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和根本价值观。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以人民群众为价值标准的观点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人的观点是党的群众观点的中心内容。共产党人只有把群众观点作为首要的根本的观点,才能真正实践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2.
刘秀芬 《岭南学刊》2004,1(2):38-41
共产党人伦理价值观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主体间价值关系;以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同一的尺度作为伦理价值评价标准;以无私奉献为价值创造的思想境界;以共产党人价值创造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为价值创造途径。  相似文献   

3.
依靠群众克服官僚主义苏永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并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历史经验证明,凡是正确的领导,都必须...  相似文献   

4.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标志性概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去创造历史伟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统一起来,把依靠人民和带领人民统一起来,有力回应了某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起点,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取向,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归宿。新时代“人民至上”从这三个向度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刻诠释,以不断与时俱进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以不负人民印证初心使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先贯彻落实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人民至上”使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思想起点更加深厚科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清晰,目标理想更加庄重赤诚。解析“人民至上”是明确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本质的一种阐释,也让我们对百年来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有助于未来道路上转化为强大动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独有的文化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共产党肩负使命的力量之源。永葆初心本色,就是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  相似文献   

7.
开卷     
《群众》2013,(9):I0001-I0001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8.
<正>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这是从继往开来,完成当代共产党人庄严使命的高度,对每个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领会这一要求的深刻含义,联系自己几十年来为人民工作、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经历,我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共产党人应永远是人民的公仆. 为什么说共产党人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呢?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纲领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当时在延安时期提出有着全新的时代内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最高标准”。这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满意程度为准。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而且体现在每个共产党人的行动中,还要求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同志之间,要始终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共产党”、“八路军”成为当时民族精神和国家希望的象征,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评判决策的最高标准是什么?邓小平认为是人民利益和人民意愿。这与毛泽东提出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①,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最高标准,对于我们学习决策理论,指...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徐洪超 《创造》2022,(6):58-59
<正>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民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一是把理想信念融入灵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经常修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相似文献   

13.
立场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民的立场.就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 毛泽东同志指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是共产党人在发展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正权力观是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重要论述,从权力主体、权力价值、权力行使、权力制约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权力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  相似文献   

15.
杨雁飞 《人民论坛》2014,(11):201-203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现实价值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实践价值在于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入中国梦、强军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优良的传统、作风和价值观激励着共产党人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为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指引和信念支撑。新时代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要注重内容建设,以价值观的力量涵养党性;注重方法探索,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人民踔厉奋发;注重时代特色,以时代要求不断深化价值认知;注重历史价值,通过党史教育铸魂育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西方称之为行为科学。不管叫什么,实际上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政党都很重视,都在做,但过去谁也没有我们共产党人做得好。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原则、方法世人皆知,但我们的敌人就是学不去,原因就在于我们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是以人民群众从内心拥护共产党为前提的。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  相似文献   

18.
杨雁飞 《人民论坛》2014,(4):201-203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价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现实价值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实践价值在于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入中国梦、强军梦.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利益观的实际运用,又总是和具体的社会利益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共产党人的利益观,必须分清是非观念,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就要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带领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人民群众走致富之路。同时,共产党人应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先富带后富的问题。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坚决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扬互助  相似文献   

20.
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张书琛,巴干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中国共产党正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才在各个历史时期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