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国际私法上的物权问题黄进黄进男,1958年12月生,湖北利川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国际私法专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不当得利法律适用问题存在的国际私法冲突,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得出各种法律适用原则的利弊,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不当得利法律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燕 《山东审判》2001,(2):71-73
附随义务,指为履行合同明确约定的给付义务或保护当事人人身或财产利益,在合同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一简称《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该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  相似文献   

4.
有关附随义务的规定首次出现在我国《合同法》中。《合同法》第四章“合同的履行”部分明确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一备受理论界称道的规定对于完善我国的债法制度、促进交易完成、保护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附随义务在合同法理论上还很不成熟,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在司法实务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拟就附随义务的概念、特点、与其他合同义务的区别、主要形态及适用附随义务理论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其抛砖引玉。一、附随义务的概念附…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APPROPRIATEOBTAININGOFBENIFITININTERNATIONALPRIVATELAW一、引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unjustenrich-mept)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不当得利主要规定在民法中,系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取得不当利益,使他人受到损失,要将所得利益返还给受损_失之六。“不当得利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创设的不当得利诉权(condictio),是一种对人诉讼的形式(actioinpersona。)①凡是一方在履行无原因之债以后,便可以提起诉讼,通过强制性的措施要求对方返还或赔偿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转移特定的动产。…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unjustenrichment)与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民法中的不当得利,系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取得利益,使他人受到损失,要将所得利益返还给受损失之人。民法主要研究: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和基本要件;不当得利请求权和所有物返还、债务履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不当得利的类型;不当得利之债的履行(得利返还)等。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是国际私法研究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含有涉外因素,各国的法律规定互不相同,往往会发生法律上的冲突,因此不当得…  相似文献   

7.
论合同法上的保密附随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法律已对商业秘密保护作出相应规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合同义务进行扩张,不仅将保密义务作为合同履行的附随义务,同时还将缔约过程及合同履行后的保密义务纳入其调整的范围,从而成为合同立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在实践中究竟该如何理解立法的这一变化并正确地加以运用认识不一,故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一、保密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合同附随义务,是合同义务的扩张,指合同当事人按照约定全面履行给付义务的同时,必须履行通知、减损、协助、保密等与合同有关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深入改革并扩大开放的今天 ,研究法律规避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规避的概念、对象、效力等问题的再探讨 ,提出一家之言 ,并就我国法律规避的有关规定作出新诠释 ,以为我国司法机关甄别和处理这类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附随义务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规定附随义务的情况,阐明了规定附随义务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进而为达到正确界定和判断附随义务的目的,提出并分析了其不确定性、从属性和辅助性等特征,同时指出了适用附随义务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私法中的识别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是国际私法中的重要制度。它既有理论上的问题,又有实践上的问题,而且识别问题的解决对当事人利益攸关。但由于各国法律规定之异,司法实践之别及学者理论学说之迥,致其确切含义如何、对象如何及解决依据如何,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论附随义务     
赵曜 《法制与社会》2011,(1):29-30,34
随着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法律对社会的调整越来越细腻,附随义务便是印证这一现象的制度设计。附随义务是将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应用到合同法领域产生的,它要求处于法律上特殊联系的民事主体应忠诚、守信。做到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满足对方的正当期待、给对方提供必要的信息等。本文从概念界定、比较分析、理论基础及其制度价值以及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等方面对附随义务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解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 国际私法上的识别是通过冲突法解决涉外民商事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必经的步骤,是确定某一涉外法律关系所应适用的冲突规范的前提。由于存在应依什么法律来识别涉外法律关系的性质问题(识别冲突),识别成为国际私法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理论难点。我国实务界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对这一问题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具体地分析了国际私法上识别冲突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对法院地法说、准据法说、比较法说以及...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国际私法中的管辖权是指一个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应该由哪一个国家法院审理,虽然它只是解决一国法院是根据哪些原则或标准来确定是否有权受理某一涉外民商事案件的问题,但因为管辖权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从而直接影响到案件当事人的权利与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论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涉及相互关联的四个向度.在立法理念层面,我国围际私法立法应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方略.在立法技术层面.应当注意国际私法立法的逻辑周延性和体系的系统性.在立法形式层面,宜采用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司法协助三大内容的综合性法典形式.在立法内容层面.则须响应当代涉外民事交往的复杂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契约化等发展趋势,从而在内容构造和设定上反映出本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国际私法上的最密切联系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国际私法上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刘淑勤最密切联系原则是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兴起的一项法律选择新原则,是当代国际私法中的一种崭新的理论。本文拟围绕该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适用,对该原则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一、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含义和各国的适用方法最密切...  相似文献   

16.
附随义务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从法定义务的角度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提出了更为周全而细致的要求,在促进给付的同时实现了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对交易安全的保障,附随义务分为缔约过程中、履约过程中和合同履行完毕后的附随义务。我国对附随义务的规定过于简略,应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附随义务的各种形态,提高附随义务的法律效力,明确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形式及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试析合同法上的附随义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道文 《法学》1999,(10)
我国《合同法》在第四章“合同的履行”部分开宗明义地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60条第2款),此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被理论界称之为“附随义务”。将附随义务明确、具体地规定于成文法中,备受民法学界推崇。然而,对附随义务,理论界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司法界,附随义务更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本文试图对附随义务如何产生于判例学说,附随义务与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给付义务,不真正合同义务的区别,附随义务的特征,附随义务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19.
论国际私法中的程序法与实体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国际私法中的程序法与实体法问题林欣程序法问题(亦称程序问题),还是实体法问题(亦称实质问题),这在国际私法的识别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识别,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一个问题被识别为程序法问题,就适用法院地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国学者的出发点和对国际私法的对象、性质、范围等问题的看法各异,因此,这一学科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我国较为普遍采用的是“国际私法”这一名称,但它在国内和国外均屡遭责难.笔者认为,国际私法是极不统一的众多的名称中最为准确和恰当的一个,并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各主要名称之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