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治宇 《湘潮》2008,(3):47-47
1945年,国民党顽固派妄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密令胡宗南调集60万精锐部队,准备“闪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党中央在军事上做好准备的同时,委派周恩来赴西安与胡宗南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2.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妄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密令胡宗南调集60万精锐部队.准备"闪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党中央在军事上做好准备的同时,委派周恩来赴西安与胡宗南进行交涉.   ……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为了尽快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推动国民党在政策上进一步转变,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周恩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奔走往返于西安、杭州、庐山与延安之间,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多次谈判。2月下旬至3月上旬,周恩来、叶剑英代表我党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在西安进行第一次谈判。谈判的中心是红军改编和苏区政府问题。3月下旬,周恩来到杭州,与蒋介石进行两党的第二次谈判。6月上旬,周恩来携带我党草拟的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到庐山再次与蒋介石会谈。7月8日周恩来率我党代表团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国民党谈判。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代表我党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就国共合作问题进行第四次谈判。以下公布的26份档案即为国共两党合作谈判中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往来电文,均根据中央档案馆馆藏原件,首次全文公开发表,内容涉及谈判的方针、宣言的内容、干部人选、红军改编等,电文标题和注释均为编者所加。个别电文编者作了编辑处理,如改正了错字,加了标点符号等。个别无法辩认的字,用□标出。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的一生历险无数,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劳山遇刺,是最意想不到的,也是最惊险的。周恩来说:“我一生遇过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那次是陈友才同志代替我牺牲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率代表团往返于延安与西安、杭州等地,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谈判。担任警卫任务的是延安卫戊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 4月25日,周恩来再次由延安启程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关于红军改编  相似文献   

5.
在“敌工队”过微山湖以后,代表团一行在丰县和沛县一带活动了一段时间,打算越过日本人占领的陇海铁路,进入国民党管辖地区去西安,进而到延安。或许与国民党方面没有交涉好,代表团没有过陇海铁路,而是从江苏回到了山东境内,  相似文献   

6.
1936年“西案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返回南京,即令胡宗南部大军开进西北,接替张学良,杨虎城部,封锁陕甘宁边区。1943年6月,周恩来与邓颖超,林彪率百余人乘汽车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接到毛泽东电报:胡宗南部队有进攻边区迹象,嘱周恩来在西安与胡交涉。7月9日,周一行至西安。胡宗南指示部下以师礼相待,并规定:对周恩来一律称周先生,对邓颖超一律称周夫人;拒绝邀请林彪。席间,拟将周恩来灌醉。  相似文献   

7.
1937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我党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与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等在西安进行谈判。谈判中,红军改编问题,双方争论得最为激烈。谈判前夕,周恩来向中央提出我党关于红军改编的最初方案:红军改编后的人数可让步为六、七万,编制为四个师,每师三旅六团,约一万五干人,其余的人员编为某路军直属队。关于红军改编后的性质,周恩来提出,军队中党的组织依然存在,拒绝国民党的组织、政训人员来我军,我军自行训练,可实施统一的政训纲领,但不能辱骂和反对共产  相似文献   

8.
他留守在抗日的后方。没有牺牲在抗日前线。却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之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和延安各界一万多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讨伐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纵论1946年国共谈判──读周恩来《关于国共谈判》、《谈判使党赢得了人心》赵春生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后,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等留下来继续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5月,国共谈判的中心从重庆移到南京。11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回延安,结束了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一个不得不警惕的问题 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 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  相似文献   

11.
他留守在抗日的后方,没有牺牲在抗日前线,却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之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和延安各界一万多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讨伐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12.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0):40-42
产生分歧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周恩来4月20日当时,叶挺、项英正陪同国民党军队的“点验委员”们活动,无暇研究这个问题。“点验委员”们一走,他们马上召集陈毅、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傅秋涛等进…  相似文献   

13.
1939年末,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蒋介石派胡宗南数十万大军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陕甘宁边区。国民党绥德警备区的反共专家、“磨擦专员”何绍南,秉承蒋介石旨意,在各县组织了暗杀队、石头队、棒子队,对我边区与驻军大搞暗杀与破坏活动,由于他们巧妙伪装,不易被人识破。中共中央在运筹帷幄决策领导全国抗日大计同时,针对蒋介石暗杀阴谋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中央保卫部特将对革命忠诚、技艺高超的蒋泽民,从重庆周恩来身边调至延安,专做毛泽东的保卫参谋。朱德再三叮嘱他:“毛主席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健康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事业。你的工作很重要,要想细,要  相似文献   

14.
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围绕如何实现合作共同抗日,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进行了5次重要谈判,最终在1937年9月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庐山谈判中,蒋介石对周恩来表示"在狱共党可由国方开始分批释放",同意释放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在这种有利形势下,1937年9月,党组织将我从国民党南京军人监狱营救出狱。出狱后,我就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接受审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中国人民沉浸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中。然而,这种气氛没有维持多久。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时机抢夺胜利果实的蒋介石集团,迫不急待地把刀锋指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内战一触即发。此时,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党的高级领导人和军队的主要将领大多还在延安。为了回应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随时可能发动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让在延安的高级干部尽快返回各解放区和根据地开展工作。用什么方式才能把在延安的高级将领最快捷、最安全地送往前线呢?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高层领导在苦苦思索:从地面走,由延安到…  相似文献   

1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周恩来、张学良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世人皆知;但潘汉年作为中共方面的重要谈判代表,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的重大贡献,则鲜为人知.实际上,是他第一个受命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合作;他的陕北之行直接推动了中共对蒋介石方针的转变,为两党合作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代表中共同南京国民党上层直接交涉,有力地配合了周恩来在西安的和平斡旋;他还受中共中央委派,在上海等地广泛联络各界知名人士,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还是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为发展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延安人民十分需要它,一定要安全送到医院,不能有差错"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担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时常往返延安、重庆之间。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6,(8)
从四十年代至今,国民党空军先后有四十二驾飞机九十五人起义。最早的是八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他于一九四六年六月率一个轰炸机组脱离内战,飞向延安,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最令国民党当局感到震惊的起义事件,大概安算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八大队中尉飞行员俞勃等五人驾机  相似文献   

19.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把战略方针由对外转入对内,由比较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反共反人民。国民党顽固派在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同时,又从重庆、西安等地向陕甘宁边区、向延安派遣特务。 当时在延安有两名以联络参谋身份出现的国民党高级特工人员。一个叫郭亚申,是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后来升为少将,改名郭仲容。另一个叫周历武,是中校,后升为上校。周历武负责收集情报,郭亚申负责往西安、重庆传送情报。他们直接受中统局领导,与西安特务机关发生横的关系。由于他们有公开的合法的身份,活动比较自由,有时也可以提出见毛泽东,但必须经过我们保卫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20.
《广东党史》2013,(5):23
1946年10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共和谈彻底破裂。周恩来准备率中共代表团主要成员撤回延安。临行前,周恩来安排龚澎等人前往香港,充分利用香港中间地带的特殊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使国统区人民和海外华侨、外国民众都能了解国内情况,了解共产党的主张。10月26日,龚澎等人到达香港。根据中央的"利用报刊媒介,在中外人士中,压倒蒋之反动宣传,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