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呵护     
肖莉 《学习导报》2008,(11):44-44
小武是个留守儿童。有一次,班上的小玲丢了一支红色铅笔,同学说看见小武玩过。我问大家:“小玲的铅笔很可爱是不是?她丢了红铅笔,美术课上就画不了太阳和红花了,对不对?”学生应和着。看到学生情绪的共鸣,我马上说:“如果有哪一位小朋友拿了来玩,忘了还给她,这没关系的,就连老师有时候也借大家的红笔忘了还的,是不是?”大家点着头,我趁机看了看小武,他的头低下了,  相似文献   

2.
呵护     
肖莉 《新湘评论》2008,(11):44-44
小武是个留守儿童。有一次,班上的小玲丢了一支红色铅笔,同学说看见小武玩过。我问大家:“小玲的铅笔很可爱是不是?她丢了红铅笔,美术课上就画不了太阳和红花了,对不对?”学生应和着。看到学生情绪的共鸣,我马上说:“如果有哪一位小朋友拿了来玩,忘了还给她,这没关系的,就连老师有时候也借大家的红笔忘了还的,是不是?”大家点着头,我趁机看了看小武,他的头低下了,  相似文献   

3.
三姐有个花书包,米黄底色红绿格,煞是好看。 1943年夏天,我在天津三中开始读初中的时候,三姐在天津师范已快毕业了。那些年她住校,只在周末回家一次,每次回来,常穿着朴素的靠色(浅兰)大褂,手里总是提着一个花书包。书包不大却装得鼓鼓囊囊,进家后总是仔细地把它放在床头一个角落。书包里装的什么我不知道,我只见她有个写  相似文献   

4.
书包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我8岁多,正读小学三年级。20年过去了,我的小孩也有4岁多了,去年9月份,他开始进入学前班读书。8月下旬,妻子先给他买了一个书包,见不太适合,就花28块钱重新买了一个,望着孩子的两个书包,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读书时用的几个书包。1976年9月份,我入小学读一年级,因为无力买正式象样一点的书包,母亲花1毛8分钱给我买了一个丝网袋作“书包”,袋子的大小恰好可以装进一个排球,现在已很难见到这种袋子了。我提着这个丝网装从一年级读到三年级润为袋子全是一厘米见方的孔,加上没有文具盒,我只好将笔放到身…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一个中学生把流行歌曲《最爱你的人是我》作了如下改编:“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建国50周年的前一天,即1999年9月30日中午,江苏省射阳县一个名叫朱蕴西的初二女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上吊自杀了。这个14岁的女孩死后5个月零14天,她悲痛难捱的母亲也以同样的方式去了,肚里还怀着3个月的小生命。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书包     
不知什么缘故,随着年龄增长,常常想童年,想童年的趣事,儿时读书的影子时时浮现在眼前……那时候,家庭生活困难,上学连个书包都没有,故乡的学校离家近,抬腿就到,上学时胳膊弯里夹个书本和铅笔就走了。直到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从舅舅家给我拿回一个老家人在山上放羊时背干粮的用毛线打的毛线兜当书包。从没有背过书包的人  相似文献   

7.
“小小的书包里装着的《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怎样做合格党员》《党章》3本书,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不但要自己学,还要召集村两委班子一起学。”用上党建小书包后,芒市遮放镇户闷村芒撒小组党支部书记方碧苍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4,(14):47-47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一个负责采购的临时工作。与他同时进入最终面试的还有另外两个人,而且表现得都很出色。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笔答题: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里带去多少钱?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20美元。采购2000支铅笔大概需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另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10美元。2000支需要100美元,另外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刘滢 《党风与廉政》2000,(12):44-45
从女儿背起书包那一刻起,我知道女儿已开始走出我的视线越来越远。   不知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说过的一句话突然横在眼前,原话已经记不清,大意是:尽可能地去握你孩子的小手,在他还未长大的时候。因为不久这双小手会挣脱你的大手,你再想握一下时已不太可能——孩子大了、飞了。   当我意识到这点,努力地再想攥紧那双小手时,孩子却执拗地用羊角辫提醒你:她已是个 7岁的识 280个汉字,知道 100以内加减法的一年级学生了,甚至她还是个小组长、卫生干事等等。   她的同学,她的老师开始和你共同拥有一个你生的女儿。   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说不清楚     
涂勇 《党员文摘》2006,(9):35-35
去长春出差,偶遏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张成。张成刚从韩国回来,闻知我和另一位大学同学李海都在一个城市,于是送了我们每人两支高丽参。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周末,我和几个中师班的同学小聚。说话间,一个同学打开手机微信,建议发起视频聊天:"咱们给那几个没来参加聚会的外地同学来个直播。"视频接通的那一瞬间,相距千里的同学实现了"同屏共振",我们从学生时代的趣事聊到退休后的生活,你一句我一句,一小天儿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毕业40多年,看着往昔的同  相似文献   

12.
挑豆记     
<正>周末,女儿带着外孙女来看我。吃午饭时,小外孙女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姥爷,妈妈给您送礼物来了!"我逗小丫头说,姥爷没有白忙活,做顿饭还能换来礼物。她们走后,我打开书包一看,里面装的全是黄豆。看着黄豆的模样,便知是打谷场上未经挑选的毛坯豆,豆子、豆叶、豆萁梗、小石子、泥土等,应有尽有。我一边为能品尝到原生态黄豆高兴,一边暗自嘟囔:这哪里是什么礼物,简直  相似文献   

13.
“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些天真烂漫的小二郎们多么可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的印记是很深的,这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来说,确实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但是,在经济条件限制下的小二郎们,当他们背着书包上学堂是充满向往和欢乐的,但回家一放下书包后就不那么活泼了。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团场连队职工家庭中小二郎们放下书包后的生活,值得人们去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讽刺幽默     
马局长的踏步机马局长住在一幢小楼里,那台踏步机,就装在小楼外面。踏步机是局长的一个朋友帮他装的,同时装在楼下的,还有一把摇椅,一副单杠和双杠。这几样东西一装,局长楼下便像个小运动场了  相似文献   

15.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养成了夜读的习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书房,—个台灯、一本书、一本新华字典、一个摘抄本、一支红笔和一支钢笔,边读书边摘抄边注解.这种学习方法和读书习惯已经伴我度过了 30年的时光,是我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10,(11):50-50
铅笔是毛泽东非常喜欢的一种书写工具。他办公桌的西头放着待办的文件,办公用纸放在了与文件相近的地方,而桌子中间部分的前边,放着的就是“文房四宝”——笔、墨、砚及铜墨盒。在办公桌的中间还放着一个旧的、那种小学生用的脱了漆的铁皮铅笔盒,里面总是放着长长短短的十来支中等硬度的铅笔。每天,值班卫士准时把铅笔削好,放在铅笔盒子里。毛泽东历来注意节俭不愿浪费,只要铅笔能拿得住,他绝不允许扔掉,所以铅笔盒里总是有些短短的铅笔头。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0,(11):50-50
铅笔是毛泽东非常喜欢的一种书写工具。他办公桌的西头放着待办的文件,办公用纸放在了与文件相近的地方,而桌子中间部分的前边,放着的就是“文房四宝”——笔、墨、砚及铜墨盒。在办公桌的中间还放着一个旧的、那种小学生用的脱了漆的铁皮铅笔盒,里面总是放着长长短短的十来支中等硬度的铅笔。每天,值班卫士准时把铅笔削好,放在铅笔盒子里。毛泽东历来注意节俭不愿浪费,只要铅笔能拿得住,他绝不允许扔掉,所以铅笔盒里总是有些短短的铅笔头。  相似文献   

18.
夏川 《党史文汇》2002,(9):43-44
吕骥同志是我60多年来一直敬重的人民音乐家,万万没有想到刚过罢新年,我正在医院检查身体,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他病故的消息,非常难过。冷静下来,很自然回想起1937年初夏,我们在北平相识以来的种种情况。一1936年12月12日,我因组织同学参加游行示威,被学校开除。以后,通过朋友关系,搬到北京大学附近一个小公寓自学,但仍然参加北京大学、中法大学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北京大学西门和几个同学交谈,忽然从外面进来一个身材不高、憨厚稳重的陌生人,经迎上去的同学介绍,才知道他竟是我…  相似文献   

19.
再读焦裕禄     
兰考工作二三事 艰苦奋斗 1963年8月,焦裕禄的小孩找爸爸要钱买新铅笔,焦裕禄看看铅笔头说还能用。过了几天,孩子又要新铅笔。焦裕禄看着笔头说,还能用。最后,铅笔用到像一粒花生米那样长了,孩子又要换新的。焦裕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帽往铅笔头上一套说:“这不是还可以用吗?”然后,焦裕禄又给孩子讲,生产一支铅笔多么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我知道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减轻我们的小书包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为什么我们的书包还是那么重呢?"——采访十七大的12岁小记者向教育部部长周济提问共产党人的最大利益,就是让人民大众的生活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