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理破产还债案件中,人民法院要正确处理和分配破产财产,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破产财产的概念和界定破产财产的构成。 破产财产是指在破产还债程序中可以用来清算和分配的破产企业的所有财产。它包括破产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破产宣告提出主体的不同,破产宣告可以分为职权主义破产宣告和申请主义破产宣告两种。所谓职权主义破产宣告,是指对债务人的破产宣告是由于在诉讼过程中法院查明债务人发生破产原因,而基于公权宣告其破产,并非因为债务人、债权人的申请;与此相反,申请主义破产宣告是指法院无权主动就破产案件予以审查,破产必须由债权人或债务人提出,法院才有权受理破产案件。从历史来看,破产宣告制度经历了从职权主义向申请主义的过渡,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取破产的申请主义,我国也是这样。一、破产启动的立法模式:申请主义与职权主义一种制度的产生和…  相似文献   

3.
破产宣告是由人民法院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作出宣告其破产的司法裁定。 一、破产宣告的条件和破产裁定 大家知道,破产是指债务人处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状态。然而,债务人事实上的破产并不等于法律  相似文献   

4.
破产案件的申请是指申请人依据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债务人破产;破产案件的受理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提出的破产申请对债务人的情况进行审查,经审查申请人的申请符合开始破产程序条件的决定予以开始破产程序,审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申请人的申请行为和法院的决定受理行为相结合引起破产程序的开始。我国的破产法律制度,根据债务人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分别设立了两种破产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国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适用于非国有企业。这两种破产程序…  相似文献   

5.
论破产复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复权制度是指破产人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解除其因破产宣告所受破产程序以外的公私权利限制或者资格限制,以求恢复其固有权利的一项制度。提到复权就必然要说到失权,无“失”无所谓“复”。破产法上所谓的失权,亦称人格贬损,是指破产人因破产宣告所受的破产程序以外的公私权利限制或者资格限制。受破产宣告的人,其信用和品德让人怀疑,可  相似文献   

6.
破产财产,是破产法的专用术语,又称为破产财团(Bankrupt Estate,Konkursmasse),指破产宣告时应当归破产管理人(我国破产法称其为清算组)占有、支配并用于破产分配的破产人的全部财产的总称。破产财产是破产宣告后继续进行破  相似文献   

7.
论破产程序的兼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破产程序兼容性的含义及其确立依据兼容,通常是指能够同时容纳几个方面的事情。破产程序的兼容性是指破产程序在构成与运行机制方面具有兼并、吸收或容纳其他虽不属于破产(如广义的强制执行)本身的要素,但又足以影响破产进程的程序性因素的能力。比如,破产程序在...  相似文献   

8.
跨国破产是指在一个破产案件中,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法域。对于跨国破产的承认和执行则是确定外国法院破产判决法律效力和执行力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各国的立法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即将生效的破产法中跨国破产的承认和执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破产案件一般通过债务人或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而开始。债务人或债权人为使破产申请得到法院的受理,必须遵守破产法对破产申请所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所谓破产申请的实质要件,是指债务人或债权人有权提出破产申请的条件。由于破产法对债务人自愿提出的破产申请通常不作实质性限制,因此,研究破产申请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解读《刑法修正案(六)》之虚假破产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虚假破产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根据修正后的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的立法精神,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此法条的罪名应为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一、破产财产 破产财产是指依照破产程序在破产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的破产企业的财产。破产财产可分三种: (一)法定破产财产,即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破产财产。它包括: 1.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2.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中由法院指定的,负责管理破产财产、处理破产事务的人或组织。本文通过分析破产管理人的基本权利义务,比照了我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有关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权利义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涉外破产”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破产,即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处在不同国家的破产,也可称作“国际破产”或“跨国破产”。所谓“破产欺诈”,又称为“欺诈性破产”,是指债务人在本国或国外对其全部或部分财产进行欺诈性的让与、赠与、交付或转移,以期拖延、毁抵或击败债权人,以破产为最终形式的行为。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河南大学法学院韩长印一引言破产原因是指就债务人存在的,能够对债务人宣告破产的原因和根据。因为它是衡量债务人是否陷入破产的界限,故又称为破产界限。破产原因的存在与否是判断破产申请能否成立、法院能否受理申请以及能否作出破产宣告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所谓破产能力,是指债务人在失去债务清偿能力时,能够适用破产程序,接受破产宣告的资格。从本质上来讲,首先破产能力是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基础的,即权利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其具有破产能力的前提;其次破产能力是以维护和实现民事权利为目的的,是与当事人诉讼能力相并行的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6.
对破产犯罪的概念,理论上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分别加以界定。狭义的破产犯罪,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或在破产法规定的一定期限内,违反破产法律规定所实施的损害债权人或其他破产参与人的利益,或使破产程序不能顺利进行的行为。广义的破产犯罪.还包括与破产犯罪直接关联的行为,如破产过程中的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为虚假破产而实施的行贿行为等。  相似文献   

17.
尹正友 《中国律师》2010,(10):56-58
跨境破产,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指下面这种情况: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分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破产案件。  相似文献   

18.
论破产案件受理的法律效力韩长印破产案件的受理,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债权人或债务人提出的破产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的行为。我国破产程序的开始不以破产宣告作为时间标志,破产申请的提出也不表明破产程序必然开始。只有当破产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并...  相似文献   

19.
破产人债权是指破产企业在被宣告破产还债以后,对外所享有的债权。它是破产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该债权的清理工作,也是人民法院处理破产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该债权的实现程度直接  相似文献   

20.
审理破产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詹跃忠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破产案件逐年增多,案件审理中新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旨在对审理破产案件中的若干疑难问题作些探讨。一、破产界限问题破产界限又称为破产原因,是指人民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依据,是法律确定的能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