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全民族的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等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谈判期间,作为毛泽东的左右手和亲密伙伴,周恩来除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外,还亲自安排毛泽东在重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3,(18):24-37
第25集命运决战1945年8月28日下午3时36分,476650号军用飞机在重庆平稳着陆。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走出机舱。他头戴盔式太阳帽,身着蓝布中山装,神态平和安详。他与前来迎接的各界人士一一握手,短暂交谈后,乘坐一辆专车前往桂园,住进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这个中年人就是毛泽东。他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共商国是,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建国"。毛泽东此行,举世瞩目。战后的人们向往和平,对重庆谈判抱有无限的希望。《大公报》记者描述当时各界人士的激动之情:"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那么,重庆谈判能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和平梦想呢?战后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毛泽东敢亲自来重庆,这大大出乎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中国前途和命运进行的一次历史性谈判。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45天,除了常住红岩村,林园、特园、桂园也是其主要活动地。毛泽东在谈判期间开展了广泛的统战工作和社交活动,用行动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诚谋求和平,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展现了共产党领袖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  相似文献   

4.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彻底胜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时期所铸就的一种代表历史转折和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肖瑶 《党史纵横》2001,(2):33-34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当和平与民主的曙光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连续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对蒋介石先发制人,大搞"假和谈,真内战"的伎俩,毛泽东洞若观火,决定"假戏真做","将计就计",去重庆,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谎言,争取政治上的最大主动权.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和国民党政府谈判.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谋求和平、停止军事冲突,在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之后,酝酿成立了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停止冲突与恢复交通三人军事小组及其领导下的调解处理上述具体事务的军事调处执行部。毛泽东果敢赴陪都重庆,促和平谋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和民主,医治战争创伤。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应蒋介石电邀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双十协定"。图为毛泽东等离开延安时的合影。  相似文献   

10.
报刊文摘     
1972年2月,尼克松时北京之行,带来了一批礼物。作为向这个古老国度的献礼,尼克松代表美国人民向中国人民赠送了一对产于北美寒极的稀有动物麝香牛;中国人民则向美国人民回赠了两只珍贵的大熊猫玲玲和星星。 除了国礼,尼克松还带来了私人礼物送给毛泽东。尼克松送给毛泽东的有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两样礼品,毛泽东欣然接受,但事后却上交了国库;他留下的只有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关头伟人重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抉择。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争取中国走向光明前途,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代表赴重庆谈判。28日下午,毛泽东和周恩  相似文献   

12.
郭明 《党史文汇》2001,(12):30-32
国民党反动当局一手制造了《解放》报事件中国人民历时 8年之久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以后 ,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 ,休养生息 ,以恢复战争创伤。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面伪装和平 ,于 1 945年 8月三次电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另一方面 ,又积极准备内战。国共和平谈判在重庆进行了 43天 ,于 1 0月 1 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公布不久 ,蒋介石即撕毁协议 ,在美国支持下大举向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 ,并对接收区实行法西斯统治。 1 0月 1 0日 ,美国海军航空队进驻北平。…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行进到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美、英、中三国的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广播天皇的“结束战争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中国的和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身入虎穴 1945年8月10日晚,当蒋介石得悉日本发出乞降照会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要他命令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维持现状”,“除按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当时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基本估计,提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提醒人们防范战争。他论述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采取的基本态度: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它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他认为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是,依靠人民斗争,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支持欧洲等国家的反控制斗争,同时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想和制定的方针,是其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和平思想,这包括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解放的和平思想;积极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内政治冲突的思想;优先考虑和平方式实现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思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基础的思想;反对世界大战,不怕世界大战,发展和平力量,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等内容.毛泽东和平思想具有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毛泽东和平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中国和平思想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渊源.是中国和平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在张治中将军等人的陪同下,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毛泽东飞赴重庆,是震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共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努力,终于促成《双十协定》的签订。尽管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最终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而被彻底击碎,但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却使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的建国思想如随风飘撒的春种,落地生根,征服了人心。无疑,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仁大义之举——重庆谈判,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记者所采访的王文彬老人,至今回忆起重庆谈判期间的所闻所见,仍然激动不已。王文彬算得上一位世纪老人了。他1907年出生于陕西蒲城,193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8月,毛泽东在其名篇《矛盾论》中提出一个论断:"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可以转化为和平,和平也可以转化为战争,但这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剖析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单纯思辨的结果,而是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外战争史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革命战争经验和世界战争经  相似文献   

20.
剧版《大决战》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式立体式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讲述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4年间,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处于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时期,承载着全国人民对和平的希冀,依靠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力量,用革命的武装击败反革命的武装,以少胜多,最终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