""怎么研究"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打开学科边界,以马克思主义为原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点,以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为支点,找准理论研究、实践对策与阐释宣传的结合点,构建规范研究、定量实证研究、定性实证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相互促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性,确保了国内政策的连续性。作为国内政治的延伸,中国外交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和外交布局等方面也表现出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做出了新的判断和阐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大国身份更加明确,大国外交内涵更加丰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来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必将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确定之中国应对不确定之世界,以确定之政策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大国担当更加积极有为,大国特色更加显著,大国风格更加明确。以二十大为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展现出更有底气的信心,保持健康和理性的大国心态,更好地利用外交落实对外政策,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22,(6):1-21+16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了中国国内政治的稳定性,确保了国内政策的连续性。作为国内政治的延伸,中国外交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和外交布局等方面也表现出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做出了新的判断和阐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大国身份更加明确,大国外交内涵更加丰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未来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必将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确定之中国应对不确定之世界,以确定之政策推进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大国担当更加积极有为,大国特色更加显著,大国风格更加明确。以二十大为新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将展现出更有底气的信心,保持健康和理性的大国心态,更好地利用外交落实对外政策,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出了中国原创性贡献,具有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民族性、包容性的鲜明特点。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我国宗教工作的创新思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科学内涵,可以从正确认识宗教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坚持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做好宗教工作关键在"导"、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等七个维度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的理论探索,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是历代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代代相承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习近平最终完成并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顺应世界潮流确定和平发展战略的思想武装,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亚青 《外交评论》2008,27(1):9-17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外交实践、解决中国外交重大问题的理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来源,以时代观、秩序现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定位为重要前提.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时刻,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已经是中国外交迫切需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大国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外交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反恐打恐为主题强调了大国合作的外交战略。新世纪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外交局面逐渐形成主流:21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揭示大国外交的必要性,中国的新世纪外交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大国外交,树立大国意识,从而最大化地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良性国际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当然,中国推行大国外交要以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原则为基础,更要警惕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外交评论》2018,(1):1-15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思维和谋划的新征程。中国外交的动力主要源自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外交的对象和议题则主要是国际性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践和理论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战略思维、谋划和实施没有止境,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为此,中国正在加强战略思维和谋划,确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战略目标,以新型国际关系为主要战略途径,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战略平台,努力使外交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贡献,同时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为服务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对世情、国情进行了深刻、精准的分析研判,逐渐认识到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对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和策略方针,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特征鲜明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这一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和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是毛泽东国际统战思想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毛泽东国际统战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作为外交思想的核心论点,三观紧密相连、相互啮合。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三个方面的演进历程分析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平衡,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平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体系。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思想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中国梦、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正在发生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变化;中国也处于从地区性发展中大国向全球性大国、乃至世界强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中国外交的任务更具挑战性.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建设更具迫切性.但是,当前中国外交的理论建设大大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亟须切实增强实践自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努力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以理论指导中国今后的对外关系,并使之融合于国际主流外交理论之中,从而成为推动和平、合作、发展的时代潮流向前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