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战时期,卫生防疫工作直接关系着中国军民的身体安危,甚至整个抗战大局。基于此,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卫生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团结了一大批中外医学界人才,为中国抗战凝聚力量。南方局领导的《新华日报》不仅真实记录了国统区霍乱、赤痢、疟疾等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流行情况,时刻关注民生疾苦.  相似文献   

2.
胡大牛 《探索》2005,4(4):29-32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长驻重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在工作实践中,周恩来率先垂范,南方局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主义崇高思想境界为坚实基础、以追求抗战团结进步的爱国理想信念为奋斗目标、以勇于艰难开拓和克己为人的巨大人格力量为精神实现方式、以坚守革命节操严守党的纪律的浩然革命正气为保障条件的红岩精神,保证了以统一战线工作为重点的南方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民主政治格局的开创,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流砥柱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前进方向。抗战时期在重庆成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前哨阵地。在与国民党交往中,南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战期间,从1939年以后中共中央设在重庆的代表机关,领导整个中国南部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坚决贯彻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民族抗战的坚强堡垒,发挥了红岩精神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南方局领导的革命斗争不仅直接推动了当时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且对后来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功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全 《党的文献》2003,(3):51-57
中共中央南方局 ,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构。南方局的历史使命 ,是在党中央领导下 ,团结带领国统区各阶层人民 ,同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一道 ,为完成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 ,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南方局开展的一系列政治斗争 ,对维护国共合作 ,推进抗战向前发展 ,实现战后和平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 ,应全面、科学、准确地认识南方局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特殊的地位。我党在香港的抗战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1936年至1940年与1941年两个时期,以1941年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科技、卫生等多条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南方局高度重视卫生战线的统战工作,不仅团结了大批中外医学界人才,凝聚抗战力量,还为战时八路军、新四军伤员救护提供了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周恩来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国统区以及部分沦陷区党的指挥中心。群众工作是南方局各项工作中成效比较突出的。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南方局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唤醒大后方广大工人、青年、妇女、农民群众,开创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一是在思想上激发了各界群众的抗战意识,在组织上强化了各界群众的抗战能力,在行动上孤立了亲日势力的投降逆流,夯实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二是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促进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三是使南方局在大后方站稳了脚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影响积聚了党的外围力量和广大进步群众,使党的自身力量在群众工作中发展壮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我们今天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9.
风雨同舟     
<正>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抗战、团结、进步方针,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推动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中国妇女联谊会等抗日救亡团体,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中旬在重庆正式成立之时,中国抗战形势正发生急剧变化。自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正是在这个时局转换关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受中共中央之委托,于2月下旬至5月底,有一次江南之行,其主要任务是到新四军视察,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决定新四军的发展方针和解决新四军最高领导层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扎重庆,结庐红岩,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在南方局这段时期,周恩来始终高举抗战、民主两大旗帜,广泛开展抗日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局面,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民主运动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威望及世界的影响作出了卓越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时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南方局的决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主导这个演变过程的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同时周恩来关于华南形势及其敌后游击战略的认识也在一定时期起了作用,这是“南方局”曾在桂林出现的一个原因。但这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设立中央局的规范程序相悖,与时局的发展情况不吻合,也与毛泽东关于通过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成立新中国的基本战略构想和通过大统战在敌后由北向南逐步以战略包围敌人、发展自己,并通过在国统区的小统战配合保障之的战略部署不相符合。到1938年底1939年初,时局和相持阶段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已经清晰,毛泽东的战略思考和部署最终形成,南方局以重庆为中心在国统区及部分敌占区全面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得以确定,成立南方局的决策过程最终完成,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在重庆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新形势,经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共中央长江局的基础上筹建的。但是,南方局的成立却历经几多曲折。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继续商谈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尚未解决的事宜,同时决定成立一个负责国统区党的工作的机构。中共中央先后成立了长江局和南方局,负责领导长江流域和中国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中央代表团。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由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世纪风采》2012,(5):29-32
抗战时期,湖南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抗战队伍——中共中央南方局(前身为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下的抗敌演剧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和干扰,坚持到炮火纷飞的前线慰问将士,到后方宣传我党抗战政策,在湖南的抗战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5周年。5年前,为纪念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民族危亡之际,肩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命,领导南方广大国统区党组织和人民坚持抗战的光辉业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重庆市委联合拍摄了八集电视纪录片《千秋红岩》,并于2011年成功播出,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正抗战爆发后,中国妇女从苦难中觉醒,"以英勇的姿态出现在抗战的各个工作部门",并"表现了惊人的成绩"。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当时一些妇女界领袖的提倡、宣传是分不开的,邓颖超便是其中之一。抗战时期,邓颖超先后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出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直接领导党在国统区的妇女工作,为维护妇女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正从中央外事组到中国外交部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为了更好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战争胜利进行,1939年4月,南方局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南方局外事组在宣传我党抗战立场和主张,争取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9.
苏振兰 《党史纵横》2010,(11):38-39
1941年春,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日子,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万马齐喑。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在重庆加强了文化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下,南方局工作人员徐冰等采取多种形式联系和团结文化界人士。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从中央外事组到成立外交部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为了更好地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促进抗日战争胜利进行,1939年4月,南方局正式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1940年12月改称外事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南方局外事组在宣传中共抗战立场和主张,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共合作面临破裂的危险。在皖南事变发生前,周恩来等多次会见美国驻华使馆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