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1年春天,日军鉴于对山东多次集结重兵"扫荡"无效,便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派遣特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渗透,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隐蔽战线的对敌斗争形势更加复杂。一个自称是"八路军朋友"的日本人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自称是"八路军朋友"的日本人出现在山东鲁中抗日根据地敌我接合部的沂水县大安庄一带。这个日本人自称叫水原清,是日本共产党员,表示要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帮群众解决困难。他经  相似文献   

2.
<正>三、"百团大战"与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沉重打击华北日军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意识到日军"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他制定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4月发生在山西榆社县境内的白庄伏击战,是抗日战争困难时期党领导决死纵队伏击日军的经典战役之一。这次战斗以很小代价取得了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挫败敌人分割、"蚕食"根据地企图的最佳战果,受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首长的通报表扬。此役鼓舞了抗日军民,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日军对太行、太岳根据地开始所谓的"驻晋日军总进攻",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派出一大批党员干部和一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因此,我的家乡也成了有名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记得那一年,我19岁刚从师范毕业,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区政府安排我在中心小学当校长,并担任抗日青年救国会会长。我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随着日军的进攻,整个山东变成了战场,到处燃烧着仇恨的烈火,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其时的家乡已经安  相似文献   

5.
正1941年夏,八路军山东纵队在一次对日军的作战中,首次缴获了一件威力巨大、很多指战员都从未见过的奇怪武器。原来,它竟是日本最新研制的"九二式"重机枪,日军当时在整个山东战场也只有两挺。它被缴获后,日军如被摘去"心肝",为了追回它,对八路军软硬兼施,甚至开出了"还我重机枪,即停止‘扫荡’"的"优厚"条件……调兵遣将迎战来袭日军山东寿光县清水泊地区是连接胶东、清河和鲁中抗日根据地的红色走廊。1941  相似文献   

6.
正1938年9月起八路军一一五师奉命陆续到达山东。它的到来,加强和壮大了山东抗日武装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带来了空前活力。他们打击地方反动邪恶帮会、破坏敌人运输线、粉碎日军"扫荡",拔据点、端炮楼让日伪军  相似文献   

7.
1944年6月以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已完全处于守势,以前每年冬季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此时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为了扭转败局,日军挖空心思,不断派出特务,千方百计地潜入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在我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战区,由于忌惮八路军火炮的威力,日军在八路军制造炮弹的炸药上打起了  相似文献   

8.
从1941年5月开始,至抗日战争胜利,邓子恢一直担任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领导与指挥淮北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和伪军发动的各种"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各种进攻和摩擦,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邓子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途径,阐发其宣传思想,以指导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服务于抗日、反顽和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1,(10)
正1940年以后,日军对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越来越频繁,封锁也越来越严密。国民政府也调动重兵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抗日根据地军民处于极端困难中,沿着太行山区清漳河随便走到哪村哪户,揭开锅看看,很难见到几颗米粒,尽是野菜野果。面对这种极端困难局面,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要把加强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1943年10月,正当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部队在被敌我双方称为"王疯子"的勇猛战将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最为成功的伏击战,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秘密谍报站送出绝密情报1943年,我抗日军民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我敌后战场的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恢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建设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36年起,中共曾先后派黎玉、张经武、郭洪涛、罗荣桓、陈光、徐向前、朱瑞等到山东工作,他们都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尤其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罗荣桓抱病受命,不负重托,进一步巩固了八路军在山东的战略地位和壮大了山东的抗日武装。对罗荣桓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毛泽东后来曾有过高度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相似文献   

12.
正平北抗日根据地对晋察冀乃至华北抗战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后党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进行国内斗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起了护卫和屏障作用,并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站和战略依托点平北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牵制、抗击了大量华北日军和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直接威胁着平古、平绥两条联系东北、绥远的铁路大动脉,威胁着华北地区日军最大的统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奶奶杜怀兰1897年出生于莒县横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前横山村,她虽裹着小脚,行走不便,但充满极高的爱国热情。1941年后,日军对我横山抗日革命根据地频繁进行疯狂扫荡,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掠,无恶不作。滨海区党组织和八路军面对严峻形势,开展了以"前横山,后横山,一溜崮西青山前"为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曾流传着一位公安战士的传奇故事,他被日寇押赴刑场身中两枪竟死里逃生,后被山东省著名抗日老人范明枢相中,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他为妻。这位在我党公安战线叱咤风云的英雄,就是曾任中共南沂蒙联防办事处锄奸科长,解放初期担任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的张国峰。黎明时分敌人包围"小延安"1938年8月,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进驻沂蒙岸堤,正式开辟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自此以后,山东八路军总部指挥机关和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机关以及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省委党校等陆续驻扎在这儿,被誉为  相似文献   

15.
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战略任务。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响应北方局“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从1937年底到1938年春,在齐鲁大地先后发动了几十起抗日武装起义,打击了日寇,振奋了民众,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在打败日寇、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中华民族高举抗日大旗,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八路军部队在敌后战场取得很大胜利,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节奏,赢得了宝贵的抗战时机,将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在冀中大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行动,他们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贺龙部的抗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19块。从地域上看,各抗日根据地基本上是建立在一个省份的某一局部边区或数省交界地区,惟独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比较完整地建立在原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全省规模。虽然津浦路以西的地区被划归冀鲁豫边区,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体部分的完整性影响不大,且该地区在1941年6月以前仍归山东分局领导。为什么山东抗日根据地能够在一个省份内完整、统一地形成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山东境内山地、湖泊和平原交错,沿海港湾较多,矿藏和物产丰富,并且人民富有反抗传统,为建立大片根据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青东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要地。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方兴未艾。离上海仅三四十公里的青东游击根据地是沪郊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有中共青浦工委领导的顾复生的三支队。1939年7月,他们密切配合东进而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打击吴淞江日军、歼灭汉奸、伪军,奇袭上海虹桥机场地区、痛击忠义救国军姚友莲部,震惊了淞沪地区敌人,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啊。人民军队军威四扬,对日军造成了直接威胁。日军现这一块游击根据是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蠢蠢欲动,日益加速大扫荡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 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创建的 第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又称皖东 抗日根据地。因津浦铁路从皖东境 内穿过,日军占领津浦铁路后,皖 东被分割为路东、路西两个地区。 邓子恢是开创淮南抗日根据地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4年4月,邓 子恢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渡过长江,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立新四军江 北指挥部,为将来建立淮南抗日根 据地、发展华中抗日武装力量做好 准备。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的疯狂破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民众生活困苦,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威胁着抗日根据地的生存。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裁减冗余人员,倡行精兵主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缓解群众负担。精兵简政政策的推行,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度过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政权建设、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誉为"精兵简政的模范",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