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他随贺龙率领第十八兵团进军西南,解放西南,开始了与大西南的深深情缘。此后至1952年秋,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川北建设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2.
<正>胡耀邦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曾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新中国成立初期,35岁的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和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在主政川北的2年间,他秉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创了川北建设的新局面,使川北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四川解放后,中央撤销四川省建制,设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省级行政区),胡耀邦时任川北行署主任,行署驻南充。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行署撤销,胡耀邦调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川北行署旧址作为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校址。胡耀邦离开南充后十分关  相似文献   

4.
钱江 《党史文苑》2012,(23):26-29
李昭是胡耀邦相濡以沫大半生的伴侣,1952年7月,四川省川北区党委书记胡耀邦奉调北京担任团中央书记。当时李昭32岁,时任四川省南充市委主管工业的副书记。随胡耀邦进京后,她先是到全国总工会担任人事科科长,1953年底调任北京国棉一厂副厂长,后历任国棉一厂党委书记、北京市纺织局副局长等职,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今年12月,李昭将度过自己91岁生日。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节,她的家里宾客盈门,老朋友、老部下和他们的孩子们纷纷前来看望。其中就有原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的女儿萧凯。萧凯大学毕业后到北京纺织局工作,算得上是李昭的年轻部下了。而李昭呢,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服务于北京纺织行业,是专家型领导  相似文献   

5.
正1952年7月、8月之交,胡耀邦由川北区(当时四川省分置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省级行政区)党委书记兼行署主任任上,调到北京重新安排工作。北京从此成为胡耀邦大半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川北是胡耀邦十分留恋的地方从1950年2月至1952年7月,胡耀邦主政川北区两年多,政绩突出,收到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西南局和毛泽东、邓小平对他工作加以肯定、表彰的文电20余件。在川北,胡耀邦工作繁忙,心情舒坦。在这些日子里,他逐渐熟悉了自己的上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胡耀邦和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6.
铿锵之声言犹在耳回忆胡耀邦同志解放初期在川北的讲话片段张伯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1950年春到1952年秋,担任川北区党委第一书记、川北行署主任、川北军区政委,集川北党政军要职于一身。他作风朴实,讲求实际,经常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参加各种...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1915.11-1989.4),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儿童团湘东南特委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行署主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第二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辞去总书记职务,同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100周年诞辰,本刊特设专栏,以示纪念和缅怀。  相似文献   

8.
1949年,胡耀邦随贺龙率领的第18兵团进军并解放西南,此后至1952年秋,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由此与大西南结下深厚情缘。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胡耀邦又多次深入四川、贵州、云南考察,在此基础上,他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大西南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生于1904年8月,胡耀邦生于1915年11月,邓长胡11岁。他们两人相识于江西中央苏区时期,真正交往开始于1949年。1949年初,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的十八兵团进入四川作战不久,便正式编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胡耀邦任川北区委书记,直接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1952年7月,邓小平与胡耀邦差不多同时从西南调入北京。邓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胡任中国新民  相似文献   

10.
主政川北的胡耀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锐 《党史天地》2006,(3):13-18
曾经是红军长征时期的“红小鬼”。曾经戎马生涯、南征北战。新中国甫建,时任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被委重任,主政川北这一当时的省级行政、军事长官。为了稳定川北,他以出色的军事才干全力肃清匪患,以保障川北人民的安定生活……为了发展川北经济,他不拘一格,大胆起任贤能,健全各级领导班底……他慧眼独具,改建了川北大学,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为川北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作出了贡献……胡耀邦的人,人如其名,光耀神州,光耀华夏。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主政川北期间,为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公立川北大学的合并与扩建、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师生思想改造等诸方面,不仅亲自领导制定了专门政策,而且深入学校,关注教育政策的实施。胡耀邦在川北期间对高等教育所作的努力与实践,不仅推进了川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投身革命后,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和部队政治工作。抗战期间,他一直在延安总部机关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又在华北部队任职多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三度担任地方一把手。这三次任职,尽管时间都不长,但对他的成长历练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出任川北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1949年12月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率部随贺龙从陕南进军大西南。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胡耀邦作为川北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在进行土地改革的过程中,根据中央土改精神,结合川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清匪肃特,安定秩序;宣传政策,动员民众;划分阶级,明确界限;没收征收,制裁不法;查实田亩,分配土地;土改复查,填发证书等工作,从而消灭了川北的封建生产关系,巩固了当地人民政权,激发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推动了川北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2月20日,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到达南充,担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委员会主任、川北军区政治委员、川北军区党委书记。24日,南充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25日,胡耀邦在会上作《川北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人民的新川北而奋斗》的讲话,提出肃清匪特、加强春耕恢复生产和迅速完成公粮征收的三大任务。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动员广大群众,而要动员群众,宣传工作是前提,办好报纸又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与农民赵本健金青禾胡耀邦同志离开他工作过的川北已40多年了,但他时时处处心系人民的高尚品德,却在当年川北行署驻地四川南充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南充市新建乡西门坝村老农民赵本健,一提起胡耀邦同志,就抑制不住感情的激动,双手颤抖地说:“哎...  相似文献   

16.
三次聆听胡耀邦教诲陈立卓我在乐至县工作,曾三次忝列教模代表,到南充出席川北行署文教厅召开的会议。每次都荣幸地受到了川北行署胡耀邦主任莅会的谆谆教诲。1951年春节期间,我和乐至县的教模代表及工农学员代表共计五人,步行400华里,去到南充参加川北行署立...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人们鲜见胡耀邦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如今,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的电影——《青春激荡的年代》在全国上映。电影中的时间被设定在1952年到1957年之间。历史上的这段时期,胡耀邦担任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电影镜头连接了历史和大银幕,讲述了那段时间里他和青年之间的故事。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称同志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随  相似文献   

18.
钱江 《湘潮》2008,(9):10-13
1952年8月,原川北区党委书记胡耀邦来到北京,就任团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19.
党团省委主要领导成员职务变动的概况。由于漳州特委一成立就注意秘密工作,国民党叛变时,除走散或到外地工作外,保留一批领导骨干。成为省委成立后主要领导成员的组成部分。加上反动派比较腐朽,革命力量遭受破坏比较不严重。到我离开福建时(1931年1月初)领导成员中除正常的调动外,是相对的稳定。至于职务则均有所变动,因时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5,(11)
<正>1950年2月至1952年7月,胡耀邦主政川北区。恢复和发展经济,使人民摆脱贫困是他的中心工作。当时的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农业生产上,成绩相当明显。以1952年的农业生产统计情况来看,与1949年相比,粮食增长132%,棉花增长150%,蚕丝增长120%。在地方工业的发展上,也相当显眼。全区的发电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川北的煤矿业、南充的丝织业稳步发展。胡耀邦当时工作异常繁忙,心情却是舒坦的。在这些日子里,他逐渐熟悉了自己的上级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正是由于主政川北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