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听了名师的点评,我们真的是受益匪浅."2008年1月4日上午,台州市黄岩区平田学校青年教师蒋仙春课后由衷地说.当天,民盟黄岩区支部组织名教师来到平田学校支教,通过徒弟上课、师傅点评的方式,检阅年轻老师成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平田清明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主要奠基人之一。其市民社会理论是对日本市民社会理论先达的继承与超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其注重回归马克思原初语境的研究方法,带来了一股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新风。平田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设想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勇 《人民公安》2014,(12):30-31
<正>贴心的"家门口派出所"是倾注了"情、责、爱"的地方,是用"万千百"、"六必到"、"四个一"、"三个一把"的真情工作换来的信任。2006年,当兵17年的我从邱少云生前所在的部队转业,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我所管辖的咸东社区是一个被城中村包围的老城区社区。初到社区时,社区的状况可以用"四无"、"三多"、"一高"来概括。就是,院落无物业、无  相似文献   

4.
正用动漫种下小美好向世界传递正能量当代广西年度重点策划"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原创微视频我是王羽潇,"可可小爱"品牌创始人。2011年,我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在广西创办了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出公益动漫《可可小爱》,登陆全国上千个电视频道、网络点击量超过千亿次。《可可小爱》还走出国门,在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电视台播放。我希望,可可小爱这一对公益大使,把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东方智慧,分享给世界更多国家的人。  相似文献   

5.
书写的我     
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只是生活多了一些盲目,我已然是忘记了那份由写而生的感动。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已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一撇一捺的字里行间里,我仿佛看到迎面走来一名少年,从豪情激昂到彷徨困惑,在碰壁转身之间,留下了那一串串的心情印迹。曾几何时,我也是一名"高产作家"。仅2009年一年中,便发表了18篇文章。刚刚投入交警系统参加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当市人大代表第十个年头了,也是本届市人大召开的最后一次大会了。预备会议那天下午,当我踏进位于世博中心熟悉的会场,突然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再次看到主席台上高悬的国徽,内心油然升起一股热流,生发出一种难言的感动!十年来认真履职、积极建言,深恐辜负"人大代表"的神圣称号。可是真的处于本届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留恋和感怀不免溢满胸间。其实,我的"代表年龄"已有十五年了,在市代表前我还当过五年的区人大代表。我第一次真切感受"人大代表"这个概念是在1998年。那时,我参加杨浦区江浦街道东茭白园居委会选区的代表选举。当时的候  相似文献   

7.
胡冰 《人民公安》2014,(8):60-61
<正>随着4月17日微博的成功上市,我妈终于很严肃地对我说:看来你玩微博真的不是瞎搞搞的。四年后的这一天,她终于消除了对我的偏见。2009年8月,新浪启动了微博测试,作为资深网虫的我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微博有句很牛的广告语:"你的一条微博可以改变世界!"起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的一条广告可以治愈脑残!"转眼4年多了,我惊奇地发现,微博不仅改变了我,也"微"力无边地"修改"了大家的生活源代码。  相似文献   

8.
出于热爱和政治上进步的需要,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1967年初中毕业回乡当农民期间,刚过了18岁,我就向大队党支部写了入党申请书.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因我父亲当过国民党冯玉祥部的一名下级军官,我的申请被拒绝.20世纪7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到河南新密煤矿,调到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之后,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十年"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极左路线仍占据主导地位,只允许"造反派"入党,像我这样的"保守派"只能被排除在党的大门外.粉碎"四人帮"之后,我被调到煤炭工业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第三次申请入党,杂志社的党组织很快把我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定为党员发展对象.我想,这一次我入党的愿望应该能够实现了吧?可是,在1981年,因我违反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被取消了党员发展对象的资格,同时还被取消了当年的煤炭工业部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9.
蔡茜 《乡音》2011,(9):26
目前,省政协机关正在开展"在状态、有作为、建家园"活动,《乡音》杂志也在进行"我的政协我的家"有奖征文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对政协"家园"叫得很响,这让我感触良多!我是政协人,属于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然要爱我的家园啊!爱家园,就应当有所作为,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啊!  相似文献   

10.
我的回忆     
徐四民 《春秋》2014,(6):18-19
正我是个土生土长的缅甸华侨,上世纪50年代就与中国共产党有交往。1949年,我在侨居缅甸出生地被邀请出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我又被邀请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当我届满50岁时,缅甸发生了军事政变。在军人政府强制实施的企业国有化政策下,我的所有大小企业都被收归国有。此时,祖国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我从仰光回到北京定居,并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文革"中,我对"运动"不能理解,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也  相似文献   

11.
大兵"出身的我,转业后在民政信访工作的岗位上终日忙碌,一干就是17年。漫长的人生路,不觉度过了"个春秋。直至今天,才感到自己的人生已步入黄昏时刻,行将进入退休者的行列。人称我为"老干部",令我汗颜,实乃是沾不上官场边的一名办事员。更有自己难言之苦:老婆孩子的户口至今还在农村......为此有人劝我,做人要"开明些","有礼"方能行天下。可是,偏偏我的"瞎劲"难改,只想堂堂正正做人。请客送礼不会,跳舞搓麻也没学会,卡拉也不OK,只会一个直心眼,认真做好民政信访工作。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我和最可爱的人、最困难的人结…  相似文献   

12.
多少年来,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句话,常不时地涌现于我的脑际,我总禁不住在心底里默念着:"等着我,我要回来的!"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我在香港与一位英国建筑设计师结婚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日。这种巧合实在十分难得,肯定是我们两人与新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以后的几十年,我虽远在他乡,却时时心怀故国,日日为更多地宣传发掘故国宝贵的文  相似文献   

13.
正民间有"上九办事"一说,正月初九做事,一切顺利。2021年正月初九,忽然接到杂志社关于《前进论坛》创刊60周年约稿,当即答应。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我与党刊结下不解之缘》,获"我与党刊征文"一等奖,有幸在农工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言。在党刊的引领和陪伴下,倏忽之间,又过了十年。回望走过的路,可以用"一、二、三"来概括:十年,一件大事。农工党中央2020年第3次主席办公会议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中国心     
201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70华诞,我有幸作为群众游行"一国两制"方阵的一员,零距离融入这场国之盛典。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每当回想起10月1日那天的情景,我依然心潮澎湃。记得游行当天,行进指令下达后,我和队友们箭步奔向长安街,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与"一国两制"彩车汇合。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飞一样地奔跑!那一刻我们沸腾了,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看到"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时,感恩之情从心底涌出。这情感,不仅因为我是民政系统的一分子,也不仅因为《中国民政》刊发了我的文章,更多的是我在它浓浓墨香熏陶下,一次次加深了我对民政工作的认识和热情,不断提高了工作水平。我与《中国民政》接触有20年之久,但真正喜爱是近十多年的事。1998年9月的一天,我的一位朋友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拿着第9期《中国民政》去给一位退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9,(9)
<正>在我从政的45年生涯里,我不止一次地设想过,将来有一天退居二线,我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这个人生问题,从我选择成为一名社区禁毒志愿者开始,就有了确定的答案。难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我和禁毒工作"结缘",要从2016年全国政协开展的一次调研活动说起。当年4月7日至15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带领调研组前往  相似文献   

17.
我是在一岁七个月时,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腰脊柱侧弯,左髋关节脱位,双腿瘫痪的。现在靠双拐行走。我是因为参加体育运动才坐上轮椅的。我是中国残疾人第一代射箭运动员和教练员。1994年为了迎接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在北京举办,我们新疆残联和新疆体育局经过严格的筛选,我成为了一名坐轮椅的射箭手。就是从这时起我开始真正  相似文献   

18.
我和女儿     
1978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在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组织作家"亮相",由于某种机缘,居然有我。去大庆、鞍山访问期间,新华社的电讯里还向海内外发表每一个成员的名字。这在我的亲友中,颇引起了一些激动。我自己也为这意外的殊荣而感到春风得意。回到福州,下了火车,王光明来接我。这时,我才知道,妻子已经提前分娩。40岁了,才当了父亲,在辈分上高升一级。心情不禁为之一振。我随便问了一句,是男的还是女的。王光明不胜同情地一笑:"是女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分析王光明笑  相似文献   

19.
我的冬蝈蝈     
张梦亭 《乡音》2012,(6):48-49
我一好友,家住在一处花鸟鱼市旁,经常到市上转悠。久而久之,他便迷上了冬蝈蝈的孵化和培养。一般来说,逮来的野生蝈蝈俗称"百日虫",是过不了年的。只有人工孵化的"冬蝈蝈"才能过年。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冬季,我正在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保安中队当保安员。一天,中队通讯员吴小平给我送来了十几封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信是深圳松岗碧头工业区一个叫朱杏华的打工女孩写来的信,她说:"我从小就崇拜军人,羡慕文人,三年前从老家湖北刚到广东时,经常在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