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来.人们对此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聚焦。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期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指出,这些好人善行壮举激扬人心、温暖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时代造就英雄,榜样引领时代。他希望各地各部门继续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3.
陈梅 《新长征》2006,(12):40-41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担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等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高等院校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彰显其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人文价值,真正发挥引导人生、建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     
《当代贵州》2008,(20):51-51
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人文关怀”的说法近几年比较流行,但写进党的报告还是第一次。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0,(7)
费高建在2000年第4期《理论前沿》撰文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但若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科学理论 ,而与人文关怀无缘 ,恐怕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具有一种对人类命运充满关切的仁爱胸怀。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 ,充满了对人类存在和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 ,把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如果我们认为只有西方哲学才能解决人文关怀问题 ,那就错了。相反 ,西方哲学往往具有的唯心主义观点 ,不可能指出一条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姜珊 《世纪桥》2015,(3):39-40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无论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不太成熟的思想到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念,都一直在关注着人们的生存发展问题。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并对当下人类发展何以可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离不开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理解人文关怀,需要拓展以人为本的领域.以人为本是有广泛的普适性,它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同.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存在着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将幸福作为一种政策目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话语权",也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应当重视人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大学生求知成长的引路人,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对于政治辅导员来说,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与学生谈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与学生谈心是师生交流思想,进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政治辅导员是这个过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其谈心的方式、方法是影响谈心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要想通过谈心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相似文献   

9.
<正>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基础,这就要求按照人文关怀的理念构建民法典的价值体系。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一提到法律,普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冷冰冰的、生硬的条文,但现代法律并非如此。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民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即民法对人自由和尊严的  相似文献   

10.
遵义医院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推行“诚信服务、文明行医”工程,以人为本、以德治院、严格自律,使“优质、规范、文明”的医疗服务在院内蔚然成风。一、强化教育,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文明行医软环境。医务人员是推行文明行医工程的直接践行者。因此,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推行行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义医院“狠练内功”,建章立制抓好行风建设;一方面实行职工入院宣誓制,用白求恩大夫精益求精、献身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新职工争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一方面制定《遵义医院工作制度与职责》,组织全院职工…  相似文献   

11.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爱和怀柔,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人文关怀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领导者加强人文关怀.应从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以知识密集型群体为工作对象的学校党政工作,在履行学校管理职能时,应该注入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产物。人类在共同的生活中由契约生发了诚信、善良等日常生活要求,这种要求不断沉淀,发展成为风俗、习惯、舆论、社会意识等,并进一步由日常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故礼者,养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是人类基于发展需要的一种自觉,没有这种自觉,人与人之间不可能达到契约,形成规范…  相似文献   

14.
最近,浙江大学2012级新生报到,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中,出现了两条创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的迎新标语: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这两条标语一挂出来就引起人们关注,我们向来有用在街头悬挂标语以展示当下社会精神的习惯,每个时代的标语都忠实地记录着当时的生活氛围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但像浙大这样有个性,甚至有人文色彩的标语却很少见。标语本身的立意缺乏人文关怀,只把标语的制作当  相似文献   

15.
打从有了“与国际接轨”这词后,就成了一些人挂在嘴边上的套话。不论什么事,都往“接轨”上扯,特别是那些于法无据、于理无依的近乎乌漆麻黑的营生,也每每打出“与国际接轨”的旗号,或欺世盗名,或中饱私囊。或麻痹舆论。或逃避打击。  相似文献   

16.
张洲陵 《世纪桥》2009,(5):106-107
尽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管工作中却不容忽视。学管工作者可以把人文关怀融化到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性和灵活性的激励管理、艺术性的善意批评、与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良性互动沟通等日常生活、学习和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文化窗口,承担着收集、整理、保存、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教育、传递文献情报信息等多种重要的职能,肩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新闻媒体针对矿难、空难等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都做了大量深入、翔实的报道,对于人们及时获悉灾情信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在人文关怀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错位及时、客观地报道各类事件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但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却屡屡可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道中的看客心理。这种报道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对灾难的当事人或亲属的痛苦很少提及。如2004年的“包头空难”,从空难发生起,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的报道便层出不穷。某省一家报纸用近1/3版的篇幅刊登…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以及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词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可以说是"人文关怀"一词由来的源头。它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是为反抗  相似文献   

20.
当新闻媒体越来越多,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记者在抢时效、抢独家新闻的同时,是否也应时时考虑,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文关怀精神?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关怀,是对人类文化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情感、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等的关注。新闻报道除了做到事实准确,以理服人以外,更重要的还应以情动人,充满人情味。一名记者应该怀着博大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才能真正与受众达成心灵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