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首铿锵有力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曾激励多少抗大学员肩负民族的希望,奔向抗日的战场。重庆解放之初,嘉陵江畔、红岩岭上,就聚集着一群来自西南诸省的热血青年,他们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建设人民的新西南”努力学习。那里,就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相似文献   

2.
重庆解放后,为了“适应西南地区解放后的和平建设,团结、教育、改造广大社会知识青年,培养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才”,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在财政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创办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西南革大从1950年3月成立到1953年9月结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树立了“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校风,践行了“实事求是、民主作风、虚心冷静、艰苦朴素”的校训,为西南地区培养了近十万各类建设人才,为建设新西南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益阳地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益阳市五县一市。东北滨洞庭,西南枕雪峰,中有资水贯其间,素称“鱼米之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益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建党活动和早期革命活动家 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益阳籍学生张昆弟与毛泽东等在长沙创建了我省第一个传播革命思想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益  相似文献   

4.
川陕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和苏维埃运动在中国西南和西北的典型实践,一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一个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两者的斗争实践各有千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对中国革命也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7):16-17
重庆是一座革命之城、英雄之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希望之城。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地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创造了辉煌业绩:从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到顺泸起义,从南方局的坚守到重庆谈判,从邓小平主政西南到“三线建设”,从计划单列到重庆直辖……在90年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中,重庆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红色熔炉     
《红岩春秋》2020,(2):10-11
1950年3月,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由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兼任校长。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总校设在重庆红岩村和庞家岩一带,同时在成都、昆明、贵阳、泸州、南充、雅安设立分校,由胡耀邦、李井泉、廖志高等兼任校长。至1953年9月结束为止,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共培养各类建设人才近10万人,开创了西南文教事业新起点,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了一段浓墨重彩的乐章。70年弹指一挥间。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车轮,追忆那段风雨征程。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9):34-35
解放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特别党员”和“秘密党员”数量最多的时期。傅冬菊:国民党高官家属中的中共“秘密党员”傅冬菊,又名傅冬,傅作义的女儿,抗战时期就读于重庆的南开中学,其间接受革命影响,参加了“读书会”。此后她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大公报》担任记者,  相似文献   

8.
转兵通道     
杨少波 《新湘评论》2006,(10):36-37
在湖南省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通道。通道虽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她却曾经流逝过多少峥嵘岁月,蕴藏着多少历史烟云……因为有了她,中国工农红军才开始出现转机,中国革命也开始逐渐走出困境。刘伯承元帅曾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一论述精辟地道出了“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年了,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去感受一下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去探寻永载史册的“通道转兵”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大环境下,大西南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工作面临严重的干部不足问题。于是,在邓小平的亲自筹划下,北方各老解放区尤其是华东局抽调的老干部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各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厂企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打到南方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相似文献   

10.
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军事政治的历史语境下,大西南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工作面临严重的干部不足的问题。于是,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时代的感召下,北方各老解放区尤其是华东局抽调的干部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各大中专院校的青年学生和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打到南方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这支部队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由邓小平政委领导,为解放、接管和建设大西南服务。  相似文献   

11.
罗平汉 《党史文苑》2014,(10):27-34
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所谓“教育革命”。这年的“教育革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开展红专大辩论,用当时流行的“插红旗”“拔白旗”的方式.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同时,组织学生编教材、编讲义;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鉴于西方国家的革命形势日渐低落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形成和提出了“东方国家决定论”的战略思想。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最伟大发展。 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同十月革命后的世界革命实际相结合,用新的理论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国家决定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战略时,往往仅限于论及西欧、北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如他们说的:共产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称之为“一场新的革命”,“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大的突破。什么是革命?一般意义上讲,“革命”二字包含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或飞跃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实质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的历史上较早形成的一种地域性革命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与五大国家层面的革命精神一样,同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一代又一代丽水人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困难、成就伟大事业。探析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逻辑起点,既是从路径上对该活动进行多向度的考察,以不同的视角揭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本质,也是从逻辑上对该活动的逻辑框架做出尝试性解读,有助于让"浙西南革命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僻远的西南,一位“短身瞿貌、彬彬尔雅”的晚清秀才,顺时应势,办新学、创新刊,传播进步思想,创立了四川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公强会”,继而成为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为重庆的独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曾任“中华革命党”政治部副部长、广州护法军政府四川省省长、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省长……他就是被郭沫若赞为“在四川成为革命党人的元祖”——杨庶堪。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当作了阶级斗争(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搞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大跃进”的发动,是作为“反右派”斗争这场“社会主义革命”接下来的又“一个革命”而搞起来的(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见过“反右派”斗争的阵势.  相似文献   

17.
在“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相继遭到批判之后,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两种理论的成因进行了广泛的探求。事实上,这两种理论都渊源于马列的不断革命论,它反映了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对马列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认识。它的产生和被扬弃,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和中国革命垣论的发展过程。一、“二次革命论”与马恩的“不断革命论”所谓“二次革命论”,其主旨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两个阶段进行。这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基本思想。不断革命论,就是无产阶级不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首先“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民  相似文献   

18.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不同认识.认识不同,源于标准不同.根据毛泽东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判别标准有两个: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二是开始“创造些新的东西”.照此标准,笔者认为,中共二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肇始:二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厘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提出党的最低纲领、指出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也形成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东西”,包括指明中国革命的对象与动力、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地位及作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奋斗路径和目标等.  相似文献   

19.
沈步珍  周太山 《求实》2004,19(5):4-6
判断一国革命性质的依据 :一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当时俄国的性质是实行沙皇专制制度的封建国家 ,“俄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敌人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 ,“俄国革命”的任务主要是进行打击、推翻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沙皇政府的革命 ,“俄国革命”的动力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俄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20.
读了王杰同志的日记,我联想到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的一段话:“‘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不是由于他们的个人的革命狂热或沽名钓誉,而是由于他们对于耻金发展的科学的了解和高度自觉。”王杰同志的伟大,就在于他“高度自觉”地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王杰同志这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用“高度自觉”的革命品质铸成的。他的一部日记,是他“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