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官员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官员的阅读史"。对于那些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官员来说,其精神发育难免出现严重问题。从近些年来不少官员违法犯罪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是导致其精神发育畸变的原因之一。然而,有的官员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酷爱读书,何以其精神发育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后走上了贪腐犯罪的道路?人们或许会说:这是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李世顺 《政策》2004,(1):57-57
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 食者生痰瘤。”人都需要吃饭,但吃些什么,怎么个吃法,却是 大有讲究的。同样道理,人都要读书,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也值得认真思考。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 此,一般人往往简单地理解为读的书越多越好,其实不完全是 这个意思。清代的仇光鳌在《杜诗详注》一书中,对杜甫的这 句诗曾作过如下解释: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 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破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这三说,集中反映了对“破”字的不同理 解,概括…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精神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本文在此三个层面上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满足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产生、内容和新时代特质的分析,发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教育内容与多元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二是教育方式与主体体验之间存在不契合;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不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方法创新:一是通过"内容创新",满足大学生多元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二是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体验;三是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学生网络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4·23世界读书日,各地掀起了一阵阵读书活动的热潮,不管是政府各部门频繁的活动,还是各大书店、电商的疯狂打折,都让人觉得这是一场盛宴. 对,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醒这是世界读书日,提醒我们该多读书,但更需要的,是我们自主积极地去阅读,而非应景地、功利性地去读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在各方职责分担方面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这是导致《精神卫生法》不能出台的原因之一。通过立法建立我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政府各部门、社会、家庭的职责,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是我国精神卫生立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及内阁部长召开全球首个海底内阁会议,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悲情和诉求。因为根据科学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的话,那么这个由1192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将在本世纪消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世界环境论坛”上说:“气候变化是贫困、疾病、饥饿、安全、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勇气和领导精神。”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挑战,气候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产品”,但是要实现世界共同行动却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8.
国内要闻     
正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4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强  相似文献   

9.
经典和我们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张弘 《小康》2007,(8):82-83
对于当代中国的读书人来说,创办近30年的《读书》杂志无疑称得上是老中青三代读书人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读书》体现着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思想走向和社会热点问题。《读书》曾经历三代主编的更替:近期,《读书》再次换帅,这在思想界和读书界引起不同反响。有读者指出《读书》自命不凡的“精英意识”离社会现实和文化需求越来越远,该醒醒了;有作者担忧,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的诱惑下,今天的传媒正在丧失太多的责任和真诚,这一事件会不会导致一种人文理想的落难;有学者认为,思想类传播媒介当务之急需要强调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培养练习公民言说的意识,需要对用活泼的文风表达高深的问题持有足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88岁的尚明轩精神充沛,思维清晰,每天有半天时间端坐在书桌前工作。在书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他用毛笔写的一张小字条:“黄庭坚曰: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相似文献   

12.
耕读人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平生无嗜好。最爱是读书。对我来说,生活的全部不是读书。可读书已成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日不读书。似乎六神无主,心里空得慌,这是真话,我不骗自己。  相似文献   

13.
胡牧君  杨军 《前沿》2009,(7):109-110
历史上,红瑶很多适龄儿童到了入学年龄而不去学校读书,语言不通是重要原因。红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双语教学,结果大大提高了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红瑶地区必须解决好语言教育问题,这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地发展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需要,红瑶双语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希望通过论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更多人关注红瑶双语教育,关心红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潘春华 《前进》2014,(7):60-60
<正>"读书明理益心身,世事静观鉴古今。惟有读书成所好,茫茫人海善于行。"这首七言绝句,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这书香日溢的知识经济时代,读书对探索正确的人生之道,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试问,不读书将如何?有则古谚作了有力回答:"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对于如何处理读书与休闲的关系,有副对联更发人深思:"文亦醉人何必酒,书能  相似文献   

15.
张保振 《政策》2010,(4):59-59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教师应怎样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我想到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也想到自己专业发展必须坚持的另一种"三多精神"——多读书、多研究、多反思。一、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读书对于我们成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党政干部读书有三个显著特点:接受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的速度加快;为了学习或工作需要而读书;读书时间少,对上级规定的读书不很认同  相似文献   

18.
“异读”谈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这里说的异读,就是指因书而异,区别对待,不用同样时间与精力读不同的书。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湖北宣传》2007,(2):27-28
读书是为了生命的完整 人为什么要读书?一句话,为了生命的完整。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除物质之外还需要精神滋养的就是人类。只有人,有精神生活,有主观思维,会改造客观,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20.
老板和员工     
海星 《就业与保障》2007,(12):55-55
读书明理,是国人恪守不移的信条。明理既可启智治愚,也可洁身养廉。所以说读书与养廉也是密切相关的。《黄庭坚文集》中载有"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的名言。荀子则说得更明白,"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俗吏,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