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向来是人们传颂的对象和学习的楷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从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当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具有两方面的重要内涵:英雄人物是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英雄精神是以爱国为核心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宗旨和根本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丰富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权力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奋斗观以及"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的亲情观。在新时代,必须抓好人生的"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发展成果服务人民;严把干部的"权力关",让权力真正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3.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内涵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即如何科学理解因时代、空间、受众的差异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的深刻变化.出场不同于在场;"出场与差异"是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永恒的主题.由此.我们既要反对把当年马克思思想文本当作超越历史、永恒在场的教条的僵化理解,更要反对"后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时代差异看作是异质性的根本断裂,科学阐明"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在资本全球化造就的"中心一边缘"世界两极结构中,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更要基于本土立场,反思中国问题、创新本土理论;在主体读者选择和阐释话语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叙事既要有真正的哲学方式,更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出场形态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因素的阻滞: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双重阻击;"书斋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现实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严重挫伤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好感度等。消解这些阻力因素,需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不能任由其扰乱人民大众的思想;需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性和通俗性,打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理论隔阂;需要纠正人民群众的认识偏差,厘清社会现实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民观"就是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思想,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人民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升华和凝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立场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核心。"人民观"的价值体现在:尊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伟大事业胜利的前提;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党一以贯之的使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政治优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新贡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并对其理论起点、历史起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推动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和群众打成一片"体现了党的价值追求与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工作艺术,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群众打成一片"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观和执政观的具体体现。深刻理解"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理论基础,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可能走向现实,从抽象走向具体,必须通过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群众解放的学说,也只有深入实践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真正力量。党和国家、人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充分承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使其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发展与创新。在新时代继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性原理和历史主动性原理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民心观,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特别重视贴近普通群众的心态来开展工作。列宁强调工人阶级的决心和坚定意志,是夺取胜利的决定因素,并从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两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心观。马列主义的民心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对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民群众的概念,学界有着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创新与发展,并形成了践行和传承这一群众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数百年来,孙悟空已经成为人民大众心中不可颠覆的"除妖降魔、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分析孙悟空"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英雄特质从何而来,循着孙悟空的成长轨迹,以他在《西游记》中先后出现的五个身份名称,即石猴—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为主线,分析其与这五个身份相对应的自然自我—自在自我—张扬自我—膨胀自我—改变自我的演变进化过程,探寻孙悟空是怎样在艰苦卓绝的历炼中,最终实现超越自我的升华,塑造出世人交口称赞、叹为观止的英雄特质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共产党人持有的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它从创立至今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形成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也使得中国的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国以民为基、党以民为源的深刻含义,表明了我党从严治党,取信于民的坚定信心,要求全党同志牢牢记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相似文献   

16.
如何正确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在民族教育中,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是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任务,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任务。“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对其能否正确理解,是关系到如何对待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关系到能否团结广大的信教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热点声音     
《人事天地》2012,(3):4
做好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要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目的,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安排什么,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近日在山西省调研时强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人本观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人本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绳,摆正党群、干群关系,是其基本思想和根本主张。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本观思想,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她在追求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道路上逐渐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在制定党的纲领过程中,必须实现最终目的和党内日常斗争的统一;在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要以一般的集中制为基础,发扬民主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自我集中制;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提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以反对机会主义的渗透;协调好群众和领袖之间的关系,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等。重新审视罗莎·卢森堡的政党建设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处理好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指导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积极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应对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复杂问题与挑战的必然要求,无论对于党还是整个社会和民族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次实践活动既契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群众史观的要求,又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在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增强"三个自信",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